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2 14:07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科中规模最大的学院。多年来,学院秉持“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科研、创作”齐头并进,“学业、品格、视野”相济兼修,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2012年“戏剧与影视学”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2017年“戏剧与影视学”跻身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国内同类院系中,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均名列前茅,在全国戏剧与影视学科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戏剧影视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我校艺术学科中规模最大的学院。多年来,学院秉持“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科研、创作”齐头并进,“学业、品格、视野”相济兼修,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2012年“戏剧与影视学”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2017年“戏剧与影视学”跻身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国内同类院系中,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均名列前茅,在全国戏剧与影视学科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戏剧影视学院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涌现出一批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学团队、科研团队。
由戏剧影视学院师生主创、参与大量影视作品,如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都市童话》,电视剧《男才女貌》、《裸婚时代》、《跑马场》、《国家审计》,纪录片《再说长江》、《舌尖上的中国》、《辉煌中国》等。不少教师是一系列广播影视节目的主创人员,多次荣获包括华表奖、金鸡奖、金鹿奖、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国内外重要奖项。学院积极推动学生参加国内外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各类媒体机构的创作生产,学院奥运摄影班全程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里约奥运会的赛事转播工作。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下属的第一个单位。
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学科覆盖面、学科层次和专业规模都有了大幅提升,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超过了1000人。“十五”期间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研究生教育也跃上了新台阶。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172人,博士研究生123人。研究生阵容的壮大,标志着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向着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方向迈进。
为适应高速发展的办学所需,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资队伍建设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建院之初的78人迅速增加到160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师中现有教授32人,副教授3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达百余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52人。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教师梯队,在学历、职称、学缘、年龄分布上合理,能够胜任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所需。他们中间有影视艺术方面金鸡奖、华表奖、金鹰奖、飞天奖等多项国家大奖、省部级奖项的获得者,也有入围法国戛纳电影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主创人员。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还积极利用校外资源,聘请了多位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兼职导师、客座教职,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以及东欧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的著名教授学者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开设影视艺术的前沿课程,使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学与世界影视艺术教育保持同步。同时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电影电视学院、南加州大学电影系、美国迈阿密大学、巴黎第八大学电影系、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新西兰理工学院表演与屏幕艺术学院、爱沙尼亚塔林大学电影学院以及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影视艺术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在读期间择优赴对方学习、联合进行影视艺术创作实践,互相认可学分。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也集合了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科研力量的主体。“十五”期间,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在编教师共完成科研项目8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三项,省部级项目28项。出版专著70余本,发表论文600余篇。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12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50项。上述成果为中国影视艺术的美学成长和学术增殖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专业设置,覆盖了影视艺术教育全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师资阵容,以实力派、学者型的艺术家为中坚;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人才培养,将成就21世纪中国影视艺术界的一代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