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3 21:07
《中国》是一本什么杂志,到底有什么价值?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中国》的存在时间是1985年初到1986年底,起初是双月刊,后来改为单月刊。丁玲去世后它被改为专门发表长篇小说的季刊。为此,北岛等作家愤而退出作协。
一本杂志,读者拿到的时候往往关注的只是内容,但它作为一个产品,更多的制作功夫在外围:刊号,审批,印刷,发行,监管,等等。而每一个环节都无比琐碎和具体,都需要人脉,需要钱,需要上上下下的跑关系。丁玲为此找习仲勋,找胡锦涛,找李锐,找皮包公司借钱,能动用的关系她都动用。书里收了她写给这些人的信以及这些人给她的回复的照片原件图。文化界、文学界的巴金、叶圣陶、孙犁也给了她一定的支持。
创刊宗旨是一本老作家的刊物,但产生之后,它却慢慢开始在八十年代末之前承担了承上启下的功能,也部分承担了文学干预现实的功能。文学“新生代”的崛起,《中国》功不可没。它发表当时备受争议的遇罗锦的散文,发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文章,发表了北岛、韩东的诗歌,发表了残雪、格非的成名作,发表了贾平凹的小说。杂志的价值和意义也开始慢慢显示。但是这个时候,刊物的编委内部却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刘绍棠愤而离开,其他编委也纷纷表示要散去。
从丁玲办《中国》的过程中就能看出,为什么作协会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而是是非非背后为什么说起来总是没完没了,纠缠不休。牛汉撰写的《中国》的终刊词引用了一位诗人的诗句:“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
现在的人,即使是中文专业的,恐怕也是大多熟悉丁玲的名字,对她小说的价值认识却不一定清楚,反而更多的人第一反应她是一个马列主义老太太。其实,她只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人。在中国,个性鲜明总是异类,尤其是在大时代动荡的时候。而左、中、右在建国后的中国,何曾是铁板一块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