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09:57
中南海邮局的历史,要追溯到1948年,那时专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和首长们服务的邮政局叫“山河邮局”。1950年,党中央机关进京,这家邮政局一路跟随着毛泽东等领导人来到香山临时驻地,而后搬入了中南海,成了中国最神秘的邮政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南海邮电局都是内设局,不对外营业。
南海邮局的历史,要追溯到1948年,那时它作为专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和首长们服务的邮政局,名字还叫做“山河邮局”。山河邮局成立之初,正值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迅猛发展之际,刊登三大战役胜利消息的各种报纸,都是通过山河邮局向中央机关发送的。
1950年,党中央机关进京,这家邮政局一路跟随着毛泽东等领导人来到香山临时驻地,而后搬入了中南海,成了中国最神秘的邮政局。
1950年2月初,傅江海和同事赵卜一、郭克勤奉命从香山来到中南海筹建邮局。2月22日,邮局就按照中央办公厅的意思,在中南海东门落脚。
1958年3月8日,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邓颖超特意把两张人民大会堂首演的《东方红》的票送到邮局,成为大家记忆中最珍贵的礼物。
20世纪60年代末,中南海邮局搬出红墙,不再归北京市邮政局直管,而由北京市邮政局西区邮局接管。“邮局依然不挂牌,不对外营业,不和附近居民打交道,职员们吃饭、洗澡、参加文体活动,都在中南海里面进行……服务业务也照旧专为中央服务。上级指示:只是办公地点变,其他的关系都不变。”
19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上级特批中南海邮政局在当天启用“中南海”的邮戳。从那之后,中南海邮局开始启用地名邮戳。从那之后,中南海邮局开始启用地名邮戳,这枚独特的邮戳很快成为集邮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1995年,局里的储蓄部门率先出来营业。
1997年,西区邮局安排中南海邮局进行了一次装修。装修后,中南海邮局,服务对象从“海”里的中央机关领导扩展至社会各界;业务种类从简单的送信送报扩展到函包汇发储等多个领域;职工人数也逐渐增加到了33人。
2007年,邮局又进行了第二次装修,去掉1997年装修用的铝合金门框,把小院恢复成古色古香的样式。“中南海邮政支局”的铭牌被允许挂出来。这是中南海邮局第一次能明确地告诉外界,府右街乙27号真是个向外服务的邮局。
2010年7月,邮局由6个人组成“山河服务团队”,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对外界公众推广“中南海邮局”这个品牌,以集邮产品为主体,设计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量身订制的一揽子邮政服务。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邮政局首先会按照来信者身份是机构还是个人粗略对邮件进行分拣。机构公函一般直接投递给相应对口单位,而个人来信则根据收信人身份区分送至国务院和中央办公厅的两个信访室登记处理,这两个信访室于2000年升级为国家信访局。
在国家信访局办公大楼的四楼,有间“信件分拣室”,分拣员对信件进行初次分拣,分拣后的信件再汇集到另一间办公室,按照涉法涉诉、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劳动社保、组织人事等几个方面,再次进行分类调度。分好后,其他业务处就可以将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信件取走,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及时处理。
参与组建中南海邮政局的傅江海,是第一位真正在中南海里面上班的邮递员。1958年初,时任中南海邮局局长的傅江海调离邮局。
在中南海邮局,傅江海有一张最高级别的通行证,哪里都能去,通行范围比很多领导人都要大。建国后,邮局员工的数量增加了,但有最高级别通行证的人不多。
邮政局对于邮递员有不成文的规定:“在中南海里骑自行车投递时,看见首长必须下车,在路上看见首长散步或开会回来,不要主动和首长讲话。”
2022年4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乙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