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赏析

更新时间:2023-11-08 14:21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赏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内容介绍

在我国众多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中

应该怎样继承民族服饰的优秀文化

图书摘要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当年轮不断向前滚动,我们以几乎跑步的速度向前发展时,不知有几人还能忆起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传统,不知有几人还能坚持我们血液中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的,如今民族传统的缺失甚为严重,生活中标志着民族传统的各种符号也在一天天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民族服饰就是一个佐证。由于人们的忽略,当有人来收购这些古老的服装时,当朴实的村民发现箱子底那些“没用”的衣服也可以卖钱时,这些记载着一个民族特性的精致服饰开始流失,开始在人们的记忆中被深深埋葬!一个优秀的中华民族难道要彻底丢掉过去,丢掉鲜明的个性而“泯然众人矣”吗?我们该怎么办?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积淀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然而现如今,它们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在“FETION”一词的背后,渐行渐远,几乎要被我们忘记!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每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的一切形式和表现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成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文化的发展推动民族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促进民族的繁荣,文化的落后制约民族的进步。民族文化的兴盛,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推动民族走向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衰落,则会削弱民族发展的动力。因此,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礼义之邦”而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诚信、厚仁、重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重视“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导向功能,这对于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浅、低级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

民族传统文化既是人心中的文化,也是一种“标志”文化。在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标志,而民族服饰就是其中极为鲜明极有代表性的一种。然而,正如大部分传统文化所表现的那样,我们在水泥森林中更偏爱于流行,偏爱于潮流,那份关于传统的记忆在心中越埋越深,直到彻底遗忘……

法国一家民俗博物馆的馆长近日说:“100年后,中国人要研究苗族的服饰文化,或许要到我的博物馆来研究。”

此话貌似不恭,却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存现状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些年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服饰引起了国外收藏者的兴趣,以民族服饰为对象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大量珍贵的传统民族服饰外流。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若再不引起重视,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将不复存在。

作为我国苗族服饰中最为雍容华贵,工艺最为精湛,造型最为独特,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服饰系统,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服饰被誉为苗族人民的一部“无字的史书”。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嗅觉灵敏的商人纷纷涌到黔东南的苗族山寨,劝说、利诱当地群众出售家传的各式传统服饰,然后再以高价转手卖给他人,其中最终的买家以外国人居多。法国巴黎的一家私立民俗博物馆就已经收藏了180多套苗族服饰。此外,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就有一些人先后40多趟来贵州收购苗族的刺绣。他们最后还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以后你们要研究苗族刺绣就请到我们国家来,我不收你们的门票。”

苗族服饰共有130多种款式,其中,以苗族女性穿着的百褶裙最具代表性。这种衣服图案色彩斑斓,多以刺绣、织锦、蜡染、挑花作装饰。衣裙颜色以红、蓝、黄、白、黑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的“五色衣服”的传统。服饰用料则以居住地出产的原料为主,多以棉、麻、毛等经过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而成。不同支系、不同地域的苗族人群,还依据习俗的不同,保留了各自的独特风格。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审美心理的物化,苗族服饰是一本“穿在身上的书”,是一种无声语言和标志。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苗族历史文化的成熟与极致。一部苗族的服饰史,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一部感性化了的民族文化发展史。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偏僻的山村、草原和海岛,它们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受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这种封闭式的社会环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文化特色的保存。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懂得服饰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山外人纷至沓来,他们拿着大把大把的钞票挨家挨户地收购这些物品。祖祖辈辈深居大山的苗族同胞们恍然间明白,原来这些陈旧的衣衫也可以卖钱,而且是越“旧”越值钱。于是,很多人毫不犹豫地把祖辈们压在箱底的衣服,甚至是奶奶辈的嫁衣都拿出来卖了。在他们手上,这些古老的稀世之珍最终变成了电子手表、化纤时装、塑料制品和现钞。而由于缺乏严格的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加上博物馆和政府有关部门又缺乏足够的征集经费,很难在市场博弈的平台上与外商竞争。因此,珍贵的苗族服饰就这样大量地离开了故土,流失到海外去了。

我国少数民族的衣冠服饰多彩多姿,其设计与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欣赏和研究这些民族的传统服饰,可以认识到各少数民族、各地区独特的文化风俗和历史传统。法国作家法朗士就曾经写过这样一段颇有意味的话:“如果我获准从我死后的一百年出版的那些书中进行选择,你知道我会选择什么样的书吗?在这未来的书库里,我要买的绝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书——虽然能够提起人们兴趣的还是小说。朋友,老实讲,我要买份时装报,我要看看在我死后的一个世纪里,女士们是怎样穿戴打扮的,这些服饰所提供给我的关于未来人类的信息超越了所有的哲学家、小说家、布道家和学者所能给予我的。”

事实上,以服饰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很多都是不可再生的民族财富。如果就这样放任它们大量流失,几十年后,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学者恐怕真的要到外国的博物馆去看真品了。

那么我们该怎样保护、怎样继承这些先辈遗留下的宝贵财富?大家一定都能想到利用节日。是的,那些华美的服饰可以在传统节日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要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目的,让各族各界群众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充分享受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要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组织好重要节庆活动,特别要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要积极开展传统节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使传统节日不断传承和发展。要切实加强对传统节日活动的管理和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各地运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扩大传统节日的社会影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政府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如此,民族传统、民族传统服饰定能回到人们心中,重新植根其上,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