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1 20:41
中原学是2016年由著名学者、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首提的命题。
中原学,是对传统中原理学(宋学中二程之洛学)的扬弃,是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接着讲”,是以中原历史文化为根基的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原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思想产物。
“中原学”是一个学科概念。如同敦煌学、故宫学、长安学一样,应该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中原学”以中原哲学、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制度为研究对象,努力描述历史、还原历史,准确回答“我从哪里来”,是必要的;在世界文明存在和变化的大潮中,中国如何在本土历史与思想资源的滋养下,完成转型,加快发展,自信回答“我到哪里去”,对中华民族的道路选择,意义更为重大。“中原学”面对过去,也面向未来。
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建构中国学,新时代让中原更出彩需要建构“中原学”。继2016年提出“中原学”前后,徐光春的黄帝学(信阳师院的炎黄学)、张广智的大嵩山学、关爱和的黄河学、河南大学的宋学、河南省社科院的洛阳学,还有南阳学等相继加入了建设这一地方性学科的“大合唱”之中。这些研究以中原文化为基点,确立多个学科研究方向,为持续构建“中原学”提供了体系化的学科支撑,也体现了河南省学术研究水平和繁荣程度。
中原学的命题,是2016年由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提出来的。
中原学,就是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这一特定地域所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以中原历史文化丰富积淀为挖掘研究的重点,主要解决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就是以当代中原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重点,主要解决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的问题。中原(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其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实现“两个高质量”,“三农”问题如何真正解决,文化资源丰厚如何深入挖掘弘扬,这些研究在中国也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中原学属于地方学的研究范畴,其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最重要的问题涉及以下若干层面:一是中原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中原学的概念、特点、研究对象与方法等。二是中原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如中原地区的文明演进规律研究等。三是中原学的历史问题研究。如中原地区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的形成等。四是中原学的文化精神研究。中原地区的元典文化及其贡献等。五是中原学的现实问题研究。
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高峰、文化高地、文化高原。过去有“逐鹿中原”“鼎立中原”“问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但我们说不出背后的学理、道理和哲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上升到中原学的高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高峰,是对儒学的系统化、整合化、哲学化。冯友兰的新理学,主要是内圣外王之学,体现了用近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区别,中原学主要是一种“道”学,而非“德”学,这也是中原学更具现代性的地方。
作为一个正在构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中原学”研究需要形成自己的学科范式。
1.价值目标:出彩中原。
2.理论基石:实践理性。
3.历史基础——历史积淀。
4.方法进路——兼容多元。
5.论域张力——问题导向。
中原中医药学是中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学重要的领域和分支。
中原伦理学围绕道德和利益这一基本问题展开学术探索,积极推动思想道德教育,让思想道德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中原学》
《中原成语典故·中原学丛书》
《中原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