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更新时间:2024-01-29 13:59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二级学院。

学院概况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源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农艺化学门,1946年北京大学农学院的土壤肥料学系和1956年成立的全国第一个农业气象专业。1992年,北京农业大学的土壤与农业化学系、土地资源系、农业气象系和遥感研究所等单位合并组建了全国第一个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1995年更名为“资源与环境学院”。

学科建设

历经百余年历史积淀和近30年的快速发展,学院现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大气科学硕士授权一级学科,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资源与环境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为国家“211”、“985”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生态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建立了校内外联动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集群,拥有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曲周)、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野外实验站和4个校级野外基地。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能力突出、科研水平一流,能够解决国家农业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教授52人,副教授63人,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农业农村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12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和中国农业大学创新团队7个。近年来,学院5名教师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并有多名教师荣获世界粮食奖实地奖、何梁何利科技与技术进步奖等国际重大奖项。此外,学院聘请了瓦赫宁根大学Oene Oenema教授(诺奖获得者)、西澳大学Hans Lambers教授等海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

人才培养

学院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构建了理、工、农多学科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本科生529人、硕士研究生602人、博士研究生272人。本科生培养方面,学院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强实践”全员育人体系。“理实兼备的环境科学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2013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研究生培养方面,创新了在生产一线育人的科技小院“立德树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全国应用类专业学位培养提供了样板,先后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等三部门联合发文,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科技小院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上升为国家行动;该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步国际化,以培养能够解决当地生产问题、具备综合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目前已招收埃塞俄比亚等8个国家41位非洲留学生。研究生培养工作还获得2015年“教育部第八届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第五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特等奖”等奖励。学院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着力点,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同建立了以“农业绿色发展(AGD)计划”为核心的博士生“T”型培养新模式,联合培养高层次交叉创新复合型人才。

历史沿革

1905年,农科大学创办之初,设立农艺化学门。

1946年,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成立的土壤与农业化学系。

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成立。

1992年6月27日,北京农业大学的土壤与农业化学系、土地资源系、农业气象系和遥感研究所等单位合并组建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995年,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4个系,开设4个本科专业。

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态科学与工程系、气象系、植物营养系

本科专业:资源环境科学、应用气象学、生态学、环境工程

学科建设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1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1个。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资源环境学科群

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生态学

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土地资源管理

师资力量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40人,教授58人,副教授5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21人。

教学建设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市高校一流专业1个。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源环境科学

北京市高校一流专业:生态学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河北曲周创立了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白寨科技小院。截至2023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已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牵头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累计引领全国建立1048家科技小院。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野外实验站,3个校级研究中心,4个校级野外基地。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野外实验站:农业部武川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桓台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科研成果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近年来主持或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10余项。2008年以来,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文章5篇,《PNAS》《Nature》子刊多篇。

现任领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