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理论学会

更新时间:2024-01-25 13:55

中国民族理论学会(英文名:Chinese Association of Ethnic Theory Research)是唯一全国性的民族理论研究学术团体,成立于1979年5月。

发展历史

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原称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成立于1979年5月,为中国民族团体联合会成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民族研究所代管,主要日常工作依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理论研究室。1990年成为国家一级学术团体,改称为中国民族理论学会,是唯一全国性的民族理论研究学术团体,主要为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部门或高校的民族工作者或专家学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学会会员人数经常保持在200—300人之间,学会活动较多,总共主办或与民族地区合办30多次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学术研讨活动。历次学术研讨会均围绕民族工作中最主要、最紧迫的问题展开,讨论民族理论和现实民族工作中的最前沿问题,推动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学会曾从198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陆续聘请了20余位从事民族工作的老同志担任顾问,并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民族工作的意见建议,曾召集过十一次顾问座谈会,上报有关民族政策的意见建议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由于会议紧密结合执政党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少数民族发展和民族地区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对促进民族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要职责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与政策;着重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问题;注意研究外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和经验;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党和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法律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

(二)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办好会刊《民族理论研究》,努力探讨新问题,健全民族理论学科体系,推动民族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三)加强同有关学科和民族工作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四)努力开展同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有关学术团体和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五)扩大和发展学会组织,同会员密切联系,向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

(六)积极开展民族理论教学、研究人员和民族工作者的培训工作;加强对青年民族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培养指导,扩大发展研究队伍。

理事成员

杨静仁、布赫等老一代民族工作者曾担任本会名誉会长,牙含章、伍精华、牟本理先后担任本会会长,副会长则来自于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民委、国家民委、中央党校、北京市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中央民族大学和部分外省市有关单位,常务副会长主持日常工作,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理论研究室负责人出任,学会办公室设在民族理论研究室,并且该室工作人员担任副秘书长一职,以推动学会活动。

历届常务副会长: 王希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理论室主任,研究员; 果洪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严雄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组织刊物

学会成立后,除组织召开学术讨论会等活动外,还曾编有内部刊物《民族理论研究通讯》(季刊),成为当时相关学者讨论问题的重要学术平台,共出刊60余期,后因多种原因停刊。

所获荣誉

2021年3月3日,民政部公布2019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中国民族理论学会评估等级为3A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