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佛教

更新时间:2023-01-15 13:39

【中亚佛教】在佛教的传播史上,中亚不仅是印度、中国两国陆路交通必经的通道;从犍陀罗往北方及西方广为弘布的佛教,也曾受丝路各地的风土、文化、宗教影响,而在丝路各地衍生出独特的佛教。

研究中亚佛教的资料,主要依据出土的美术考古资料,以及中亚周边文化圈(特别是中国)留存的地志、游记等。值得注意的是,帕米尔以西(原俄属之地),有西元一至三世纪以及建于三世纪后的佛教遗迹。阿富汗除前述之巴米扬石窟群之外,尚有查拉拉巴德盆地内,以哈达(Hadda)为首的佛塔群、喀布尔及散布在其周边以佛塔为主的遗迹,南部有贝克拉姆等与佛教相关的都市、神殿遗址。又,塔里木盆地周边,南道和阗北边的寺院遗址,以东的尼雅、楼兰、米兰的都市与寺院,北道库车周边的克孜尔、库姆多拉等石窟群,吐鲁番盆地诸遗迹等,其特征皆与中国式的敦煌石窟不同。

以上各遗迹之特征,有(1)多佛塔佛堂,(2)僧堂少,(3)绘画雕刻多以奇迹及神话为题材,(4)以大佛或多佛表现,(5)佛教与希腊及波斯的宗教、印度教及土俗信仰相混融,(6)弥勒等菩萨及诸天信仰颇为兴盛,(7)各部派及大小乘混杂地存在。总而言之,即视觉的素材较多,而思索性的倾向则较少。

中亚地形主要为沙漠与山岳,因此,居民多数仰赖游牧及交易为生,只有极少数人依靠稀少的绿洲从事农耕。在这种生存环境下,自然不适合由印度农耕社会所孕育出的高度思索及复杂化的教义体系。自然从注重戒律、瞑想及教理的印度式求道佛教及教义佛教,转变成以积聚布施、礼拜等善业祈求佛陀救济的祈愿佛教。以雕刻绘画身量高大或数量众多的佛像,来表现佛的超越性及普遍性,以及由将异教神祇视为佛的眷属,不以理论而以譬喻叙述佛的伟大及布施的重要性,凡此诸例,皆可推知此地人民对佛教的理解是情绪性的而非思索性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