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5 23:20
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为正局级。
1913年9月4日,中华民国政府工商部建立了两个机构:地质调查所和地质研究所,地质研究所设有图书室。
1916年7月,地质研究所停办后,图书室移交到了地质调查所。
1921年,地质图书馆新楼在北京兵马司9号落成。
1935年,由于地质调查所迁往南京,图书馆大部分书刊随之运往南京。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图书馆曾迁往长沙,后又迁往重庆,1946年迁回南京。
1950年,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改名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图书馆”,总馆设在南京,北京兵马司9号图书馆为分馆。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成立,图书馆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图书馆”。馆址在北京安定门外六铺炕,而原南京总馆作为分馆。
1955年,南京馆的全部藏书陆续运至北京。
1956年4月,由周恩来总理批准建立“全国地质图书馆”,并新建图书馆楼。
1996年,现代图书馆大楼在北京学院路29号落成。
2000年,全国地质图书馆更名为中国地质图书馆。
2006年9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中国地质图书馆加挂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牌子。
2011年4月28日,中国地质图书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北京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2013年7月9日,中国地质图书馆与武警黄金指挥部签订共建共享协议。
2020年12月3日,中国地质图书馆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地大国际会议中心续签合作共建协议。
截至2024年1月,中国地质图书馆拥有馆藏各类图书89.69万册,其中中日文图书28.24万册、中日文期刊15.11万册、中日文标准60万册、中文报纸70万册、西文图书8.52万册、西文期刊24.8万册、俄文图书5.66万册、俄文期刊5.36万册、多语种地图1.10万册、多语种非书资料32万册。
据2024年5月图书馆官网数据,中国地质图书馆拥有自建和外购中外文数据库资源22个,为部局直属单位开通使用。
中文数据库: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馆藏特色资源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读秀中文学术搜索、百链学术搜索、CSCD数据库
外文数据库:GSW国外地学电子期刊、PQDT国外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电子期刊及电子图书、Elsevier电子期刊、ACS电子期刊、MEG(SNL)数据库、Wiley电子期刊、Nature电子刊、Science电子期刊、InfoMine数据库、Onepetro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EG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IEA国际能源组织统计数据库、尚唯科技报告数据库
中国地质图书馆主要承担地球系统科学和自然资源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情报分析与研究、成果评价、科学技术普及、地质文化研究和期刊编辑出版与发行等工作,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文献借阅、定题服务、学科馆员服务、科技查新与论文收引检索、舆情监控、情报研究等。
中国地质图书馆科普基地从2009年10月成立以来,利用自身的地学科技信息优势,积极参与与地学有关的主题活动和宣传活动,构架了从虚拟科普网站到实体科普画廊和科普展厅的宣传体系。
中国地质图书馆馆史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馆史寻踪”,第二部分是“跨越发展”。“馆史寻踪”以馆址变迁为主线,介绍了不同时期的馆舍情况,以及与地质图书馆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图片生动再现了初创时的北京丰盛胡同3号馆舍、第一个独立馆舍兵马司9号馆舍、抗战前迁宁新建的南京珠江路馆舍、抗战期间在重庆新建的重庆北碚鱼塘湾馆舍、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在北京甘家口建立的全国地质图书馆馆舍,现用的北京学院路29号馆舍。“跨越发展”以业务发展为主线,主要介绍了信息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和业务能力建设等情况。在总结过去经验与成绩的基础上介绍了学科馆员服务、文献情报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地球科学文化研究等业务发展情况,展现了跨入新世纪以来地质图书馆人不断探索创新、谋求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景象。
中国地质图书馆科普书吧有2000余册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类书刊,有会议室、咖啡屋,无线上网信号全覆盖。
据2024年5月图书馆官网数据,中国地质图书馆下设7个综合管理机构、11个技术业务机构。
据2024年5月图书馆官网数据,中国地质图书馆主要承担国家地质调查类项目、国家行政事业类项目、国家科技平台项目、国家基金类项目,以及政府和企事业部门和单位的相关项目。承担各类项目5项,总经费四千多万元,其中,地质调查项目3项,中国工程院项目1项,图书购置项目1项。在研项目有力地支撑了地学文献资源建设、地学情报跟踪与研究、科普与文化研究和地质调查成果管理与研究四大业务发展方向的主要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
2011年,中国地质图书馆设立馆长研究基金,通过了《编撰<中国地质图书馆珍藏文献图录>》课题,于2014年年底印刷出版。
《中国地质调查》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以“宣传地质调查重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介绍地质调查领域新发现和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探讨地质学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创新,搭建地学领域信息交流平台”为办刊宗旨,以突出反映中国地质调查取得的重大成果为目标。期刊自2021年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同时被荷兰Scopus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数据库、日本科学振兴机构数据库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科普类期刊。该刊以“宣传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地学研究成果以及自然资源人的风采及优秀文化”为办刊宗旨,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中国地质文化》以弘扬优秀地质文化,展示干部职工精神风貌,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助力新时代地质工作转型发展为宗旨,力图为地质文化的专家学者和地质工作者搭建学习、研究和展示的交流平台。内容分为“文化经纬”“学无止境”“职工风采”“文化生活”四大版块,包括本期焦点、文化活动、地质学史、文化漫谈、他山之石、书香地质、团队风采、先进人物、地质人生、家人家事、诗情画意、健康人生等10余个栏目。
《国际地学动态》旨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质调查工作重点,跟踪国际地球系统科学先进理论、前沿技术及发展动态,以及中国国内外自然资源领域的科技信息,为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提供最新、最前沿的信息,为管理决策与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服务。
《国外地质调查管理》旨在跟踪中国国外地质调查机构动态,分析中国国外地质调查工作形势,报道中国国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战略规划,研究中国国外地质调查工作组织管理、项目运行情况,了解中国国外地质调查机构的政策法规以及规范标准,探究中国国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期望对中国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和改革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地调舆情》旨在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局属单位各位领导及地勘行业单位的领导及时提供准确、有效的地质调查、地质找矿等方面的舆情信息,便于领导们及时、准确、全面、深入了解舆情动态、行业信息以及公众态度,以便及时对舆情进行调控,控制舆论导向,实现领导者与公众之间的上下沟通。该刊以周报+专报的模式,力求更好地为部局领导决策提供支撑服务。
据2024年5月图书馆官网数据,中国地质图书馆定期组织相关学术活动,涉及文献资源、知识服务、地学情报、地调科普、地球科学与文化、地调成果等领域。多次举办年度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地学文献资源宣传推广会、地质专业知识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地学情报专题研讨会、地质调查成果科普经验交流会、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年度地质调查成果管理研讨会。
2018年5月,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获“2015-2017年度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中国地质图书馆馆徽为一个圆形,内部为由书构造的地质模型和图书馆成立年份1916,外环为图书馆的中英文名称。
馆训:有馆尤贵有书,有书尤贵有用
2023年4月23日,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以“邀您读好书”为主题的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启动。
一、凭读者学生证、工作证填写办证申请卡,并加盖该单位公章后办理借书证;
二、进入阅览室、服务点须持中国地质图书馆借书证或读者有效证件,持证者须遵守中国地质图书馆借阅规则及相关规定。违反规定情节严重者,暂停读者借书证使用,待接受处理并纠正后恢复使用;
三、读者进入科普阅览室、期刊阅览室,需将随身携带的包及其它与借阅无关的物品凭有效证件免费寄放到存包处;
四、因座位有限,为保证查阅资料读者的需要,请勿带个人书籍(含从该馆借出的图书)在阅览室内自习;
五、注意仪表着装,请勿穿汗背心、趿拖鞋入馆;
六、请勿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请勿带易燃、易爆品入馆;请勿携带食品、液体物品入馆;
七、请勿在馆内娱乐和从事交易等与查阅书刊资料无关的活动;
八、请保持馆区安静,入室请将移动通讯设备置于静音状态;除特别批准外,阅览室内禁止照相、摄影(不得使用闪光灯);
九、请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中国地质图书馆各项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
有效的中国地质图书馆借书证是读者进入该馆及在馆内借阅和复制文献资料的凭证。读者进入图书馆应随身携带,并自觉接受工作人员的查验。
一、借书证办理
1 、系统内职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京直属单位的工作人员持读者工作证或单位介绍信来馆办理个人借书证。需填写“中国地质图书馆借书证登记卡”及提交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两张,图书馆给予免费办理。
2、地质大学教职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工,凭读者工作证办理个人借书证,需填写“中国地质图书馆借书证登记卡”及提交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两张,并需交纳押金100元。
3 、地质大学学生
(1)图书馆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所有在册学生提供免费办证服务。新生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统一办理,班长需按照图书馆规定填写“办证登记表”,办证时需向图书馆提交电子版及打印版,打印版要辅导员签字并加盖学院章。
(2)如有特殊情况未参加班集体统一办理借书证的同学,需提供所在院系开具的原因证明,来图书馆单独办理,需缴纳工本费10元。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人教育学院的学生凭读者学生证来馆办理个人借书证,提交一寸近期免冠照片一张,押金200元。
4 、系统外有固定单位读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以外系统有固定单位的读者办理个人借书证,需凭读者工作证、研究生证填写“中国地质图书馆借书证登记卡”,加盖该单位公章后可办理借书证,办证时交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二张及押金 200 元(离退休人员参考此执行)。
5 、其他读者
外系统公司性质的或外地来京进修学习的读者,凭个人有效证件和担保单位介绍信办理借书证,需填写“中国地质图书馆借书证登记卡”,办证时交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二张及押金 500 元。
二、借书证使用
1、读者可凭读者借书证借阅该馆1949年以后的中文书刊,以及1937年以后的西文书刊,此范围以外的书刊只可在该馆内阅览,图件、光盘等不外借。
2、借书证只限读者使用,不得转借。违反此项规定,图书馆有权扣押借书证,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停止借书1-6个月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通知读者单位。
3、借书证只可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失效。经发现读者使用过期借书证借书,该馆有权立即收回。
4、该馆图书借期30天,延期还书需缴纳过期费,中文书刊每天0.2元,外文书刊每天0.4元。图书可于到期前在网上续借,续期30天,如果有读者预约此书系统不允许续借。
5、本科生借书证允许借出图书5册,研究生借书证允许借出中心书库图书6册,开架书库图书4册,其它类型借书证允许外借图书6册。
6、无该馆借书证的读者,可凭个人身份证、工作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进入该馆进行文献的阅览及复制,不可借出图书。
三、借书证挂失和补办
1、读者应妥善保管借书证,如有遗失,需及时来馆声明,办理挂失手续。
2、挂失30天后可补办新证,需10元手续费,补办新证后,如找回旧证,应立即将旧证交还图书馆。
四、借书证注销
1、读者无论因何种原因(如工作调动、出国、毕业、休学等)离开原办证担保单位,必须在借书证有效期内还清全部借用书刊,交还借书证,完成注销手续。
2、地质大学毕业生离校时,必须还清所借图书馆全部图书,完成借书证注销手续,根据地质大学要求图书馆网上办理离校手续或在毕业生离校通知单上加盖图章。
3、提前毕业或硕、博连读的学生应及时到图书馆办理注销手续。如毕业生延期毕业,需持所在单位开具的延期毕业证明来馆办理证件延期使用手续。
1、图书借阅(二层大厅借阅台):8:00-11:30,13:00-17:00(周一至周五,周末及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
2、三层阅览室:8:00-11:30,13:00-17:00(周一至周五,周末及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
该阅览室仅提供期刊阅览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请读者预约进入。
3、二层、三层自习室:8:00-22:00(周一至周日,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
4、二层书吧:8:00-22:00(周一至周日,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
5、科技查新(206):8:00-11:30,13:00-17:00(周一至周五,周末及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
该馆闭架书库(中心书库)库藏书刊按专业学科进行布局,其所藏书、刊以地学类为主,面向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以上人员借阅服务。
一、读者可凭读者借书证借阅1949年以后的中文书刊,以及1937年以后的西文书刊,此范围以外的图书只可阅览及复制,复制费用参见《馆藏文献复制办法及收费标准》。
二、读者凭个人借书证,借阅和复制该库图书。个人借书证累计可以借阅6册图书,无证的读者可凭临时阅览证进馆,持读者有效证件(工作证、研究生证或身份证)进行阅览和复制文献。
三、借书证只限读者使用,不准转借他人或委托他人代借,可以允许代还图书。在为两院院士提供借阅服务时,可由院士出具信函及其借书证,委托他人代借书刊,或允许读者直接进入书库查阅文献,若有选借的书刊,须在借阅处办理借书手续。
四、读者所借书刊借期为30天。读者借到图书时,请仔细检查,如发现破损、缺页、圈点、污渍、水渍、缺少图书外皮等情况,请立即向工作人员声明,并请工作人员加盖印记。否则,还书时如发现上述情况,由读者自行负责,并进行相应的损赔处理。
五、为加快馆藏书刊的流通周转,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应遵守该馆图书借阅规则,按期归还所借书刊。对逾期不还者,按该馆制定的《书刊逾期归还处理办法》执行。
六、读者所借书刊,如遗失、损坏等,按该馆《书刊遗失损坏赔偿规定》处理。
图书馆馆藏书刊的遗失和损坏,是国家财产的损失,也是读者利益的损失。为了保护国家的图书财产,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地质事业的大发展服务,对读者遗失、损坏或盗窃该馆图书等情况分别做出规定。
一、遗失书刊
1、读者遗失借出书刊应立即向图书馆声明并积极寻找。在寻找不果的情况下,应以同版(或经同意后以新版)书刊进行赔偿。赔偿的书刊应满足公众使用的要求,不得出现损毁、污染等状况。另需加付 5元文献处理费用。
2、如经努力仍无法获得同版图书,须写出书面图书遗失原因,按照诀馆的下列标准进行赔偿。
3、赔偿标准
(1)1949年前的中文图书、1937年以前的外文图书刊、馆藏善本、孤本、珍本书、刊、图件等一般不外借,如有借出,最低赔偿价2000元。
(2)1950年---现在出版的图书、期刊赔偿标准:
图书原价(¥)×2+处理费(5)+保管费【(当前年-出版年)×2】
(3)单本(包括合订本)期刊,基准价格为该刊全年价格,按普通图书赔偿标准赔偿,赔偿后不得索取该年其他期的期刊。成套多卷书遗失其中一册或数册,按整套图书价格赔偿,赔偿后读者不得索取其他卷册书刊。
(4)对于无法确定原价及出版年代的图书(如油印品或其他非正式出版物)按以下标准计算赔款:
国内出版/印刷:100.00+处理费(5.00)
国外出版/印刷:1200.00+处理费(5.00)
4、逾期滞纳金、逾期滞纳金
遗失书刊应及时办理赔偿手续;如果遗失书刊已逾期,在赔偿的同时需如数缴纳逾期欠款。
5、退款
遗失的图书经赔款后,读者又找回原书的,限于赔款后一个月之内持赔款收据申请退款,此段时间按书刊过期处理,逾期不再办理退款手续。
二、损毁、污染书刊 :
1、损毁书刊
损毁是指书刊在被使用期间出现折角、卷曲、勾画、圈点、批注、涂抹、撕裂、散页、裂脊、断封、裁割等状况。
(1)书刊出现折角、卷曲,或被勾画、圈点、批注、涂抹、撕裂,但可清除、覆盖、粘合且不影响字体和图象原状的,其损坏部分按1.00元/页进行赔偿。
(2)书刊出现散页、书脊掰裂、精装封面断裂,赔偿实际发生的修复费用。
(3)书刊出现折角、卷曲,或被勾画、圈点、批注、涂抹、撕裂,不可清除、覆盖、粘合,或虽可清除、覆盖、粘合但影响字体和图象原状的,按遗失图书进行赔偿。
(4)图书被裁割(无论是整页还是一页中的部分区域)按盗窃图书进行处理,同时要求按原版书进行赔偿。
2、污染书刊
书刊的污染是指:书刊的任何部位被液体或固体物质(无论是否具有颜色、气味、毒性)所接触,以致出现异色、异味和 / 或发生皱褶或其它形变。
(1)图书被清洁饮用水(无色无味)浸染,但经处理干燥后未出现皱褶或变形的图书,其浸染部分按1.00元/页进行赔偿。
(2)图书被污染,但污渍、异味和皱褶变形经处理可被清除、覆盖,且不影响字体和图象原状的,其污染部分按2.00元/页进行赔偿。
(3)除前两条情况外的其它污染图书均按遗失图书进行赔偿。
三、借出的书刊,读者声称遗失或屡催不还者,如证实有侵吞、有意隐藏等情况时,将通知其所在单位协助解决。遗失、损坏图书后,读者拒绝或长期不赔者,该馆将通知其所在单位协助解决,以保证国家图书财产不受损失。
四、盗窃书刊者:一经发现将视其读者态度进行处理,对拒不接受批评,情节严重者,图书馆保持司法权。同时暂扣读者借书证,停止借书三个月。
一、为提高书刊的利用率,读者借出书刊应按规定期限归还,超过还书日期的,从次日起,无论自还、代还,均按逾期处理,须缴纳滞留金。
二、出现以下情况书刊按逾期处理:
1、读者还书日期如正好赶上公休日或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内,此期间内到期图书不做逾期处理,但读者必须在开馆的第一天到馆还书,超过此期限还书,图书按逾期处理。
2、读者在借书期间如因特殊情况需携带图书外出超出借书期限,应事先向馆声明,征得该馆同意。不声明者按逾期处理。
三、读者缴纳滞留金的标准:中文书刊:每册每日0.20元。 外文书刊:每册每日0.40元。 逾期超过30天者,自31天起滞留金增加一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院内
邮编:100083
驾车:行驶至北四环学院桥红绿灯后再往北直行,第一个红绿灯左拐至成府路,行驶约120米处向南拐入中国地质大学北门,进入校园即可到达图书馆。
乘车:
1)城铁五道口站下车,沿成府路由西往东方向走1500米即到。
2)86路、307路、562路、630路、690路、957快2路、成府路口西站下车,由东往西来的读者需要过马路。
3)26路、85路、运通103线、331路、375路、392路、398路、438路、478路、484路、490路、562路、632路、656路、693路、753路、810路、836路、成府路口南站下车,由南往北来的读者需要过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