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鳑鲏

更新时间:2024-09-16 18:19

中华鳑鲏是鲤形目鲤科鳑鲏属鱼类,又称彩石鲋、菜板鱼、鳑鲏。体呈卵圆形,侧扁,腹部平圆;头小而尖;吻短而较尖,吻长与眼径约相等;口小,端位,口裂倾斜,口角无须;眼较大,侧上位,眼间距较宽而微突;背鳍无硬刺,基部较长;胸鳍侧前位,末端不达腹鳍;臀鳍无硬刺,其起点在背鳍末端之前方,鳍基较长;尾鳍分叉较深,上、下叶对称。背部深蓝色,腹部浅色,略带粉红;眼球上方橘红色;各鳍均为淡黄色,背鳍前部有一黑斑,臀鳍边缘黑色,尾鳍上、下叶间有一橘红色纵纹。

形态特征

背鳍Ⅱ~Ⅲ-9~11;臀鳍Ⅱ~Ⅲ-9~11;胸鳍Ⅰ-10~12;腹鳍Ⅰ-6~7;尾鳍Ⅵ~Ⅶ-17-Ⅵ~Ⅶ。纵行30~31+2;鳃耙外行2~5+8~9,内行6~8+11~14;下咽齿1行,5个。

标本体长26.1~46毫米。体侧面观呈长卵圆形,很侧扁,体高为体宽2.5~3.5倍,背鳍始点处体最高,背缘在后头部有一浅凹;体长为体高2.4~3.2倍,为头长3.6~4.5倍,为尾部长1.9~2.4倍。头亦侧扁;头长为吻长4~4.6倍。为眼径2.7~3.3倍,为眼间隔宽2.4~3.2倍。吻钝,较眼径短。眼侧中位,后缘位于头前后端正中间的略后。眼间隔宽略大于眼长。鼻孔位于眼稍前方。口小,前位,圆弧状,后端不达眼下方。无须。鳃孔大,侧位,下端约达眼后缘下方。鳃膜互连且连鳃峡。鳃耙很短小。下咽齿上端尖钩状,斜截面无锯齿。肠很细长,有多个回弯。体长42.2毫米时肠长为体长3.5倍。鳔大,长为头长1.5倍;前室细短;后室粗长,长为前室1.5倍。肛门距臀鳍较距腹鳍基略近。

鳞稍大;模鳞横卵圆形,前端较横直,鳞心距后端为距前端的3倍,向后有辐状纹。侧线已大部消失,仅前端有3~6个鳞有侧线管。

背鳍始于体前后端正中央的略前方(体长35毫米以上时)或略后方(体长28毫米以下时),前距为后距1.6~1.9倍;雌鱼背缘斜直,雄性成鱼微圆凸;无骨化的硬刺;头长为第1分支背鳍条长1.2~1.4倍。臀鳍始于第4~5分支背鳍条基的下方,似背鳍而鳍基略较短。胸鳍始于背鳍始点略前方,约伸达臀鳍始点。尾鳍深叉状。

鲜鱼背侧黄灰黑色,背中线无黑色纵纹;体侧及下部银白色;尾部沿侧中线有一黑色纵纹,纹前端很细;各鳍淡黄色,背鳍与尾鳍较灰暗;雌鱼背鳍前缘有一黑斑,生殖期输卵管突岀,体外可见雄鱼尤其显明。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中华鳑鲏栖息于淡水湖泊、水库和河流等浅水区的底层,喜欢在水流缓慢、水草茂盛的水体中群游。仔鱼期聚集成团,多停留在靠近河岸的水草边缘或无水草的近河岸上层水域,营浮游生活;游泳迅速,反应敏捷,具有一定的避敌能力。幼鱼和成鱼则喜欢在水的中下层生活。中华鳑鲏适宜生活的水域温度范围在0~35℃之间,溶氧范围在4.0~8毫克/升之间,pH值6.5~7.5之间。

中华鳑鲏是杂食性鱼类,一般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也可摄食金鱼藻、菹草等水草和高等植物的幼嫩枝叶。在饲养观察中发现,中华鳑鲏也喜摄食死亡河蚌的腐肉,摄食后生长速度很快。

分布范围

水域范围

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各大水系,在长江流域西达岷江;在黄河流域分布于陕西关中盆地周至、华阴等,山西南部芮城等,河南洛阳、巩义市、开封等及山东济南等。

国家地区

中国(天津、河南、宁夏、广西、北京、黑龙江、山西、重庆、四川、广东、陕西、山东、安徽、江西、福建、江苏、上海、浙江、湖南、湖北、河北、甘肃、云南、海南、贵州、吉林、内蒙古、辽宁、青海)、韩国、朝鲜、俄罗斯(阿穆尔州)、缅甸(引种)。

繁殖方式

中华鳑鲏4~5月即性成熟,繁殖时期在每年3~10月,水温14~28℃。每年的4~7月份为产卵旺季,分批产卵,卵呈橘黄色,长圆形似葫芦。在繁殖期间,雌、雄鱼均出现第二性征:雄鱼体色变得格外鲜艳,且背鳍的前外缘显红色,腹鳍不分枝鳍条呈乳白色,臀鳍根部红色,外缘还镶着黄色或黑色,吻端、眶上骨上可见细小成簇的珠星;雌鱼产卵管延长,大部分呈粉红色,长度最长可达到体长的2/3。繁殖期间,中华鳑鲏常常雌雄相伴,在水中寻找河蚌的栖息场所,一旦在水域中找到合适的河蚌,雌鱼就伸出产卵管,插入河蚌的出水孔中,将卵产在河蚌的外套腔里,随后雄鱼在蚌的入水孔附近射精,精子随水流入外套腔使卵受精。受精卵附着在河蚌鳃瓣间进行发育。由于河蚌不断呼吸水流,可供给受精卵充足的氧气,利用贝壳的保护,受精卵在蚌壳内孵化、发育至卵黄吸收完毕、鳔充气、幼鱼可以自由游泳时,才会离开河蚌自行生活。繁殖期过后雌鱼的产卵管萎缩,下次产卵时又逐渐伸长。25℃温度下,2次产卵间隔约10天左右。中华鳑鲏产卵最合适的河蚌为5~8厘米宽的背角无齿蚌或圆顶珠蚌。

养殖技术

池塘要求保水性能好、排注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在10~20厘米之间,面积0.067公顷左右为宜,且水源充足、无污染,交通方便,电力配套,配套微孔曝气增氧。鱼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清塘。清塘后5天开始往池塘注水,保持水深在0.4米左右,施发酵的粪肥3750千克/公顷,并投放750千克/公顷自主研发的复合藻类,培养水色及浮游动物,为鳑鲏提供充足的饵料。注水时进水口用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

苗种应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动灵活、无病无伤的个体。苗种放养前用5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水浸泡消毒5分钟,放养时应避免水温出现较大波动,温差不超过3℃为宜。放养密度为水面放养0.5厘米左右的新孵苗种60万尾/公顷。在放养前进行试水,确定池水安全方可全部放养。

投喂应坚持四定的投饵原则,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每天分4次投喂,分别安排在08:00、10:00、15:00、18:00。投饵量视天气、水温和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水温在20~30℃时食欲比较好,摄食量大。投喂的饲料要求是蛋白含量在30%以上的细颗粒破碎料。平时如果池塘水质较肥、浮游生物较多,可不投饵。起捕前15天,饲料中添加螺旋藻粉,以增加色彩。

当养殖池水温在15~20℃时,池塘水位应保持在0.5米左右;当水温在20~30℃时,池塘水位应保持在1米左右;当水温在30℃以上时,应使池塘水位保持在1.2米以上。春夏时期每隔15天左右换水1次,并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盛夏时期依据养殖池的实际情况,每间隔15天左右就应换水1次,并用强氯精全池泼洒消毒;秋季养殖池水质逐渐转稳,应适当地降低水位。在整个养殖期间注意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控制水体呈油绿色,以浅茶褐色为好。

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如管理不善,导致鱼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各种疾病。在饲养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绿色水产品生产技术的要求,选用低毒、高效、无残留的绿色环保药品进行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发现异常情况应提早诊断,对症下药,保持鱼体健康。防止鳑鲏发病的主要措施为:

坚持每天至少巡塘2次,观察池鱼的健康状况和水质有无异常变化,一旦发现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迅速解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中华鳑鲏是中国原生观赏鱼类,体型优美、色彩艳丽深受广大观赏鱼养殖爱好者的喜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