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石楠

更新时间:2024-04-13 11:31

中华石楠(Photinia beauverdiana C. K. Schneid.)是蔷薇科石楠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3~10米。小枝紫褐色,有散生灰色皮孔;叶纸质,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表面无毛,背面沿中脉有疏柔毛;复伞房花序多花,萼片三角状卵形,花瓣为白色,基部连合;果实卵形,紫红色。花期5月,果期7~8月。

植物学史

中华石楠由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发现,威尔逊于1900年将其介绍给库姆木苗圃,他将其描述为一种常见于树林和灌木丛中的细长小树。属名Photinia来自希腊词photeinos,意思是指某些物种闪亮的叶子。特定的种加词beauverdiana是为了纪念瑞士植物学家古斯塔夫·博弗德(Gustave Beauverd,1867-1942)。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0米;小枝无毛,紫褐色,有散生灰色皮孔。叶片薄纸质,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4.5厘米,先端突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疏生具腺锯齿,上面光亮,无毛,下面中脉疏生柔毛,侧脉9-14对;叶柄长5-10毫米,微有柔毛。

花多数,成复伞房花序,直径5-7厘米;总花梗和花梗无毛,密生疣点,花梗长7-15毫米;花直径5-7毫米;萼筒杯状,长1-1.5毫米,外面微有毛;萼片三角卵形,长1毫米;花瓣白色,卵形或倒卵形,长2毫米,先端圆钝,无毛;雄蕊20;花柱(2-)3,基部合生。果实卵形,长7-8毫米,直径5-6毫米,紫红色,无毛,微有疣点,先端有宿存萼片;果梗长1-2厘米。花期5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17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下。常见于山地疏林、密林林缘、山谷灌丛、路旁。中华石楠喜喜温暖湿润气候、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且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和耐干旱能力。

分布范围

中华石楠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果实采回后堆放数天促后熟,待果肉软化后放在水中搓去果肉,洗净种子,阴干后即可播种或沙藏。

下级分类

主要价值

中华石楠味辛、苦,性平;根或叶可入药,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主要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肾虚脚膝酸软,头风头痛,跌打损伤等症状。中华石楠为绿化观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有密集的花序,夏季开白色花朵,秋季结成多数红色果实,可供观赏之用。木材坚硬,可作伞柄、秤杆、算盘珠、家具、农具等。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