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02 23:14
中国影戏,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之一。因流行地域不同而称呼各异。北京称皮影,河北一带称滦州影,四川、青海称灯影戏、京灯影,山东称驴皮影,山西称纸窗影、纱窗影,陕西、甘肃、湖南等地称影子戏、灯调,东北一带称边外影、照条儿,福建、台湾称皮猴戏、皮戏,广东称纸影戏、盏灯戏,湖北称皮影子戏,云南称灯影子、皮人戏、靠子等。
包括手影戏、纸影戏、皮影戏、大影戏、乔影戏等。
手影戏为人手辅以简单道具投影表演造型与短剧,是最古老的影戏。大影戏有两说,一是以人体投影的造型艺术,二是以大型影偶做戏。
乔影戏是含有滑稽内容的影戏。
纸影戏和皮影戏是用纸或兽皮雕镂成人物或动物形象,以灯光映于帷幕表演故事。其中皮影戏发展至现在已成为中国影戏的主要表演形式,因此常以皮影戏统称影戏。
中国影戏历史悠久,但由于素来不被正统学者重视,唐宋以前少有典籍记载。关于中国影戏的起源有五种意见:一为周代说,二为汉代说,三为唐五代说,四为宋代说,五为外来说。周代说属推测猜想,既无记载,又无考古佐证;汉代说,虽自宋代就有人持此说,但无可靠证据;北宋时影戏已有不同的表演形式以及专业艺人,显然已经成熟,不是源起;唐、五代说,较合情理。
《隋书·五行志》载隋炀帝大业九年,唐县人宋子贤“善为幻术”,常取光弄影,“变作佛形”,因而“远近惑信”,聚数千百人。此虽非真正的影戏,但为影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至于外来说,则属不清楚中国影戏传统的少数学者之见。成熟时期 中国影戏在宋代进入成熟时期。其与说唱艺术结合,能够演出复杂的烟粉、灵怪、传奇和历史故事,如三国纷争之类。
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影戏”条记载了宋仁宗朝(1023~1063)就有人以影人表演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三国戏”至今是影戏较难演的剧目,宋时能演此类节目,说明操纵技巧相当成熟。据宋人记载“影戏的话本与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都城纪胜》)。
影戏到宋代已发展为不同的种类。以表演材质分,有手影戏、纸影戏、皮影戏三种。前者借光以十指弄影,起源古老,至宋代正式成为“瓦舍众伎”之一种。
南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列举瓦舍众伎时,就有手影戏。洪迈《夷坚志·夷坚三志》辛卷第三“普照明颠”条,曾描写过宋代手影戏演出形式:“华亭县普照寺僧惠明者……尝遇手影戏者,人请之占颂,即把笔书云:‘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后两者在宋人文献中多有记载,尤详于纸影戏向皮影戏演变的过程。《都城纪胜》中“瓦舍众伎”条说:“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后用彩色装皮为之。”
《梦粱录》曰:“更有弄影者,原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以表演形式分,则有大、中、小和乔影戏等。元明清时代,伴随着戏曲的繁兴,影戏亦得到发展与繁荣。凡有地方戏的地方,几乎都有相应的影戏。
人们通常以大戏与小戏区别地方戏与影戏。影戏因其成本低、行动灵活,以及精绝的耍弄技巧,而在海内外广为传播。生于元末的瞿佑(1341~1427)就有题为《影戏》的诗:“灯火光中夜漏迟,风轮旋转竞奔驰。过来有迹人争睹,散去无声鬼不知。”明人徐渭则有一首《做灯影》的灯谜词:“做得好,又要遮得好。一般也号子弟兵,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由此可见当时影戏在民间的普及。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影戏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顾颉刚是最早介绍滦州皮影的学者。
他在发表于《文史》杂志的《中国影戏略中及其现状》一文中将皮影分为七类:一为陕西,二为川滇,三为河南、山西及河北西部,四为河北东部及东北各地,五为山东,六为江、浙、闽三省皮影,七为广东纸影。常任侠从南影、北影两大支分论之。
美籍华人学者秦振安以潮州影、四川影、滦州影三大派论之。江玉祥在经过专题研究和实地调查后,在其1992年出版的《中国影戏》中提出七大影系:秦晋影系、滦州影系、山东影系、杭州影系、川鄂滇影系、湘赣影系、潮州影系,基本涵括了流布于各省的影戏。
各地影偶的操纵方法各不相同。他们各逞奇技,把影偶操纵得如活人一般,纵马扎枪,劈刀舞剑,腾云驾雾,做出许多人戏难能的技巧。唱腔更是异彩纷呈,如四川灯影戏,吸收了川剧昆、高、胡、弹、灯五腔;陕西皮影戏唱腔多达十余种,除老腔、碗碗腔(亦称时腔)、阿宫腔、弦板腔及秦腔等主要声腔外,各地又有特色声腔;滦州影戏,据说明代是手敲木鱼颂唱影经宝卷,后杂收弋阳腔,清代吸收昆曲,道光年间,随乐亭影戏的兴盛,形成独特的滦州调,或称乐亭影唱腔。滦州影伴奏乐器较全,有鼓、锣、大锣、大鼓、大钹、小钹、横笛、手板、唢呐、月琴、四股弦子、南弦子等,唱文格式则有三字经、五字锦、六字头、七字赋、十字句、硬唱、反三七,数板等十几种。
乐亭影戏音乐丰富多彩,是民族音乐的一份珍贵宝藏。20世纪90年代,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研究专著《乐亭影戏音乐概论》。晋中的孝义素有“皮影之乡”的盛誉,当地群众流传着“过节听不上碗碗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开年看几眼纱窗戏,一年和老婆不生气”。精巧的皮影雕刻艺术,是民俗文化的珍贵财富。藏有中国皮影作品3 250余件的德国奥芬巴赫市皮革艺术博物馆,曾专门到中国聘请专家鉴定藏品。
清末民初创造了大量影卷,估计有数千万字之多,是尚待开发研究的一份民俗文化宝藏。传统影戏多是连台本故事,像《火焰驹》、《万仙阵》等多达120多本,在农闲时可演出长达2~3个月。
皮影戏因是通过光影展现,能够营造出超过人戏舞台和木偶戏的独特艺术效果:
①行车走马,庭院殿堂,精雕细刻,生动逼真,是人戏舞台和木偶戏舞台难以企及的。如《诸葛亮吊孝》中周瑜的灵棚,起脊,席纹纹理细致,清晰可见。花轿战马,缨络鞍鞯,道具摆设刻得特别讲究,仅座椅一项就有金蛟椅、虎皮椅、太师椅、木椅、藤椅等多种,非一般舞台可见,可谓精巧真实,增强了戏剧效果。
②腾云驾雾、龙游虎奔,生动巧妙。七十二变转瞬即现。戏曲演员要通过许多舞姿身段才能象征表现的腾云驾雾,皮影戏中,把影人提起,再加上一片彩云,立刻驾云而去。孙悟空的变化,也真能像文学描写一样:摇身一变,即可出现。
③神仙斗宝、赤身露体,变化神奇,更是其他戏剧难得的效果。以《混元盒》为例,戏曲和皮影戏皆有演出,皮影戏的神仙斗宝,妖怪变幻就生动出奇,引人入胜。四川影戏《雷峰塔》中“打罗汉”表现青儿利用缴获的人种袋与众罗汉斗法,人种袋抛入空中,瞬息变大,把龙虎收入袋中,又追众罗汉。从袋中伸出一双大手,把波丝和尚抓入,众罗汉拽住波丝的脚往外拉,此场极为动人,每演至此总博得观众哄堂笑声。其效果是皮影戏舞台特有的。人种袋贴近影幕则变小,离开即变大,显示了宝器的变幻之能。作为中国一门古老而又极有特色的艺术,皮影戏受到各国朋友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