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棉事件

更新时间:2024-05-15 10:52

中储棉事件是指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因棉花进口决策失误出现巨额亏损。

事件背景

炒棉热

2003年8月开始,国内棉花价格一路走高,以致国内棉花市场在2003年底到2004年初出现一股“炒棉热”

中储棉大量囤棉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它的注册资金10亿元左右;根据当初国务院的批复精神,中储棉主要负责国家储备棉的经营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作为国家政策性公司,它又肩负着调节棉花余缺、平衡市场供求的职能。

2003年10月,中储棉突然决定进口15万吨棉花;随后几个月又陆续进口了10多万吨。中储棉一方面将大量棉花捂在手里,待价而沽;一方面将部分棉花销售给作为中间商的各地省级棉麻公司,助其层层加价。

中储棉被套牢

2004年3月份开始,国内棉花价格开始逐渐走低,中储棉不幸被套。此次进口的20多万吨棉花,成本应在16000元/吨以上。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不高于13100元/吨的价格收储,其亏损在6亿元左右。

事件分析

棉价暴涨

2003年9月,在一次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上,有关主管部门宣布,由于受不利气候因素影响,2004年中国棉花产量将不超过520万吨。消息一出,在整个行业引起震动,因为这将是自2000年以来单产最低的一年。

当年9到10月,主要产棉区连续阴雨,人们对棉花产量的预测更为悲观,估计只有487万吨。国内对纺织用棉持续增长,供需之间开始出现缺口。用棉紧张的信息迅速传导到价格上,9月初,棉花的收购价格尚在1万元/吨左右,销售价格是12000元-13000元/吨。到了11月,棉花销售价格达到19000元/吨以上。

从2003年11月至次年2月,棉价一直维持高位运行,但基本上是有价无市。

宏观调控

为了平抑棉花价格的非理性暴涨,2003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追加了50万吨的棉花进口配额。2004年2月底,又追加了100万吨的配额。加上原有的89.4万吨的配额,整个2003棉花年度的总配额达到了239.4万吨。

国家发改委的两记重拳,再加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如严控纺织行业的信贷等,结束了棉花价格持续了数月的涨势。100万吨的配额公布后,从2004年3月开始,棉价一路下跌,到6月中旬已经跌到14000元/吨左右。

事件后续

2004年6月时,中储棉巨额亏损之事,已经开始在棉纺行业里传开。为了摆脱困境,中储棉曾找到有关部门,希望将它进口的这批棉花按照成本价予以收购,作为国家储备棉。但有关部门曾因这批棉花进口时为了赢利而一直不同意。随时间推移,有关部门最后改变态度,同意将中储棉进口的棉花以不高于13100元/吨的价格收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