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8 14:38
严裕棠(1880—1958年),号光藻,沪西严家宅人,中国近代民族机器制造业先驱。
严裕棠,号光藻,沪西严家宅人,中国近代民族机器制造业先驱
1880年(清光绪六年)生于上海,他的父亲严介廷是英商自来水厂小买办,叔父严介坪为英商老公茂洋行买办。严幼时学过英语,青年时经叔父介绍到英商老公茂洋行当听差。以后,他父亲改介绍他去公兴铁厂当跑街。在公兴铁厂,由于他对招揽外轮生意颇多门路,很得老板欢心。但随后,因他私下捞钱,引起老板不满,无法再千下去,遂离开了公兴铁厂。
1902 年,他与铁匠出身的褚小毛办了一家小型作坊,取名大隆铁工厂。初办资本七千五百两,雇用工人六七人,学徒四人,为几家中外丝织厂和轧花厂做修理生意。次年添购机器,又为外轮修配机件;营业十分得手。
1907 年,严裕棠施展手段,买断了褚小毛的股份,大隆即成了他独资开办的工厂。
1907年后,大隆以修理纺织机为主,营业十分发达。
1912年有往来固定客户四十余家(其中有几家英、日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纺织业兴起,大隆又多了—批客户。
1918年扩大生产规模,在大连湾路建造新厂房。
1918 年以后,他拉拢英、日商人扩大其房地产经营,获利更巨。他还拥有大批里弄房屋、公寓和楼房,收取高额租金。房地产盈利的大宗收入,大大增强了大隆厂的资金来源。
1920 年严裕棠派长子严庆祥任厂长,承制纺织机的全部传动装置,并试制各种小型机器,拥有大小车床— 。 百部,工人和学徒三百余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工业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摧残下,多数发展停滞,有的甚至破产。大隆因有严裕棠另外经营房地产为后盾,不但能维持不坠,且能继续发展。他早期经营房地产,是在杨树浦一带零星买下一些小块地皮,随后找机会高价出售,并兼充房地产买卖中间人获取佣金。
1922年大隆开始仿制棉纺织机,并上市推销。中国纺织业有了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机器,改变了“仰给于舶来品”的尴尬状况,这是大隆厂制造整机的第一个里程碑。
1923年,他把大隆迁到光复西路新址,正式进行纺织机的制造。
1925 年因棉纺织机产品销路不畅,为给大隆产品寻找出路,严裕棠于租办了苏纶纱厂。
1927 年,严裕棠组设光裕公司总管大隆、苏纶两厂,自任总经理,以严庆祥为副总经理。同年底,他依仗流氓头子杜月笙的支持,正式买进苏纶纱厂加以扩建。
1928 年大隆分设车床工段、刨床工段、装机间和设计室,以适应装备苏纶纱厂的需要。次年,大隆在大连湾路设了分厂和农具传习所,除为苏纶制造纺织机外,还制造引擎和农具。两三年间,生产各种农业机器千余台,年销近三百台。
1931 年,营业额曾达八十万两。
严裕棠买进苏纶纱厂后,以第四子严庆祺任厂长,由大隆供应机器设备,两年后陆续新设纱厂和织布厂各一所,纱锭二万枚,布机三百台。
1930年到1931年,销纱三万余包,布十—万匹,年盈利达四十万两。苏纶的开办使严裕棠的企业成了棉铁联营。
1932年严裕棠的第六子严庆龄留德回国,出任大隆厂长,次子严庆瑞任经理,对大隆厂进行技术上和经营管理上的改革,实行了计件工资制等措施,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当时在“一二八”事变之后,华商纱厂机件损毁甚大,给大隆产品的销售造成了有利条件。到抗战前止,它能仿制日本、英国、瑞士等各式纺织机和各种机件,年生产成套纺机纱锭四万枚左右。
1937年抗战爆发,严裕棠不愿内迁,他将部分贵重器材存放租界,而将次要器材裴运苏州存入苏纶厂的仓库,假称“内迁”。上海沦陷后,他的企业均为日寇所强占。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隆、苏纶、仁德都为国民党政府所接受。
1947年,通过各方面的活动才赎回三厂。严家赎回三厂后,虽分别进行了扩建或增添设备,但在美蒋资本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各厂的生产不振,陷于瘫痪之中。
从1947年到1949年,严家父子还与人合资在苏州开办了苏州纱厂,在香港开办了怡生纱厂。但发展不快,获利有限。在此情况下,他们仍从投机事业中寻找出路。上述期间,严庆龄在,上海开设泰利事务所,运用大隆、泰利等厂的资金,套购官价外汇,进口五金器材,从中赚得黄金万余两。
1948年冬,上海解放前夕,严裕棠、严庆龄勾结国民党反动派偷拆了他所属各厂的部分机器,携带资金追随蒋帮残余逃亡台湾,以严庆龄出面在台湾开设裕隆机器厂。
1958年,严从巴西回大陆途中滞留台湾,10月18日因心脏病发,在台北逝世。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杨树浦太和街与人合办小作坊,取名大隆铁工厂,从事纺织机器修理。光绪三十二年独营大隆,并承制上海英商等自来水厂水管闸门凡而,仿制农业机械。民国元年~3年(1912~1914年)改以修配纺织机件为主,代制美商恒丰洋行纺织机、面粉机的传动装置,迁厂于平凉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隆机修业务兴旺。继建厂房于大连湾路,由子庆祥任厂长。工人300多人,资本为开办时的20倍。
民国13年在光复西路购地60余亩(大隆机器厂现址),建造厂房,业务也由纺织机件修配向机器制造方向发展。民国15年迁入新厂时,有工作母机200余台,职工1300人。民国14年春,合伙租办苏州苏纶纱厂,建立光裕公司,总管大隆、苏纶2厂,实施棉铁联营。民国19年又在苏州建苏纶第二厂和织布厂,同时向国外订购全套发电设备,自办发电厂。翌年其六子庆龄自德国学成回国,主持大隆业务,并聘请外国专家治厂,生产成套棉纺机。民国23年,收购上海隆茂纱厂,改名仁德纱厂,并投资常州民丰纱厂、戚墅堰通成毛纺厂和郑州豫丰纱厂,成为上海、苏南著名实业家。民国26年上海沦陷后,大隆厂被侵华日军占用,改名大陆铁厂。民国27年,严庆龄以大隆库存器材在租界开设泰利机器厂,并投资常熟开设小型纱厂。民国36年赎回由国民党政府接收的大陆铁厂,复名大隆。同时合伙开办苏州纱厂、香港怡生纱厂。民国38年大隆、泰利等厂部分机器由其子严庆龄、媳吴舜文运台湾,开设裕隆铁工厂,以及台元纺织厂,逐渐形成拥有汽车、纺织、机器、金融等业的裕隆集团,为台湾十大财团之一。
严裕棠热心地方公益。先后兴建小学3所,免费吸收同姓及职工子弟入学,资助静安小学和同德医学专门学校。举办上海正养中学清寒助学金和圣约翰大学教师补助金,捐款修复上海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民国12年捐赈湖北水灾。民国18年,建苏州甘棠桥,被当地命名为“裕棠桥”,还资助彭浦董家桥、吴淞江造币厂桥等筹建。
民国37年,严裕棠迁居香港,嗣后侨居巴西。1958年9月在台湾定居,10月18日病逝于台北。
长子:严庆祥
次子:严庆瑞
三子:严庆祺
四子:严庆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