严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19

严干(生卒年不详),或作严翰、严韩,字公仲,冯翊东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与同郡李义皆出身单家,器性重厚,得到郡中甲族赏识。建安年间,举孝廉,历任蒲阪令、公车司马令、议郎、弘农太守、汉阳太守、益州刺史。曹魏时,担任五官中郎将、永安太仆。

人物生平

冯翊单家

严干,或作严翰、严韩(详见目录“姓名争议”),字公仲,与李义都是冯翊东县的人,两人皆出身寒门,性情厚重。

中平末,严干与李义都二十多岁,严干喜欢击剑,李义擅长为人办护丧事。冯翊的望族桓氏、田氏、吉氏、郭氏以及前侍中郑文信等人都认为两人各有器度实才,非常看重他们。三辅大乱后,冯翊人多流亡他乡,李义和严干坚持不走,他们和各知旧互相扶持,艰难求生,以樵采自给。

东寻方床

建安初,通往关中的路重新恢复。朝廷下诏,分冯翊西部数县为左内史郡,郡治在高陵;东部数县仍为冯翊郡,郡治在临晋。李丰、严干的家乡被分到左内史郡,李义对严干说:“我们无法和西边的小儿争座席,如今当共寻卧榻而去。”于是他们互相依附,前往东边求职,最终都在郡中担任要职。司隶征辟严干,严干未去。年底,冯翊郡举荐严干为孝廉,李义为上计掾。严干受任蒲阪令,之后因病离任。再后来他又被举至孝,出任公车司马令,又被司隶所请,被朝廷诏封为议郎,回州里参与州中事务。之后朝廷因严干献计捕获高干,并录之前讨伐郭援之功,封他为武乡侯。严干又升为弘农太守。

平淡岁月

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起兵作乱,弘农郡接近马超,百姓离散。

马超败走后,严干改任汉阳太守。(注:《三国志》记载马超在渭南之败后又起兵凉州,攻占冀县,杀死刺史、太守。冀县属凉州汉阳郡,则当时的汉阳太守已被马超杀害,严干担任汉阳太守应在马超兵败凉州后。)之后改任益州刺史,但当时的益州在别人手里,道路不通,严干只是遥领刺史。

黄初年间,严干转任五官中郎将。曹叡在位时,严干又迁为永安太仆,在几年后去世。

姓名争议

关于严干的姓名,《三国志·裴潜传》裴松之引《魏略》作“严干”;《太平御览》卷342、卷464、卷610引《魏略》皆作“严翰”,卷860引《魏志》亦作“严翰”;《北堂书钞》引《魏略》则作“严韩”;《册府元龟》卷601作“严干”,卷845作“严翰”;“干”、“翰”、“韩”三字的繁体字形相近,可能是传抄时出现讹误,但无法确定哪种记载是正确的。

轶事典故

自破乱之后,严干折节向学,特精于《公羊传》。司隶校尉钟繇偏爱《左传》,不认同《公羊传》。他称《左传》为太官之学,《公羊传》不过民间卖饼之辈之学,并数次和严干辩论二者长短。钟繇机捷善论,严干不善言辞,面对钟繇常无言以对。钟繇得意道:“公羊高也要折服于左丘明啊。”严干说:“这是故吏(严干)被明使君折服了,公羊高未肯服。”

史料记载

鱼豢魏略》以徐福(徐庶)、严干、李义、张既游楚梁习赵俨裴潜韩宣黄朗十人共卷,其中严干、李义为同传并叙,裴松之在《三国志·裴潜传》中引用了这段内容。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裴松之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