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多刺鱼

更新时间:2024-07-08 16:54

中华多刺鱼(学名:Pungitius sinensis)是刺鱼科、多刺鱼属的一种鱼类。一般成鱼50-60毫米,体细长,侧扁,尾柄细长;吻钝,头较小;口近上位,具细齿;眼较大,侧位;鳃膜左右相连,而不与峡部相连;体侧沿背腹轴有发达骨板,延至尾柄部;侧线完全;体无鳞;腹膜为浅黄色,具小黑点;背鳍前有分离交错排列的9枚硬棘,最长棘约2.0-2.5毫米;臀鳍具1硬棘,与第2背鳍相对;胸鳍大,中位,略呈圆形,后缘超过腹鳍基部;腹鳍具硬棘1枚;尾鳍稍凹近截形;体背黑绿色,体侧浅黑或白色,腹面色浅。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Ⅸ,9;臀鳍条Ⅰ,8;腹鳍条Ⅰ,1;胸鳍条9。侧线骨板31-32。鳃耙10枚。

体长为体高的5.0-6.1(5.6±0.44)倍,为头长的3.3-4.4(3.8±0.32)倍,为尾柄长的4.1-6.9(5.6±1.01)倍;头长为吻长的2.6-3.8(3.0±0.3)倍,为眼径的3.1-4.7(4.0±0.44)倍,为眼间距的4.4-5.8(4.9±0.3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3.5-6.0(4.9±1.29)倍。

一般成鱼50-60毫米,体细长,侧扁,尾柄细长。吻钝,头较小。口近上位,口裂上斜,下颌稍长于上颌,具细齿。头长大于体高为1.3-1.7倍。眼较大,侧位,位于体中轴之上,眼间距较平。鳃膜左右相连,而不与峡部相连。体侧沿背腹轴有发达骨板,延至尾柄部。侧线完全。体无鳞。腹膜为浅黄色,具小黑点。鳔无管。背鳍前有分离交错排列的9枚硬棘,最长棘约2.0-2.5毫米;臀鳍具1硬棘,与第2背鳍相对。胸鳍大,中位,略呈圆形,后缘超过腹鳍基部;腹鳍具硬棘1枚;尾鳍稍凹近截形。

体背黑绿色,体侧浅黑或白色,腹面色浅。随季节体色有所变异,夏季为褐色,冬季为深黑色,前鳃盖骨下缘有1列明显黑点。鳍褶除尾鳍外均透明。

生活习性

中华多刺鱼为冷水小型鱼类,生活于淡水、咸淡水或海水中。喜栖于水温较低、水草丛生并与河流相通的静水水域。鱼体型线条流畅,游动快捷有力,性好斗。对水质适应能力强,能耐低温。主要食轮虫、枝角类和挠足类等。

分布范围

中华多刺鱼分布于中国(湖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日本(本州、北海道)、朝鲜、韩国、俄罗斯(库页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

繁殖方式

中华多刺鱼到1龄性成熟,对作卵量376-582粒,中国北方玉泉山342-789粒,产卵期5-6月,分批产卵。雄鱼在大水草丛生处用草的细茎或其它水生维管未植物筑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巢,略在芦苇或其它挺水植物茎上,巢的直径30-40毫米,有进出口或只有一个口,由雄鱼肾脏分泌物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形成的。筑完巢,雄鱼会引诱雌鱼进巢受精。雌鱼产卵后即离巢,雄鱼再引其它雌鱼。一个巢内可供4-5尾雌鱼产卵,巢内卵数达到约1000粒,雄鱼不再引诱雌鱼,雄鱼会护卵,且胸鳍扇动水流,直至孵出的鱼能独立生活时为止。如有其他鱼类进入浮巢为害,雄鱼会发起勇猛攻击,直至入侵者逃离。孵化结束后雄鱼离巢,并游向深处死亡。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3年 ver 3.1)——易危(VU)。

种群现状

由于建筑,如防洪和疏浚建设的干扰,韩国的中华多刺鱼数量减少(Kim,2009年),至少有四条河流不再发现该物种(Kim,2009年)。根据1953年至2003年的调查,日本的中华多刺鱼种群数量被认为正在减少,因为下游大坝的修建对其种群数量产生了负面影响(福岛等人,2007年)。在中国,根据2002年至2010年的实地调查,由于污染、干旱和其他人类活动,如防洪,中华多刺鱼的南部活动范围已经缩小并支离破碎(Zhang等人,2011年)。俄罗斯和朝鲜的中华多刺鱼种群状况不得而知,但鉴于其栖息地附近地区的发展导致污染或河流水流中断(Shinichi,2009年),其群状数量很可能会减少。

保护措施

一些地方的河流已经进行了改造,以创造更适合中华多刺鱼的栖息环境。

主要价值

中华多刺鱼可作为观赏鱼饲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