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0 16:1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at Karamay),简称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位于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市,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一个校区,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中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学校一校两地办学,北京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占地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被誉为“石油之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占地7000余亩。
1953,成立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学院。
1960,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69,学校迁址山东东营胜利油日。
20世纪60年代,学校成为全国64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1981年,在北京石油学院源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更名“石油大学”,校本部设在北京,由石油大学(北京)和石油大学(华东)两部分组成。
1989年,学校更名“石油大学”,在北京恢复招收本科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进入国象“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
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直属,同年,学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5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
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6年,校区首批本科生入学。
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体现了对学校办学追求和育人成效的肯定。
2022年,学校进入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2023年,教育部与五大能源企业共建中国石油大学。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4年5月最新数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下设7个学院,开设24个本科专业。学科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3年6月最新数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5个。“十四五”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2个“双一流”学科,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4年5月最新数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现有教职工633人,其中来自教育部19所对口支援高校教师155人;专任教师476人,高级职称占比53.4%,博士占比53.7%。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3人,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9人,自治区天山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各级各类人才项目称号达到123人次。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4年5月最新数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校区依托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面向自治区能源领域发展需求和“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布局了“双一流”学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依托对口支援“19+1”共建平台全面推进西部地区人才紧缺专业发展,打造优势学科专业集群,现有本科专业24个,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入选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2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5门。
校区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价值理念引导毕业生在西部基层建功立业,历届毕业生中有1/3学生升学,近1/3留在新疆就业。
截至2020年7月,校区有15个实验教学中心和59个教学实验室,29幢实训厂房和4个室外实训场地。校区共享北京本部和15所对口支援高校一流师资,拥有10个科研实验室(含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15个实验教学中心和59个教学实验室,29幢实训厂房和4个室外实训场地等国际一流实训与创新基地,1个西部一流水平图书馆以及电子图书、科研数据库等资源。
截至2022年5月,校区共承担科研项目434项,近5年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5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中屡获佳绩;校区学生在学科竞赛上先后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320项(国际6项、国家级48项)。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3年12月最新数据,校区与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61个稳定、优质的企业工程实践平台,累计聘用353名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获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3项、新文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2项,努力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示范区。
2023年5月24日,校区石油学院党委书记田守嶒带队赴新疆贝肯能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座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3年6月22号最新数据,校区与北京校本部建立了学生交流学习机制,对于两校区均开设的专业,校区选派学生前往校本部交流学习。校区已累计派出241名学生赴校本部交流学习。
校区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1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合作,共享教育资源。部分高校向校区提供一定数量的交换生名额,交流学习时长一年,校区已累计派出273名学生赴合作高校交流学习。
学校国际交流项目有联合培养、交换公派、短期交流等不同的模式,合作高校包括密苏里科技大学、斯旺西大学、邓迪大学、滑铁卢大学、太华大学、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托木斯克理工大学。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4年5月最新数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落地建设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校企共建油气资源与工程联合研究院、非常规油气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西北研究中心、新疆多介质管道安全输送重点实验室,加快科研团队培育,近年来科研能力进步显著,获批首个国家级重大项目、首个省部级创新团队。校级科研实验室2个。拥有10个科研实验室(含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15个实验教学中心和59个教学实验室,29幢实训厂房和4个室外实训场地等国际一流实训与创新基地。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4年5月最新数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聚焦国家油气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围绕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有组织科研,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0年2月20号最新数据,馆内空间设置有各类阅览区11个。其中,一层为考研自习室和电子阅览室,二层为油气能源阅览区、计算机信息技术阅览区、期刊阅览区,三层为社会科学书库;四层为自然科学书库,五层暂为自习区,六层留作后续发展空间。
图书馆有各类阅览座位2800多个、读者研修间18个、大型会议室4个、主题活动室4个、专家工作室6间、静音舱12个、朗读亭1个,尽力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个性化学习和研究环境的需求; 建设了RFID自助借阅服务系统、自助文印系统、自助座位系统、研讨间自助预约系统等,为读者提供自助式服务。图书馆“湖畔书吧”已经建成,为读者提供休闲式、沙龙式的阅览空间。
现有纸质图书31万册(含共享图书),期刊杂志300多种。电子资源与校本部完全实现共建共享,共有各类型、各专业的电子资源数据库92个。图书馆还建设了学位论文系统、校区机构知识库系统,开展具有校区特色的文献资源收藏。
校区档案馆负责全校区各单位立卷归档的监督指导和档案材料的接收、整理、保管、借阅、统计、鉴定、销毁和提供利用工作。根据校区特色,档案馆集中统一保管党群、行政、教学、科研、产品、基建、设备、出版物、外事、财会等各门类档案,此外,还收藏和保管校区的照片、声像等档案。
校区档案馆位于J1-I-205、J1-I-213,采用办公、库房、阅览室三分开模式。
截至2022年4月,档案馆建设有档案库房一间,密集档案柜294组,可容纳档案8万多卷。
校区档案馆面向学校和社会服务,服务主要包括查借阅档案、开具证明、成绩办理、寄存档案等。
2024年4月12日下午,克拉玛依市委党校与天山研究院共建《克拉玛依学刊》签约仪式在克拉玛依市委党校举行。刘坚表示《克拉玛依学刊》是克拉玛依市传播党的声音、弘扬党的精神、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阵地。
学校校徽由徽标和徽章组成。徽标为圆形,图案是中文校名(标准字体)、英文校名(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环绕汉字“中”的变体与学校英文简称“CUP”所构成的两个循环汇聚的油滴及建校时间。徽章为徽标图案的圆形证章,教职工徽章以红色为底,图案为金色;学生徽章以白色为底,图案为红色;校友徽章为通体金色。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中国红旗帜,旗面正中由上至下依次是白色的学校徽标、中文校名(标准字体)、英文校名。
厚积薄发,开物成务。
“厚积薄发”出自苏轼《杂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开物成务”语出《周易:系辞上》,意为“开通万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务”。校训所表达的内涵是:学校以及一代代石大人坚守家国情怀,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积蓄前进力量、积累智慧学识,涵育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以实学为务,开发能源,造福于民,成就功业,为成就国家现代化建设伟业和人类社会和谐进步做出贡献。
学校校歌为《我为祖国献石油》(薛柱国作词、秦咏诚作曲)。
大庆油田文工队的薛柱国于1964年初创作的诗歌《我为祖国献石油》。1964年3月,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秦咏诚到铁人王进喜的钻井队体验生活,为《我为祖国献石油》谱曲。《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简洁朴素,旋律雄壮豪迈,表达了石油人艰苦奋斗、奉献国家的雄心壮志和崇高抱负,激励着一代代石油人,投身祖国石油工业建设。
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艰苦奋斗指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为学为师、立德立言。
立德:指推行德政;立言:著书立说。指树立有益于民的政教措施作为后世的典范并流传后世。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勤奋指不懈地努力(工作或学习);严谨指严密谨慎;求实指讲求实际;创新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学校校庆日为10月1日,校友返校日为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校区学生会是在校区党委和克拉玛依市学联领导下,校区团委指导、帮助下开展工作的全校性学生自治组织,是克拉玛依校区成立最早的学生组织,也是举办校区内各大文体类活动以及承办校级相关活动的组织。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1年9月4号最新数据,校区学生会内设主席团及六个部门,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发挥服务学生的功能,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3年6月22号最新数据,校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拥有大学生艺术团、新媒体中心、中石大艺传媒、国旗仪仗队、心语社、机器人协会、飞扬球社、国风社、街舞社、突客棋社、推理社、轮滑社、E研社等20余个校级学生社团。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3年6月22号最新数据,校园有学生餐厅3个,餐厅出售川、陕、东北、新疆等地的特色美食,能够满足不同地域学生的就餐需求。同时,校区拥有2个大型综合商超,含超市、打印、小吃、理发、饮品、配镜等多种业态,保障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
校区学生宿舍四人一间,上床下桌,宿舍配有空调及地暖,环境舒适温馨。每4-6个宿舍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设有客厅式公共活动区域及单独的卫生间、洗澡间、洗间。每栋宿舍楼均有洗衣房和饮水间。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官网2024年5月最新数据,北京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占地700余亩; 在校生总数1.8万余人,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1:1。截至2024年3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研究生7200余人,博士研究生2100余人,学历留学生650余人。
截至2024年5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 学校设有16个学院以及1个直属研究院,设置了26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学科布局涵盖了理、工、经、管、文、法、教7个学科门类。在油气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形成明显优势,在碳中和工程与技术、油气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布局清洁低碳智能学科群。工程学、化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8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地球科学进入1%。
“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全国党建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特色项目,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特等奖,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项目8项,连续获评“首都文明校园”称号。已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奖18项,省部科技奖励155项,社会科技奖励683项。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2024年5月最新数据,克拉玛依校区位于被誉为“石油之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占地70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在校生约有7500人,教职工633人,其中来自教育部19所对口支援高校教师155人;专任教师476人,高级职称占比53.4%,博士占比53.7%。设有本科专业24个,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入选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2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5门。校区办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校区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价值理念引导毕业生在西部基层建功立业,历届毕业生中有1/3学生升学,近1/3留在新疆就业。
校区传承学校70余年的深厚办学积淀,立足地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在学校“一校两区多点”办学新格局下,着眼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建设规划等方面与校本部差异化融合发展。
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在第五届全国高校“联盟杯”互联网+虚拟仿真经营大赛获得最佳组织奖。
2022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组织完成的“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新时代西部高质量高等教育办学实践”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