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更新时间:2024-01-19 16:3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1952年11月成立的矿产地质及勘探系。1995年,原地质系、地球化学系、地质力学教研室等合并组建地球科学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有教职员工149人,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45人,博士生指导教师5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其它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2人次。

历届英才

建院(系)52年以来,先后培养本科生万余名、研究生千余人。他们中有的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或政府部门高级领导干部,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辽宁省省长张文岳、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女)、国际地科联主席张宏仁等;有的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如丁国谕、张本仁、刘宝珺、马宗晋、孙大中、欧阳自远、傅家谟、张弥曼、叶大年、秦蕴珊、李廷栋、殷鸿福、汤中立、金翔龙、马瑾、戎嘉余、钟大赉、陈旭、金振民、高山、舒德干等院士和童金南、郑建平、谢树成、刘勇胜等教授(国家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人才培养

地球科学学院是国家理科(地质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所在地。现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海洋地质四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这些学科全部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并设有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首批长江人才基金特聘教授岗位三个。建设有“湖北省地球物质与区域资源和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球表层系统重点实验室”,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共建了“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科院院士5人(殷鸿福、於崇文、张本仁、金振民、高山,)、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桑隆康)、博士生导师38人、教授和副教授85人。承担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湖北黄石、长江三峡、江西庐山等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为该校人才培养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地学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除为地球科学研究和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外,还将在资源、环境、灾害、宝玉石、地质工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国土资源规划等地学及其延伸领域中拓宽,使学生在上述部门和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及发展的能力。

科学研究

地球科学学院的地质学科是中国地质大学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地球物质科学、地球表层科学和地球动力学三大学科群的研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多年来在高分辨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微体古生物学和分子古生物学;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迁、西部地质填图;大别-苏鲁超高压带结构、组成、形成和折返机制;中国东部岩石圈结构、组成及壳幔交换;固体地球系统内广义地质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及其时空结构;长江中下游环境变迁、灾害防治、资源开发利用及国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近年来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年均科研经费到位1500余万元。每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近30篇(光盘版)被三大检索收录,共有4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Nature》杂志上发表。

专业方向

研究目标:

地球科学学院始终瞄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争取SCI论文,包括国际SCI论文达到国内地学领先水平;争取中科院院士数、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重点基金项目数达到国内地学院系领先水平;努力保持国家重点学科领先水平;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取得突破;使获国家级奖励和在国际著名刊物(如Nature)上发表的文章数领先,实现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在科学研究方面始终坚持重视人才培养,重视科研团队和科技平台建设,坚持以地球科学基础研究为重点,在学科前沿进行创新性探索,并结合国家目标和地区经济建设目标,开展资源(矿产、能源)、环境、地质灾害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

近期主攻:复杂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青藏高原南部板内造山与金属成矿大爆发;重大地质转折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晚新生代以来全球变化纪录;长江流域山-河-湖互动和湖泊湿地环境等领域。

具体研究方向:

1、岩石圈三维结构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2、造山带结构、组成、演化和动力学研究

3、生物找矿、生物选矿技术

4、区域地质调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5、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地质环境监测上的应用

6、3S(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遥感)集成技术及其应 用

7、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调查规划和开发

8、应用矿物学和宝玉石学

9、古生物化石鉴定和微体古生物化石样品处理鉴定

可从事领域:

一、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1.金属和油气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技术

2.环境地球化学可以从事以下三方面工作:

① 环境地球化学与人体健康:重点是地方病成因研究;

② 自然环境中有害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分布和迁移转化研究及防治对策;

③ 地球化学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通过系统研究1.5万年以来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预测全球未来五十年的环境变化。

二、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信息技术

1.国土资源遥感调查与信息技术;

2.城市地理信息与动态监测技术;

3.土壤侵蚀遥感与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

4.线路工程地质遥感与选线环境评价;

5.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与水利信息化建设;

6.配网地理信息系统与电力、电讯资源管理系统;

7.流域资源环境综合数据库建设与应用;

8.车载GPS与智能交通系统。

三、应用第四纪地质研究

1.地质灾害机理预测与防治:主要是区域地壳稳定性预测、大河流域防洪减灾研究、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2.国土资源规划及城乡资源环境设计;

3.岩溶地貌与旅游资源开发

四、生物找矿及生物选矿技术

五、海岸带工程地基勘查、海洋旅游资源规划、海洋砂矿勘查开发

六、危机矿山隐伏矿体的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外围找矿

七、各类石材勘查与开发利用

八、金属、非金属材料开发应用

科研成果

所授荣誉

2003年3月5日,以殷鸿福院士和杨遵仪院士为首的科研集体主持研究的中国浙江省长兴县煤山D剖面及其27c层之底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认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俗称“金钉子”。作为国际对比标准,它的确立标志着所在国的地层研究水平,为我国赢得了很高的学术荣誉。该成果被评为“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而作为国家级高科技工程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该校是教育部唯一参加此项国家级高科技工程现场科学研究的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金振民院士担任工程现场指挥部副总地质师,在钻探现场组建有现代化的“岩石物理性质实验室”。 2002年该工程被国家科技部、科技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评为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招生专业

地质学基地班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地质学专业成为全国4个地质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重点培养地球科学领域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学校对“基地班”制定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如高额奖学金、专用计算机室、享有研究生同等标准的图书阅览等待遇。其课程体系包括自然科学、地球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部分,重视培养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基地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创新型、研究型,毕业生将有90%左右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深造。通过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为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输送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理科基地实行分流—补进的动态优秀人才选拔模式,补进时在全校范围内择优选拔。

本专业学生掌握地质学的野外工作技能、物质成分分析测试技术及基本的地球科学实验和鉴定技术,具备从事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地层与古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处理等工作的基本技能。面向地矿、能源、环境等行业的教育、科研和生产部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化学、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训练,掌握野外和室内地质、环境及地球化学、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面向地矿、资源、环境、国土等行业的教育、科研和生产部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将在牢固掌握理科基础、外语、计算机技能的基础上,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资源环境规划管理的原理、方法和“3S”技术等技能。面向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环境等行业的教育、科研和生产部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将在牢固掌握理科基础、外语、计算机技能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地理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变化、人类环境特征,探索具有一定地域关系的各种要素的条件、状态构成和空间分异特征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持续发展的规律。面向地理科学研究、资源环境管理、国土规划、环境保护等行业的教育、科研和生产部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的高级人才。

地质学(地质调查)专业

专业学生具备地质学基础理论、数理基础、计算机与外语实用技能及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毕业生能成为科研机构、地勘部门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的专门人才,适应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和国家在资源、环境、灾害、国土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对地质学人才的需要。

培养基地

基础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关键是人才。为了加强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从1991年起,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分批建立了8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基地”),其中“地质学专业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我校1994年向教育部申请获准在地球科学学院建立“地质学理科基地” ,并于1995年开始招生,成为全国四个“地质学理科基地”之一。

基地班学生享有优越的学习条件:拥有以中科院院士殷鸿福、於崇文、张本仁教授为代表的师资队伍,以“ 211工程”建设实验室为依托的先进实验条件,现代化的语音视听室、微机室,资料丰富的“基地班阅览室。实行导师制和特殊的培养计划,并对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行英语教学等。

基地班的学生享有优厚的待遇:每人每年奖学金1000元;另设基地班综合测评奖学金,人均500元 ;享有与研究生同等的图书借阅资格;有享受学校设立的其他奖学金的优先条件等。

基地班的招生与毕业去向:从省、市重点中学中招收优秀保送生、提前录取、高考成绩突出 者以及在本校当年入学的优秀学生中进行“二次选拔”等方式招生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综合素质进行分流和补进。毕业生主要通过推荐免试(60%以上)或参加考试使其80%以上进入基础科学的本学科领域,或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应用科学技术领域、交叉学科领域攻读研究生学位;对少数未考取研究生的 ,妥善安排其就业,充分发挥其作用。

基地班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外语和计算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宽、热爱地球科学、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主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少而精、高层次的地学研究型人才。

现任领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