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

更新时间:2024-01-12 14:46

“中国故事”是中信出版社重点打造的非虚构类纯电子书(E-only)品牌,于2013年9月在北京国际书展期间首次亮相,并同时在亚马逊多看豆瓣拇指阅读掌阅等电子书平台上进行销售

筹划缘起

2013年是数字出版蓬勃发展的一年,kindle设备入华,移动阅读成为主流。2014年数字阅读市场(严肃阅读、不包括原创文学)预计将达到10亿,按照美国的市场规模,这一市场预计将在三年内达到100亿。阅读是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的两大行为之一,因此数字阅读将会覆盖更大阅读人群,市场容量将会大大超越出版范畴。

另一方面,电子书市场缺少很好的数字阅读产品来匹配市场环境,国内优秀的原创非虚构作品缺少一个理想的出版平台,中信出版社和业内领先的移动互联公司达成共识:数字阅读不是纸书的电子化,而是立足社会化平台引爆热点、基于大数据分析推送内容和阅读服务的新模式。为了应对这一未来变化,中信出版社在2013年9月率先推出纯电子书(E-only)品牌“中国故事”。

定位

立足平台提供阅读服务

中信出版社推出电子书,首先解决的是平台问题。与业内领先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合作,能够让读者更多感受到人文与科学的结合。

数字阅读不是纸书的电子化,而是立足于社会平台引爆热点,基于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内容推送,并提供阅读服务的新模式。这种认识与传统编辑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这种认识更多来自技术元素,从技术角度考虑如何引爆创作市场,并且通过新型服务,数据推送,数据分析,消费者阅读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主旨

推动数字时代的汉语写作

“中国故事”以非虚构写作为特色,关注中国转型期人们的思想与生活,情感与工作,命运与盼望,从而推动数字时代的汉语写作。

命名

通过故事沟通彼此

世界是由无数的故事交织而成的,无数个故事一起推动世界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通过这种生生不息的故事,人们找到了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和理性,哲学和方法。所以,故事是世界通用的语言,用这样真实的故事把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们穿插起来,看见彼此。“中国故事”系列希望能够用故事来沟通彼此,实现读者与读者之间心灵和思想的交汇,也能够通过故事跨越文化、地域之间的差异,让大家实现心灵沟通和相互理解。

内容

记录名家,反映大众

从内容上讲,一方面记录的是名家的创作。名家即在社会上对大众、对读者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人,或者是思想、智慧、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具有前沿性认知的、能吸引大众眼光的人。这部分人是“中国故事”的有效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记录普通人的生活。记录从先前到现在社会的发展,记录中国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面貌、不同的思想面貌、不同的时政热点和有代表性的人、事、物。这部分是“中国故事”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创作来源

作者原创+媒体合作

“中国故事”的作者更多的是传统作者,包括专栏作家和纸书的写作者,如冯唐、阎连科;也包括研究人员和专家学者,如许纪霖、何帆等思想领域和学术领域的大家;还有来往于两岸三地海外作者、香港作者,如马家辉;他们都是“中国故事”的作者。

“中国故事”的创作来源一部分是优秀的合作媒体,包括《人物》财新网,腾讯网大家栏目、《中国经营报》等,在过去很多年以来这些优秀的媒体基于他们的视角进行社会观察和展望。

品牌推广

渠道、宣传、三个圈子

“中国故事”上市之后三个月内,收益超出预期,在销售和口碑上都赢得了渠道和用户的欢迎。“中国故事”目前位列亚马逊kindle销售排行榜第一位。冯唐的《小通鉴》上市10天已经冲到了亚马逊的搜索排行榜第一名,现在仍在前100位。

三年内,“中国故事”的品牌传播途径将形成三个圈子:第一个圈子是作者群,意见领袖和主流媒体为核心的内容和话题产生圈,第二个圈子是以机场书店、主流数字阅读销售平台为核心的用户圈,第三个圈子就是以社会化网络、阅读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服务增值圈,中信出版社将把这三个圈合并一起,形成一个从创作到宣传到销售再到反馈,并加上分析的不断循环的闭合的圈。通过分析,给读者推出更多有价值的,符合需求的阅读服务。

部分目录

《小通鉴》冯唐

《大脚印儿》关军

《美剧启示录》周黎明

《何伟,再见涪陵》刘晋锋

《正确先生白岩松》张卓林天宏

《天才的出走》蒋方舟

《我们的1978》梁晓声等

《他们在岛屿生活》房慧真

人生有何意义》胡适

《新欧洲旧欧洲》周宁

《在正确与正确之间》郑也夫贾樟柯等

《相亲记》李天田

太平轮一九四九》张伟赵涵漠

《比死亡更久远》张伟赵涵漠

《李玫瑾: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蒋明倬

《诗人之死》雪汗青

《在印度相遇》曹可臻李国卿

《大佬的夜宴:陈惠敏的“面子”人生》陈光之杨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