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8 13:26
中国小鲵是小鲵科小鲵属的两栖动物。体长16-20厘米,头腹面光滑,后至颈褶有一条纵肤沟;体尾背面几乎为一致的黑色或褐黑色,少数个体有1或2个黄色斑点;腹面浅褐色,有大理石黑褐色斑;头长大于头宽,吻端圆,眼小且有眼睑,鼻间距大于或等于眼间距;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相遇,无掌、遮突,颈褶不明显。
中国小鲵是一个距今3亿年的古老物种,与恐龙处于同一发展时代。1889年,一名外国人Günther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它,定名为“中国小鲵”,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被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
中国小鲵是Günther于1889年以湖北省宜昌市2号标本而命名的,此后100多年间再未发现新的标本,直到2005年王熙等在模式标本产地发现该物种的新标本,通过对新标本的形态特征的再描述;指出Günther于1889年所描述的2号标本为中国小鲵的亚成体。在这116年间(截至2005年),关于中国小鲵及其同物异名的报道较多。Pope记载了福建武夷山小鲵为中国小鲵,曾晓茂等和蔡春抹等依据此观点,对其核型和胚胎发育进行了相关研究;费梁等根据武夷山的卵袋标本特征预测其可能为一个新种,但由于尚未发现成体,其分类地位难确定,故在《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上卷)》中暂保留为中国小鲵;同时,Chang和Boring等认为浙江温岭的小鲵也应为中国小鲵;此后蔡春抹将义乌的小鲵描述为新种——义乌小鲵,并将浙江所有的小鲵归为义乌小鲵,但赵尔宓等认为义乌小鲵应是中国小鲵的同物异名;而顾辉清将浙江安吉的小鲵描述为新种——安吉小鲵。Fu等根据地理分布模式和明显的形态特征的不同将宜昌地区的小鲵订为中国小鲵,而东南部种群订为义乌小鲵。
全长165-205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85%左右。头部较大,头长大于头宽;吻端圆,无唇褶;无囟门,向后端延伸达眼球中部,内枝有齿11-15枚,外枝有齿6-9枚,左右内侧后端中线相接或相距近。躯干较短而粗壮,尾基部略圆,向后至尾末端逐渐侧扁,无背、腹鳍褶或很弱,有的个体尾末端呈刀片状。体背面皮肤光滑,眼后至颈褶有一条纵肤沟,头顶部有一“∨”形脊,肋沟11-12条,左右肋沟在腹中线相遇;头腹面光滑,颈褶不明显或略显。四肢较粗壮,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重叠2-3条肋沟之间距;掌、跖部无黑色角质层,无掌突和跖突;前足4个指,后足5个趾,第五趾短小。体尾背面几乎为一致的黑色或褐黑色,少数个体有1-2个黄色斑点;腹面浅褐色,有大理石黑褐色斑。卵粒乳黄色。
中国小鲵生活于海拔1400-1500米的山区,成鲵多栖于山间凹地水塘附近植被繁茂的次生林、杂草和灌丛内。成鲵多营陆栖生活。靠肺和湿润的皮肤交换空气呼吸, 一般靠近水源生活,以苔藓或节肢动物幼虫为食。
中国特有种,确定分布于湖北宜昌中西部。先后于20世纪30年代在福建崇安与浙江温岭有过采集报道;有报道在浙江义乌、萧山、镇海、舟山等地也有发现;由于在中国小鲵的形态学鉴定上尚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其地理分布也未有准确统计。
每年的11月和12月到水塘内交配产卵,卵袋成对沉于水底,呈“C”形,卵袋长约250毫米,直径100毫米左右,每对卵袋内含卵60-80粒。繁殖水域水质清澈,pH为7,水塘水深5-30厘米,卵袋多产在水深10厘米左右处。卵群在室内孵化和饲养四个月,亚成体全长约55毫米。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4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濒危(EN)。
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21年2月,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中国小鲵升为国家一级。
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破坏和退化,特别是由于人类住宅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