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歌

更新时间:2023-05-18 20:42

中国民间传统丧葬礼仪活动中传唱的风俗歌曲。亦称“葬歌”、“夜歌”、“孝歌”、“挽歌”、“哀歌”、“丧鼓”等。丧歌一般只在老年人和中年人死后的丧葬礼俗活动中演唱。丧歌大概分为4种内容,3种曲调。

习俗介绍

中国各民族大都有丧葬歌唱或歌舞的习俗,据历史文献所述“挽歌者,丧家之乐。执绋者,相和之声也。挽歌词有《薤露》、《蒿里》二章,……言人如薤上露,易稀灭。亦谓人死精魂归于蒿里”(晋干宝撰《搜神记》卷十六);“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可见丧歌源流可追溯到秦汉之前。

演唱形式

凡亡者的长辈,均不参加。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 齐唱、 领唱与帮腔等。因适应丧葬礼仪中“守灵”、“送葬”、“入葬”等仪式程序,又有坐唱、走唱和跳唱3种不同形式。

内容

丧歌的内容:①哭述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和对亡者的深切怀念;②歌颂死者艰苦创业精神,以教育后辈;③叙唱历史故事和世俗生活知识;④聚众歌舞群唱,以铭其和睦团结之志。

曲调

丧歌的曲调大致可划分为下述几种类型:

哀哭歌调

此类歌调大都建立在悲泣哭述语调的基础之上,有的实际上就是这种语调的音乐化。节奏自由,无一定结构模式,一句委婉的下行哭腔,大同小异地连续进行。如达斡尔族的“哭丧调”、云南楚雄彝族的“冒呃”、傣族的“喊海”,以及各地、各族称为“悲调”、“哭腔”、“哭亲人”的丧歌等。

山歌小调

和歌舞曲

如湖北的“丧鼓”唱腔,即多为山歌调,其中嘉鱼环城的一套,就包括“平腔”、“高腔”、“悲腔”等3种板式,属于山歌联唱体。 湖南道县的丧歌 “路腔”,湘阴的丧歌“散花”等,则完全是小调风格。此外,还有部分丧歌需伴随祭祀性舞蹈进行跳唱。

吟诵歌调

多为祭师所唱。湖北大冶黄金湖的一套“孝祭歌”,湖南湘阴儒教的“丧礼歌”等,属于此类。另有一部分演唱历史故事的吟诵歌调,其音乐特点,已近似说唱风格。

丧鼓歌

神农架丧鼓歌

民风简介

打丧鼓是神农架的百代民风。其起源悠久,以至于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源于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因死人太多,终于聪明地化悲哀为狂欢;有人说源于唐自莲和尚丧妣,击鼓以悼亡,还有一种平实可信的说法,谓打丧源自楚俗,因怕野兽糟蹋死者的尸骨,故而点起篝火,集众敲鼓动歌唱,彻底达旦。

打丧鼓在神农架是追悼亡人的一种特殊仪式,打丧鼓在神农架又叫“打丧歌”、“孝歌”、“阴锣鼓”、“跳丧鼓”、“打代思(待尸)”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亲友邻里代替死者眷属追思亡者生前的功德,祝告亡人升天,为后代祈福,是一种常见的带有浓厚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和迷信色彩的丧俗。

神农架的丧鼓歌,是与外地一脉相承的,属于“转丧鼓”。但是神农架的丧鼓歌的音调更加古朴苍凉,内容异常丰富。天堂地狱、山川河流、鸟兽花卉、神灵鬼魂,人生世事、古史英雄,囊括万物,无有而不涉。它不仅仅祈求神灵、超度亡魂、歌功颂德,而且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的百科全书。如《开路歌》:“一开天地水府,二开日月星光,三开上天古佛,四开人间庙堂,五开五方五地,六开闪电娘娘,七开武当祖师,八开八大金刚,九开当方土地,十开本地城隍。”

对死亡的认识

村民认为老年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

人生在世犹如水上浮萍 光景千年恰似空中闪电 春花秋月不久 人缘已尽结发难留

自古有盛必有衰 有生必有死 哪有人生而不死 无常已到世事尽抛

劝亡者休想家乡 劝儿女不必悲伤 山中哪有千年树 人间哪有百岁郎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年人死亡是天经地义的现象,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因此,人死非但不悲,反视为一件喜事。视年老去世是驾赴瑶池,百年归山。在神农架山乡,凡遇亲朋丧事,必请歌者击鼓赛歌,亲朋纷纷来祭,整夜打丧鼓“伴灵”、“闹丧”。这与其说是对死者的吊念,不如说是对死者的欢迎。

跳丧

虽然人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人们毕竟愿生而不愿死。亡者也多对亲人及儿女有所留恋,生者对长辈的离去也不免怀念、悲伤。如:

生存庆华屋 冷落归山丘 隔断红尘十地里 白雪千载空悠悠

故后来叫饭 只见杯筷碗 山也空来水也空 青山绿水依然在 人亡千代永无踪

孝子捧灵座 伤心痛如何 寻亲亲不见 先游魂魄所

前来“闹丧”和“伴亡”的歌师为了安抚“鬼神”,慰藉生者,冲淡这种凄凉的气氛,人们除了歌唱亡者的生平事迹之外,主要触景生情的“随口作歌”,以歌相嘲。如:

屋大好停丧 门大好出丧 千年出一口 万年出一双

什么人造屋 什么人停丧 鲁班造屋 凡人停丧

千年出一口真命天子 万年出一口护国宰相

自从今天停过后 永世万年不停丧

所以跳丧除了亡者的家属不歌以外,凡亲友祭者均可歌唱,歌师更是“闹丧”中的活跃人物。如果没有歌师,就没有鼓声,因此,凡有丧事,丧家必写信或派专人专程去接歌师。歌师必须常识广博,能打鼓,会唱歌,歌唱之前要先开歌路,如:“开场开场,黄金万两,各位歌师都请坐,听我愚下开个歌场。”又如“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未曾开歌路,要打锣和鼓。”丧仪多在孝家亡者灵前的孝场进行。

走进门来抬头望 一盏明灯挂在孝场上

两边坐着唱歌郎 众位歌师唱一声 一夜不觉到天亮

打丧鼓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唱亡者的生平事迹,也有规劝亡者的内容。如:

劝亡者莫悲哀 莫把阳世挂胸怀 尧和舜帝都是死 死后之身土里埋

人生无百岁 百岁又如何 古来多少英雄辈 不免挽首困山河

打丧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闹”,因此,要击鼓数日,欢娱宾客,赛歌也就成了丧仪中唱的重要内容和最活跃的部分。如:

一进门来就要唱

拐棍插在屋梁上

三句两句不投机

抽起拐棍就回去

唱腔

神农架丧鼓的唱腔,有它自己的特色,古朴、粗犷而苍凉。与其它地方的“哭灵腔”、“道士腔”有区别,也与“阳锣鼓”、“阴锣鼓”的一腔两用也不同。“音调哀而不伤,悲而不惨”,它是一种“长于咏叹的单曲结构”的唱腔板式。

习俗

神农架的“丧鼓歌”、“仪式歌”就它的悠久历史、丰富内容以及语言特色,都优于其它歌谣。它包括了古今世事,有对人后的看法,有对古代人物的评价,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以及亡者入地狱或升天堂的丰富联想。这些组成了一个绚丽的历史和神话的画卷,它是神农架民间流传的《神曲》。

任何习俗的周围都有一些观念的东西存在着。神农架民间有“每家门前都有一块滑石板”的说法,以示家家都可能出现不测,因此一家有难,众人帮助,是“人死众家丧”。一首丧歌唱道:“半夜听来丧鼓震,手里摸一根七米棍,不顾生死往前奔,一不怕山高路又远,二不怕虎豹把路拦。”是不问死者生前恩怨的,即使人缘再坏,也要送亡者上天堂。这叫生不记死仇,亡者为大。如果亡者家境贫寒,众人还要替他凑一副棺木。

天亮时送亡者上路,往往是二三十人一起抬棺相助。对所帮忙的人,孝家如有条件可招待一二餐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善,在神农架通过打丧鼓这种古老的丧俗表现出来,并且还体现着对死者的关怀而产生的对生命的崇敬。

恩施跳丧鼓

恩施跳丧鼓,相传为土家族祭奠亡人的一种遗俗,流行于恩施清江两岸的红土、沙地、新塘一带。东乡一带把跳丧鼓称为“喊丧鼓”或“打丧鼓”。跳丧鼓是由三人组合,围绕亡人灵前做完道场之后的一种舞蹈表演,由掌鼓一人、筛锣一人、舞孝帕一人,围绕灵柩前及屋前屋后,自击自唱,自跳自舞的一种祭奠形式,其中“三爷合”为跳丧鼓中的形式之一,东乡一带称为打“三爷合”。“三爷合”(土语“三爷子合”),相传为三爷子当年为对抗入侵者,其祖父死于战乱,三父子因家境贫寒请不起锣鼓和道师做斋,三父子便用“升子”(过去盛粮用的器具)为鼓,以铜盆当锣,头巾(丝帕)做孝帕,自唱自跳,敬祭亡人,后人沿用这种形式,故名“三爷合”。

“三爷合”在《恩施县志》与《施南府志》上均无文字记载,可见这种形式在改土归流之后,传承区域就不是很广了,跳丧鼓这种形式除在恩施市的东乡一带比较盛行外,城区周边和南北乡还散存着这种遗俗。不过,我州的巴东在明代时期的《巴东县志》里曾有记载:“后四里本土蛮之余,多为彝俗,而哭友一节,可谓独得。旧俗,殁之夕,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手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意思说的就是巴东一带为亡人做斋时所唱的“撒尔嗬”。建始官店一带称“撒忧祸”。由于“三爷合”、“撒尔嗬”、“撒忧祸”在语音上十分相似,从流行区域及内容形式上比较,“三爷合”、“撒尔嗬”与“撒忧祸”本质上应该就是同宗共祖、同源异流的跳丧鼓。

跳丧鼓以掌鼓人为首,听鼓点起舞而歌,“四大步”、“踏四门”是跳丧鼓中的基本动作,迈步耍巾干净利落,舞姿粗犷同边舞;“击鼓踏歌对面穿”,是跳丧鼓的基本规律。舞时,舞者随着鼓点,有节奏地边舞边歌,时而高跪,时而矮跪,时而绕肩穿肘,时而挨肩擦背,其手、腰、脚一齐颤动,舞者如醉如痴,观者目不转睛,通宵达旦,悲喜热烈。

“拖宝”是跳丧鼓中最热烈的收尾场面,所谓“宝”是经舞者事先在孝家附近物色的一块平整的石板,当跳丧进入高潮时,由舞者领头,带领孝家所有孝子孝孙、孝男孝女连同围观者一起舞到野外,将“宝”用绳捆好,一人拖石,舞者围石块四周做拖石动作,边舞边拖,一直拖到孝堂棺材脚下,天亮出柩,将石块安葬于墓地,或做盖碑石,或做墓碑石。

恩施跳丧鼓的唱词,多为七字句,以“在生行孝道,死后报亡人”方面的内容为主,如:《十月怀胎》、《二十四孝》、《木莲寻母》等为其主要唱段,音乐依鼓点而起,锣做节拍,唱腔单一,上起下接,多为四二节拍。跳丧鼓,在恩施市其它偏远山区仍十分盛行,但逐渐简化,现称为“坐夜”或打丧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