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评论(第4卷)

更新时间:2021-06-18 08:56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第4卷)》是2005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曙光。

内容简介

本卷的“主题研讨”刊发了胡必亮教授的“关系共同体”和何梦笔教授对胡文的评论“网络、共同体和中间结构”。这是一个从现实关系的长期考察中提出的有着重要创新意义的理论命题。虽然“关系”和“共同体”两个概念早已有之,但是将关系动态化为关系的连接和扩张,就形成关系网络,从而把网络概念和共同体概念联系起来,构建了“关系共同体”这一新的理论概念和分析框架。先是依据中国的实践讨论了确定关系共同体边界的三种方法(孔孟的“五伦”、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和关系运作)和四种表现形式(血缘关系圈、地缘关系圈、业缘关系圈和华人网络社会),接着讨论了关系运作的基本规则,包括人情和面子、差序格局、社会交换和戏演论,奠定了关系共同体的理论基础。最后揭示了关系共同体的理论意义,特别强调了它的开放性和虚似性特征以及整合“强关系”与“弱关系”、“胶合型社会资本”与“桥接型社会资本”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起超越单个小范围社区的跨地区社区,使人们在长距离和大范围内建立起普遍的信任,以实现跨越传统社区的大范围合作。因此,作为一种有助于跨越传统社区的开放性的组织形式,关系共同体对于现实的实际意义以及理论的解释意义都是突破性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何梦笔教授特别强调了它的中间结构性质,认为关系共同体是指在开放群体中,利用集体资源,形成集体行动,产生一定的俱乐部产品,以帮助其成员实现他们的个人利益。

在“学术书评”中,葛四友的书评文章可以说是真正吃透了诺其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文章采取步步紧逼和层层剥离的办法揭示了诺其克国家理论的矛盾和不足。集中说明了,一方面诺其克认为国家权力的惟一来源和惟一限制是个人权利,另一方面又用资格理论来证明更多功能的国家之不合法性,在实际论证中又用正义命题代替了资格理论,但根据个人权利理论既无法得到过程(即转移)正义,也不能为获取正义原则及其所依据的洛克式条款提供道德支持。而能够提供道德支持的,虽与诺其克的自我所有权相融合,但又不支持个人权利,自我所有权并不支持绝对财产权,且根据正义的环境要求,税收权利也包括在财产权利之中。进而对诺其克的国家理论提出了几项重大修正。

“学术专论”中的四篇文章,论题涉及古今中外,各有自己的理论发现。朱秋霞的文章论证了现行农地制度的国家所有制特征,主张以上世纪50年代合作社的农民土地所有权为基础,重新规范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产权。杨如彦和李自然的文章以国有股减持为例,讨论了不对称谈判能力下的交易格局及交易双方的关系和行为选择。干春松的文章通过考察康有为与孔教会的关系,提出和讨论了儒学的制度化和中国人的文化认同问题。徐华的文章通过对现代日本劳动雇佣制度异质性根源的探究,说明文化理念如何决定一个异质性制度的演化过程。

“文献综述”中的两篇文章对各自研究对象的梳理和评介做得非常认真,读后不仅会对这一论题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而且会得到很多启示。“论著评介”中的三短文可以说是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目录

主题研讨

关系共同体 胡必亮

网络、共同体和中间结构 何梦笔[德国]

学术专论

论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准国家所有制特征及改革的必要性 朱秋霞

不对称谈判能力下的交易格局:国有股减持的例子 杨如彦、李自然

儒家制度化重建的尝试:(—)清末民初康有为与孔教会 干春松

现代日本雇佣制度异质性的根源——社会文化理念与制度的异质性 徐华

文献综述

立于刀刃上的解:多重均衡的合一——产品责任的一个文献综述 吴晓露、史晋川

当代腐败问题的理论分析与中国现状 郝雨凡

学术书评

权利还是资格?——评诺齐克的国家理论 葛四友

戈德博格诉凯利案述评——兼论对我国的启示 胡敏洁

论著评介

他者的言说——《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简评 马剑银

比较法、比较心态与比较方法——《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评介 毕竟悦

关怀与启蒙 张薇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