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更新时间:2024-04-20 09:28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大同北路竹林街131号,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0平方米,始建于民国八年(1926年)。

历史沿革

民国八年(1919年),“邱氏祖宅”兴建。

民国九年(1920年),“邱氏祖宅”进行维修。

民国十三年(1924年),邱宅主人邱秉衡将宅院提供给琼崖中共党组织作为革命活动联络点。

民国十五年(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琼崖党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

解放前夕,该地曾作为渡海作战大军的住宿地,海南财政局、海南检察院和海南公安局的办公场所。

1950年,邱秉衡将邱家祖宅无偿献给人民政府使用。

1996年8月,海口市人民政府开始修复旧址,搬迁住户以及拆除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建筑,以恢复其原貌。

1997年,原居住在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的居民迁出,由海口市文物部门接管。

2000年5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被确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对外开放。

2002年8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管理处正式成立。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下拨255万元和海口市财政局配套145万元,进行旧址保护修缮工作,旧址房屋按原貌重建,具有海南民居特色,可以对外举办各种展览。

2021年,海口市委市政府实施中共琼崖一大旧址保护利用工程,进一步充实展陈内容,完善红色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和作用;同年,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评选为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

建筑格局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坐北向南,北面紧靠竹林里小街,东西与民居为邻,南面紧临海口邮政局五层住宅楼,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0平方米,为二进三间,东西厢房的四合院式布局,是较为典型的海南琼北地区民居结构,东西厢房共6间,旧址原有的环境风貌,固守着中国传统的建筑理念,体现了海南近代史上传统建筑的理念。院内有瓦面平房两幢,每幢分隔3间,中为厅堂,两侧各有两个小房。两幢平房的前、中、后各有相应的庭院,东、西两侧是厢房,均为砖木结构,并置有小花园。东侧设水塘一方, 可作为调节小环境气候,应急时作为消防用水,西北侧有成片竹林。

主要建筑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主体由院墙、大门、院门、前座、后座、两厢及杂物房组成,门楹上刻有“燕翼诒谋”,入口处是一面20米长、3米高的浮雕海南岛上23年红旗不倒的策源地”,首间平房的厅堂为“一大”会址遗物陈设,二进正屋内,正面悬挂着一面中国共产党党旗,屋子中央摆放着一张方桌,12张旧木椅围绕在旁,墙上油画再现民国十五年(1926年)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的场景,两侧的厢房墙壁上悬挂中共琼崖“一大”代表的头像及生平简介,后间平房及东、西两侧的厢房为《中共琼崖地方组织的光辉历程》图片展览。

主要展览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内设长期展览,举办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史料展、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琼崖革命武装斗争史料展及参会代表专题展,其中中共琼崖一大革命史基本陈列,展厅面积469.6平方米,展线长199.9米,主要展示与中共琼崖一大有关的革命史,展示手段为单一的展板陈列形式,在旧址内的水井布置展陈,展陈的内容以“喝水不忘掘井人——缅怀中共琼崖一大代表”为主题,讲述中共琼崖一大代表的生平事迹。旧址藏有两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琼崖纵队战士使用的钱包、医疗书,冯白驹用过的私人印章、眼镜盒等革命文物。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邱爵一,广东梅县人,他南下到海口后以经营盐田业而致富,位居当年海口富商前列,晚年因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逐步走向同情及支持革命的道路,其为原“邱氏祖宅”的第一任主人。

邱秉衡,毕业于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在上海大同大学读书期间,深受早期参加革命的妻弟叶文龙的影响,参加学生运动,与老革命家史丹一起当宣传员,联合琼籍革命青年,成立旅沪青年联社,并组织出版月刊《琼崖旅沪青年》,远播北京、上海及南洋等地,支持共产党的革命活动,其为原“邱氏祖宅”的第二任主人。

出版宣传

截至2022年6月,海口市有关部门编辑了《竹林里风云》《中共琼崖一大研究资料选编》《旗帜飘扬》《冯平传》《罗文淹研究资料》《陈垂斌在琼南》,监制拍摄了《琼崖曙光》宣传片,编印了《琼崖曙光》画册等。

年代争议

据《以海为量 以南为疆 海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研究》等图书显示,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邱氏祖宅”)建造于民国八年(1919年),而依《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国发〔2001〕25号),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所处时代为民国十五年(1926年)。

文物价值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是是海南共产党组织的“摇篮”,琼崖革命武装斗争的策源地,更是琼崖革命的历史坐标,在琼崖人民武装革命斗争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已成为具有相当意义的历史遗迹,是研究中共党史和海南革命斗争史中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旧址是一座颇具规模并充满海南民居特色的院落式建筑,格局保存完好,所有的艺术构件是典型的海南风格,为研究海南民居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佐证。

文物保护

1984年,海口市人民政府将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确定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1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将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确定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先后被评为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南省党史教育基地、海口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海口市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基地。

2019年,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2022年4月12日,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被海口市民政局、中共海口市委党史研究室评为海口市第一批红色地名。

旅游信息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大同北路竹林街131号。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免费对外开放。

乘坐海口公交1路、2路、4路、10路、12路、16路、22路等公交车辆到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