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5 11:54
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China Meteor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stitute)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2020年6月共同组建的国内第一个气象与旅游跨界融合的协同创新研究平台。
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CMTD)系统深入研究“旅游+气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策路径,探索新型现代气象旅游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模式和办法,促进气象旅游气象保障服务水平提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将面向全国各级政府、社会、企业、旅游景点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是国内、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型的高端智库平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做好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加快科技创新,进一步推动气象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6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共同成立“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是国内第一个气象与旅游跨界融合的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对加快我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2022年8月1日,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气象旅游资源研究与开发中心揭牌仪式在安徽省院士大厦院士报告厅举行。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所长,合肥市蜀山区文旅局局长,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安徽中凯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科天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等领导出席仪式。气象旅游资源研究与开发中心是依托安徽中科天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是为进一步强化对气象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更好地发挥气象资源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地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5月31日至6月1日,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茂名市人民政府协办的风云际会·中国气象服务协会2022—2023年会气候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广东茂名召开。会上,《天然氧吧景区质量要求与评定》团体标准正式启动,“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南海分院”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CMTD)依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建设“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协同研究平台,就气象与旅游融合发展理论体系、中国天然氧吧等已创建品牌绩效评价、国家气象公园品牌建设理论与实践、气候康养地品牌建设理论与实践、极端天气对旅游公共安全的影响等研究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CMTD),充分发挥局、校、社会组织等各方优势,不断挖掘合作空间、扩大开放合作力度,创新研究体制机制,集聚创新研究团队,形成创新研究氛围,探索前沿创新领域,巩固创新合作成果,培养跨界创新人才,提升创新合作层次,力争建设成为中国气象与旅游融合创新研究的重要学术高地。
院长:黄萍 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11月8日至9日,“首届中国气象旅游发展会议——气象赋能生态旅游”在四川省甘孜州海螺沟景区召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孙健、四川省气象局一级巡视员马力出席会议。会议以“气象赋能生态旅游”为主题,旨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聚焦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如何让气象为生态旅游赋能,推动中国气象旅游发展创新理论和实践研究。全国8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外知名的气象、旅游、生态等领域专家学者为气象旅游发展献计献策,举行了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海螺沟研究基地签约及揭牌仪式。
本次会议是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举办的首届中国气象旅游发展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气象资源已经成为增加旅游产业附加值的一项核心资源。将持续依托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探索前沿创新领域,巩固创新合作成果,培养跨界创新人才,提升创新合作层次,后续将就气象+旅游科学研究,业务服务、效益挖掘等开展更多相关工作,力争建设成为中国气象与旅游融合创新研究的重要学术高地,赋能生态旅游发展。
11月24日,2020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发布会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举行。会上,《2020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正式发布。《2020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是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及携程集团联合发布,以2016-2019年创建并复查合格的114家中国天然氧吧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品牌效益表现、旅游热度、游客需求、舆情等方面进行了数据分析,并重点关注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游客行为特征。本次《2020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首次发布了中国天然氧吧品牌效益指数,该指数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大维度,综合评价创建地区的中国天然氧吧品牌效益表现。在综合效益指数Top20榜单中,福建武平、河南卢氏、江西德兴、四川沐川获得了效益指数5颗星;云南镇沅县、屏边县、双柏县获得效益指数4颗星。除综合效益指数外,《2020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还发布了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指数。而经济效益榜单Top10显示,各地成为氧吧后,年旅游人数平均增长了35%、年旅游收入平均增长了41%。《2020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同时发布了中国天然氧吧旅游热度榜,并分析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游客行为特征。从地域分布来看,人气十强氧吧中有9家位于江南地区。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携程研究院权威发布了《2021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对2016~2020年授予并保持称号的193家“中国天然氧吧”地区的生态资源画像、品牌效益表现、旅游及消费行为特征、公众舆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排名,北京市密云区等56个地区获得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到2021年底,全国共有249个中国天然氧吧地区,覆盖27个省(区、市)。通过“中国天然氧吧”品牌应用挖掘了生态旅游气候资源,实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中国天然氧吧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标志首批品牌之一,通过挖掘高质量的生态旅游气候资源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是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一项创新举措。2018年被写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被列入第二批全国创建示范活动保留项目目录。
2023年3月15日至17日,第四届氧吧产业发展大会暨2022年度“中国天然氧吧”媒体推介会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举办。大会现场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中指出,81%中国天然氧吧气候舒适月数达6个月及以上,98%的天然氧吧地区森林覆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老牌天然氧吧综合效益表现亮眼,81%的天然氧吧地区旅游收入实现正增长,以生态项目引入投资,促进了旅游经济复苏发展。会上,举行了“2023氧吧民宿提升计划”、2022年“气候好产品”认证发布会。
中国天然氧吧综合传播热度TOP10中,不同年份获评的中国天然氧吧分布较为均匀,2016年和2021年获评氧吧各上榜1家,2018年和2020年获评氧吧各上榜3家,2019年获评氧吧各上榜2家。旅游目的地氧吧和景区型氧吧地区总体成绩优异。
2023年12月19日,在第二届中国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气象旅游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由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发布,选取了60个具有特色气象旅游资源的主要城市作为样本,从气象旅游资源、游客与产业经济、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性、气候适宜度五个维度出发,设立25个细分指标对样本城市进行科学、综合的分析评价。
浙江省杭州市、山东省青岛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贵州省铜仁市、山东省烟台市、云南省昆明市、辽宁省大连市、河北省承德市、贵州省贵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等10个城市成为新晋的2023年“气象旅游城市”。广东省茂名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四川省雅安市、云南省普洱市、海南省三亚市、安徽省黄山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浙江省丽水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山西省临汾市、黑龙江省伊春市、陕西省商洛市、安徽省宣城市、北京密云区等20个城市入选“特色气象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