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1-28 20:16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前身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以北大、清华、中科院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依托,规划占地面积217平方公里,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它的发祥地。
沿知春路和中关村大街相交的十字路口向南走不远,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金黄色“双螺旋”雕塑,它是人们所熟悉的中关村标志,早在1992年就已经落户于此。这个名为“生命”的双螺旋标志,昭示着中关村不断向上、勇攀高峰的发展轨迹,也象征着中关村生生不息的精神。与此同时,它独特的DNA造型,似乎又喻示中关村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基因。海淀园的历史,就是从中关村开始的。
海淀园在20余年的发展中,凭借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紧紧抓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机遇,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在园企业总数突破1万余家,经济总量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名列前茅。联想、方正、同方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并开始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2004年4月30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重新挂牌成立,标志着海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了新的生产关系平台,标志着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二次创业”的历史阶段。
“创新源”海淀园
2008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的权威刊物《新经济导刊》,联合多家区域经济研究机构和高技术产业专家,对海淀园进行了一次深入全面的采访调研。经过对海淀园历史的梳理,对其在中国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地位论证,以及对其“二次创业”战略的评估,一致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高技术产业机构的不断升级中,崛起于中关村的海淀园当之无愧地是“创新之源”。
在《新经济导刊》采访调研过程中发现,作为“创新源”的海淀园,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内发生的三次技术浪潮中,每次都起到了变革和引领的作用;同时在,随着高技术产业的结构升级,海淀园在新材料、新能源和环境科学领域、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领域、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领域,也处于创新型的领先地位。
《新经济导刊》评论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淀园积累了丰厚的企业、科研院所和人才资源,它密集的企业总部和密集的企业研发总部,与密集的智力一道,令其在高技术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中,一直占据着某种意义上的制高点。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一脉相承,也使得海淀科技园长期成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一个创新源头。如果将中国的高技术产业比喻为一个完整的人,那么海淀科技园就是这个人的大脑。这个“大脑”,长期以来与北京、与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发展共生共荣;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语境中,它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8年海淀园20周年
从官方的立场上看,海淀园作为科技园区的历史是从1988年开始的,所以,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到来时,海淀园也迎来了它20周年的发展节点。不过,在一些民间机构研究者看来,自1980年科研人员陈春先自行创办了第一家公司起,中关村的新革命就已经开始了。海淀园之于中关村,也是一个今生与前世的生命演进关系——海淀园的前身,就是1999年成立的中关村科技园;再往前追溯,它就是1988年开创中国先河而成立的那个“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它一直都在。
:自发发展阶段(1978-1987)
此阶段是中关村产生、起步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创新创业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下海创业,柳传志、倪光南、陈春先、纪世瀛等一大批中关村的先行者纷纷冲破体制藩篱,开启了民族创业的先河。二是以代理国外电子产品切入市场,开创“贸工技”创新发展模式,“两海两通”、联想等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三是瞄准国内市场空白,以本土化需求为导向,加强了在计算机、汉化等领域的二次开发,四通的2401打字机、联想的汉卡、方正的激光照排系统等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随之诞生。
:规范发展阶段(1988-1998)
这一阶段,政府、科技、社会各界开始高度关注科技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关村已经聚集了众多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多的园区企业通过“贸工技”模式积累了创新资金和实力,创新投入显著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园区企业密切关注全球科技发展动向和新产业动向,新材料、新能源和环境技术产业引入中关村,加上大学、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转化,中关村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新能源及环境科学、新药物及生物技术四大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同时“中关村”品牌价值日益凸显,成为我国IT产业的摇篮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北京市政府通过规划“一区多园”,开始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推动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关村对区域的辐射效应逐步扩散。
:提升发展阶段(1999-至今)
这一阶段,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各界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认识日渐深入,园区开始步入内涵式提升发展阶段,中关村的创新发展步入新的增长阶段。一系列体制的完善,让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适宜制度环境逐步形成。园区管理机构深入推进“数字园区”、“一站式服务”、“联合治理”、“随需服务”等服务创新,还通过设立创新基金、实施专利和标准战略、打击盗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活动,营造企业创新的市场环境。同时,通过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建设科技租赁平台、组建产业联盟、技术联盟等形式,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互动的多元创新模式,区域创新逐步向网络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此外,产业发展中的知识要素、创意和创新要素愈发密集,产业分化与融合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软件、高技术服务业等成为园区发展的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