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9 15:09
中国岩溶地质馆隶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地处桂林市七星区七星路50号,1983年开馆,占地面积3789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普及岩溶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性博物馆。
馆名由聂荣臻元帅手书,以岩溶科普、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为基本功能。展陈内容由浅入深,通过展板、标本、沙盘、模型、多媒体和视频等1000余件展品,借助“互联网+”技术,直观展现了各类岩溶科普知识,集中反映了国内外岩溶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对于普及岩溶科学知识,促进我国岩溶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馆内共有上下两层,分为寰宇地球、初识岩溶、深入岩溶世界、研究前沿、岩溶研究史和岩溶所发展历程六个展厅。
寰宇地球厅以宇宙——地球——岩石——碳酸盐岩为主线,介绍了宇宙、地球和生命的演化过程,展示了地球的圈层结构、解读了三大岩类及其循环转化,分析了碳酸盐岩形成、分类与特点。生动的3D互动地球模型、神奇的地球演化时钟、丰富的岩石和古生物标本是本厅的亮点。
初识岩溶厅旨在介绍岩溶学科基础知识,包括岩溶的由来、岩溶的发育条件、全球和中国岩溶分布、典型代表和地下岩溶形态、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等。在这里,可以了解karst从地名走向学术名词的历史、世界上不同气候带的典型岩溶景观、世界上最深、最大和最长的洞穴、石笋的古气候“年轮”、各种各样的钟乳石样品等。
深入岩溶世界厅是系统科学的岩溶学知识,包括岩溶动力学、岩溶水循环、岩溶资源与能源、岩溶生态与石漠化、岩溶工程与地质灾害、岩溶探测与监测技、岩溶测试技术、岩溶、生命与文化八个方面,系统展示了岩溶与自然环境、生命文化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关系。洛塔岩溶水系统模型、红水河梯级电站模型、塔里木油田模型、石漠化治理模型、洞穴生物与古人类实景模型、千资百态的矿物岩石标本等是本厅的主要特色。
研究前沿厅介绍了我国岩溶学的一些研究热点,包括地球岩溶关键带及其监测研究、西南岩溶地区水循环及其开发利用、水岩溶区水土漏失过程及水土保持模式、生物技术对岩溶碳循环的促进等。
岩溶研究史厅分为国外和国内研究史两个部分,以历史年代为脉络,介绍了古今中外,人类对岩溶的认识、利用和研究过程。历经初步探索与利用、岩溶现象记述和岩溶学术研究三大阶段,展示了中外典籍记录、理论发展和研究成果。岩溶所发展历程厅展示了岩溶所的成立背景、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成绩荣誉、领导关怀等,介绍了岩溶所六大支柱业务、国际岩溶中心和野外基地建设情况等。
岩溶地质馆开馆以来,已接待数十万国内各界学习参观者,以及境外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2000年被确定为“桂林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9年,被评为我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之一。每年为大中小学生进行有关岩溶主题方面的科普教育活动。近五年来,采用馆内、馆外科普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不仅提供大众参观游览,并经常在馆内学术厅举办科普讲座学习培训班,同时还走向社会,进行多方位的岩溶科普宣传活动,中央新闻媒体《走近科学》、《科技博览》等栏目亦播出过岩溶地质灾害、奇特岩溶现象的科学解读、洞穴奥秘等科普专题,可谓岩溶科普活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成效显著。中国岩溶地质馆已成为一个普及岩溶科学知识的橱窗和岩溶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1.2004年7月,桂林市育才小学参观团队:岩溶科普知识讲解。
2.2004年8月,全国地学夏令营大西营团队:参观岩溶地质馆,实地考察桂林芦笛岩和漓江,我所的科普专家对岩溶形成的地质背景等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
3.2004年8月,桂林工学院资环系学生团队:讲解了岩溶科学的各个方面,并在学术厅向学生们进行了“岩溶的形成”专题讲座,参观了我所的碳酸岩溶蚀试验室及野外科研基地。
4.2004年8月,桂林空军高炮学院四系学员团队:参观岩溶地质馆,了解岩溶地形的特点。
5.2004年9月(全国科普日),桂林市科协组织的团队:配合桂林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岩溶馆与200多市民参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科普主题活动,通过发放保护漓江、合理利用地下水、爱护我们的山川等资料,以及参观中国岩溶地质馆,使市民了解岩溶区生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
6.2005年3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团队:参观中国岩溶地质馆,与我所岩溶景观与洞穴资源研究中心的专家进行交流。
7.2005年7月,桂林灵川中学师生团队;“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是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灵川中学师生带着了解桂林、了解岩溶的目的,通过参观岩溶地质馆,观看岩溶科普短片,增加对岩溶科学知识的了解。
8.2006年10月,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署Dr.Dwight Deal一行;以 Dwight Deal 博士为团长的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署一行 18 人参观了中国岩溶地质馆。团员中有长期参与制定岩溶资源保护与岩溶知识普及国家计划的专家,如洞穴探险经验丰富,参与美国洞穴管理计划,来自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署的 Ronal Kerbo 博士。
9.2008年4月,湖南邵阳学院团队;中国岩溶地质馆是湖南邵阳学院地理系的实习基地,每年均有师生前来参观学习,师生们在这里亲身感受了岩溶奥秘,学习到许多岩溶科学知识。
10.2008年4月,广西师大、桂林工学院团队;2008年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为了提升公众对岩溶科学的认知程度,倡导地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接待了来自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工学院的硕士生、本科生组成了科普学习团队,队员们首先参观了中国岩溶地质馆,随后来到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了解开放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学术活动、仪器设备等情况,还参观了该实验室的石笋陈列室,了解利用石笋重建古环境的理论和方法。
11.2008年6月,26国农业、环保方面的官员团队:参观中国岩溶地质馆,对我国在岩溶生态保护,岩溶石漠化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12. 2010年4月22日,在中国岩溶地质馆开展了一系列第41个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活动主要分以下内容:(1)专题展览,展出“保护地球 崇尚低碳”的专题展板,以及“全球碳循环与碳汇潜力”专题展板,同时免费开放中国岩溶地质馆;(2)科普报告会,播放全球变暖科普视频,即科幻影片视频《难以忽视的真相》;(3)青少年互动,即鼓励参观者在留言区签名留言,写下观后感想。
13. 2012年4月16日-22日,岩溶地质研究所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第43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来自湖南邵阳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图书馆等单位的参观者参观了中国岩溶地质馆,了解了岩溶科普知识、地学科普知识。活动总参与人数近500人,活动效果良好。
14.2012年5月21日-25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中国岩溶地质馆对外开放,来自广西师范大学、桂林泓文学校、山东教育厅以及徐霞客协会等单位的参观者参观了中国岩溶地质馆,了解了岩溶科普知识、地学科普知识。
15.2013年4月16-23日,中国岩溶地质馆迎来了来自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和桂林芦笛岩景区管理区近200名参观者。通过参观岩溶馆藏品及图片,听取科普讲座等多种方式学习并了解了我国岩溶科学的相关科普知识。
16. 2014-2015年,中国岩溶地质馆闭馆改造。
17. 2016年4月22日,第47个世界地球日期间,来自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育才小学、桂林科普协会、北京101中学等大中小学生共计600余人,参观中国岩溶地质馆。在参观中将关心的各类岩溶洞穴科普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受益匪浅。
岩溶又称喀斯特,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特征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岩溶作用是塑造地球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之一,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地质地貌景观。
世界上岩溶分布十分广泛,面积约为22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中国岩溶面积达344万平方公里,占全球岩溶总面积的15.6%,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区之一,类型多样,景观奇特,举世罕见。岩溶研究与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涉及全球变化、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及旅游开发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走进岩溶地质馆,可以看到一尊汉白玉雕像,这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1587—1641年),他在晚年曾历时4年在中国南部岩溶区中徒步跋涉数万里,探察洞穴300余个,著有60万余字的《徐霞客游记》,最早将石灰岩景观称为“石山”,成为世界上岩溶学和洞穴学研究的先驱。
真正对岩溶进行学术研究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在奥匈帝国维也纳大学著名地质地理学家A.PENCK指导下,出现了一大批岩溶学者和研究论著,其中以J.Cvijic最为突出。19世纪未期,为修筑铁路,J.Cvijic被PENCK教授派到洛文尼亚“kras”高原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使 J.Cvijic在1893年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描写欧洲岩溶的巨著—《岩溶现象》,因当时研究论著均以德文写作,“kras”的德文版“karst”便逐渐由地名转变为岩溶学的学术名词。
进入现当代,岩溶科学发展迅速。在我国,1976年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在桂林正式建立;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在桂林正式成立。同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组织承担的“IGCP299”、“IGCP379”、“IGCP448”、“IGCP513”一系列国际地质对比计划,从“岩溶系统碳循环概念模型”到“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到“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推动了国际岩溶学科的发展。
岩溶地质馆馆内以大量图文展板、实物标本、3D模型、互动游戏以及科普动画等形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微信和语音自助导览,直观展现了岩溶这一特殊的地质地貌景观的成因机理、分布区域、岩溶形态与典型景观、岩溶动力、岩溶资源环境、岩溶历程和前沿等内容,对普及岩溶科学知识,促进我国岩溶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