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29 16:22
《中国电影批评史》是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欧阳宏生 。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梳理中国电视批评史的书籍,具有一定的补缺意义。全书对中国电视自诞生以来的批评进行了全面概览,分为萌芽初创时期(1958-1978)、起步发展时期(1979-1985)、拓展建构时期(1986-1992)、理论自觉时期(1993-1999)、多元化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港台电视批评等六个部分,对各个时期的批评形态、特征、文本、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分析,脉络清晰,资料翔实,论证有力,从中既可以获知半个世纪以来电视学术水平和技术的发展,也可以探知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对相关专业学生了解电视批评史、写作电视批评具有较大的助益,对相关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欧阳宏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全国首届“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先后在地方和中央电视媒体工作,2001年引进调人四川大学,次年开始指导广播影视专业博士生现担任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多年来被聘请为国家政府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委及召集人,中国电视艺术金鹰奖、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国际纪录片金熊猫奖等评委发表学术论文190多篇,出版《电视批评论》《电视文化学》《中国电视批评史》等10多部著作,主编两部国家重点规划教材,主持13项国家重点、一般及部省级课题有10项社科成果获国家、省政府奖励,同时,还担任多所重点大学兼职教授、中央电视台客座研究员、多家卫视台顾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多家学术期刊编委。
绪论
第一编 萌芽初创时期(1958-1978)
第一章 中国电视批评诞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电视机构建设
第二节 缺乏电视传播特性的节目形态
第二章 萌芽初创时期的电视批评
第一节 政治意识形态化的批评理念
第二节 萌芽时期的电视批评实践
第三节 早期电视批评的主体构成与表现形态
第四节 萌芽初创时期电视批评的特征及代表人物
第二编 起步发展时期(1979-1985)
第三章 历史审美批评理念的确立
第一节 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电视批评的发展背景
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与艺术审美批评的结合
第四章 起步发展时期的电视批评实践
第一节 电视批评主体的专业化与多样化
第二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复兴与发展
第三节 电视新闻形态的演变与批评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电视专题类节目批评的展开
第五节 电视广告的出现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六节 起步发展时期电视批评的特征及代表人物
第三编 拓展建构时期(1986-1992)
第五章 美学本体批评理念的继续发展
第一节 电视批评理论视野拓展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电视美学本体批评理念的反思与深化
第三节 电视美学本体批评的视域拓展
第六章 拓展建构时期的电视批评实践
第一节 批评氛围的建构与批评话语的实践
第二节 电视剧批评的体系化发展
第三节 电视新闻批评的深化
第四节 电视专题类节目批评的活跃
第五节 其他电视批评活动的展开
第六节 拓展建构时期电视批评的特征及代表人物
第四编 理论自觉时期(1993-1999)
第七章 文化批评与市场理念的兴起
第一节 社会语境的变迁与管理体制的变革
第二节 批评话语的演变
第三节 批评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
第四节 批评形态的新发展
第八章 理论自觉时期的电视批评实践
第一节 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的扩展
第二节 电视剧批评市场化和艺术化的双重导向
第三节 电视文艺其他节目形态批评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电视新闻批评的发展
第五节 电视专题类节目批评的发展
第六节 电视广告批评的多向度发展
第七节 理论自觉时期电视批评的特征及代表人物
第五编 多元化发展时期(2000- )
第九章 产业化理念的确定与多元化批评的发展
第一节 广电管理体制的产业化变革
第二节 电视批评的路径分化与多元发展
第三节 21世纪电视批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十章 21世纪以来电视批评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 批评主体与批评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 电视剧批评的发展及其文化产业意识的加强
第三节 电视综艺类节目批评的视域拓展
第四节 电视新闻批评的时代变革
第五节 电视专题类节目批评的深化
第六节 电视广告与新媒体批评的发展
第七节 多元化发展时期电视批评的特征及代表人物
第六编 港澳台电视批评
第十一章 港澳台电视批评发展背景
第一节 港澳台电视批评的文化语境
第二节 港澳台电视发展概况
第三节 港澳台电视文化特色
第十二章 港澳台电视批评概述
第一节 主体意识逐步自觉的香港电视批评
第二节 与社会民主运动呼应的台湾电视批评
第三节 有待发展的澳门电视批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