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5 02:56
本书是著名学者冯友兰的重要代表作。在指导思想上,作者“不依傍别人”,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开展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在内容结构上,以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问题为基本线索贯穿中国哲学史,广博而不芜杂,严谨而又生动,达到了文与质、博与约的统一。书中着重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境界学说,更使得本书具有探究人类精神发展史世界意义。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第五册 自序
第五册 绪论
第四十九章 通论道学
第五十章 道学出现的政治条件——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
第五十一章 道学的前驱——周悙颐和邵雍
第五十二章 道学的奠基者——二程
第五十三章 道学的奠基者——张载
第五十四章 朱熹
第五十五章 陆、王心学的兴起
第五十七章 气学的复兴和理学的自我修正及革新
第五十八章 心学的发展
第五十九章 后期道学的高峰——王夫之的哲学体系
第六册 自序
第六册 绪论
第六十章 中国历史第二资助大转变时期思想中的先行者——黄宗羲
第六十一章 颜元对于道学的批判
第六十二章 戴震反道学的斗争
第六十三章 魏源应付大转变的新形势的总对策及其哲学思想
第六十四章 农民大起义和太平天国的神权政治
第六十五章 所谓“同治中兴”和“同治维新”的中心人物——曾国藩
第六十六章 戊戌变法(所谓“光绪维新”)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康有为
第六十八章 中国第一个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家——严复
第六十九章 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人——王国维
第七十章 关于中学、西学斗争的官方结论
新版校勒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