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科技五千年

更新时间:2023-03-31 22:41

《中华科技五千年》是1997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华觉明。

内容简介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语出《诗经·大雅》,可说是最早的史论。后来者多有类似见解,如《战国策·赵策》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李世民云:“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张九龄《进金鉴录表》云:“鉴往可以昭来。”近人威尔德也说:“我们研究过去,因为它导向现在又昭示着将来。”这些至理名言,讲的都是同一层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研习历史,不是为沉湎于往昔的荣耀,也不是为嗟叹近世的衰滞;我们研究历史,说到底是为探求真知,是为着中国和世界的现在与未来。

翻检《中华科技五千年》,读者们会发现,历史上有许多惊人的相似,而由阅读《中华科技五千年》所引出的问题,将比《中华科技五千年》所回答的要多得多。这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语云:开卷有益。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有人说:“我们这个民族要少一点浮躁,多一分沉思 才好。”这正是我们所希望于读者并愿与读者共勉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古老而历史又从未中断过的国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无数个世纪始终熠熠发光。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科学技术,更是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累累硕果。《中华科技五千年》这部大型科普读物,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从远古到1993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简明易懂,图片精美,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教兴国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特别适合小学高年级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本书是《中华科技五千年》的一个分册,着重反映了从远古到隋唐五代(公元960年)的科学技术成就。

本书介绍了自远古至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技术发生、成长、定型、兴盛、衰滞、重建、再创的全过程。通过重要科技事件、科技成就、人物、科技典籍,概述了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和食品、纺织、建筑、水利、陶瓷、矿冶、机械、造纸、印刷、兵工等科学技术门类的发展演变。

作品目录

引述——中国人创造了中国的科学技术

第一章 鸿蒙初开——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萌芽

第二章 灿烂的青铜时代——夏、商、西周的科学技术

第三章 百家争鸣 百工争妍——春秋战国的科学技术

第四章 蓬勃发展 奠定根基——秦汉的科学技术

第五章 民族融合 持续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第六章 南北交汇 中外兼容——隋唐五代的科学技术

第七章 光辉的顶巅——宋辽金元的科学技术

第八章 传统衰滞 西学东渐——明初至晚清的科学技术

第九章 发奋创业——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

第十章 再造辉煌——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迈进

结语——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后记

作品影响

该书获得“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作者简介

华觉明,江苏无锡人氏,1933年4月12日生。1949年高中毕业、参加革命工作。1958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196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矿业史研究生毕业。1978年起,历任该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93年离休。1988年-1995年,先后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柏林工业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长、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兼任教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