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30 19: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二级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1969年学校迁至山东,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炼制系;1988年成立石油大学(北京)化工系,1991年更名为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部;2003年更名为石油大学(北京)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4月,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2019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
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成立。
1969年,学校迁至山东,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炼制系。
1988年,成立石油大学(北京)化工系。
1991年,更名为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部。
2003年,更名为石油大学(北京)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0年4月,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
2019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
截至2017年9月,学院下设4个系和4个专业。
系:化学工程系、化学工艺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能源与催化工程系
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环境科学
截至2017年9月,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领域。学院拥有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
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B-。
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生物化工、环境化工、环境科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领域: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化学工艺
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工业催化
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截至2017年9月,学院有教师113人,其中正高33人,副高35人,具有博士学位专职教师占75%。学院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高金森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徐春明、高金森、刘植昌、陈光进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卢春喜
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入选者:徐春明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蓓、蓝兴英、李永峰、赵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金森、陈光进、孙长宇、胡玉峰、李永峰、张 鑫、范 煜、姜桂元、孟祥海、刘蓓、王 刚、蓝兴英
全国优秀教师:徐春明
北京市教学名师:徐春明、高金森、周亚松、卢春喜
截至2017年9月,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精品课程3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燕山石化实习基地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化学与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精品课程:石油加工工程、化学原理、化工热力学
截至2017年9月,2010年以来,学院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973”项目2项,承担其他“863”、“973”课题1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7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其他各类项目964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2.0729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90件;发表SCI收录论文800余篇、EI收录论文300余篇。
截至2017年9月,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多相分离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油气加工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油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催化重点实验室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所示,学院与中国国内外的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并举报了多次学术会议,邀请了中国国内外多位学者来学院进行学术报告,例如,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来学院做了“重质油加工及清洁油品生产发展趋势”的报告。
协作、奉献、求是、创新
学院组织举办了各种社团活动,例如北京地区六校英文歌曲大赛、“我眼中的中国梦”大学生讲坛。
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教材建设团队是以石油炼制与化工为核心特色的团队,经过几代人传承和发展,团队目前拥有 40 位专业教师。团队追求卓越,打造系列精品教材,出版了石油炼制、有机化工、专业英语、安全环保等 16 部教材。教材内容突出实用性和新颖性,将专业理论与工业生产有机融合,并及时吸纳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案例。2009 年出版的《石油炼制工程》(第 4 版)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并获两项省部级教材奖励。该教材19 次印刷,总印量达 5.5 万册,不仅被国内大多数石油院校作为指定教材,而且被国内众多石油炼制企业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必修内容。依托该经典教材,建设了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团队等。系列教材的出版既促进了我国石油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助推了行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整体进步,加速了我国石油炼制与化工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