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更新时间:2024-08-28 20:5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中国科学院的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

历史沿革

1955年,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贝时璋研究组研究人员迁到北京,成立上海实验生物所北京工作组,后发展为北京实验生物研究所。

1958年7月,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务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将北京实验生物研究所改建为生物物理研究所;9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正式成立。

1992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被列为中国科学院15个研究所改革试点单位。

1994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被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列为中国科学院五个基础研究所改革试点单位。

199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立了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998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列为中国科学院五个基础研究所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2001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200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

2010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被中国科学院评为首批整体择优进入“创新2020”。

2022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建设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工程在北京怀柔科学城竣工。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5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梁栋材、王志新、王志珍、饶子和、郭爱克陈霖王大成常文瑞陈润生阎锡蕴、徐涛、张宏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专职):梁栋材、王志新、饶子和、王志珍、陈霖、徐涛、阎锡蕴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徐涛、范祖森、高光侠、刘力、江涛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王晓晨、王江云、刘江、张宏、李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志新、高光侠、徐涛、范祖森、刘力、许瑞明、江涛、王凡(客座)、张宏、陈畅、胡俊杰、邓红雨、王江云、叶克穷、王晓晨、刘江、朱平、朱冰、苗龙(客座)、李国红(客座)、黄亿华、王艳丽、柳振峰、孙飞、薛愿超、朱明昭、李栋、纪伟、杨鹏远、高璞、王祥喜、章新政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王艳丽、娄继忠、张朋、秦燕(客座)、薛愿超、杨鹏远、赵永芳、杨艳、丁璟珒、高璞、王磊、范克龙、谷陆生、郑巧霞

科研部门

截至2023年8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所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依托蛋白质与多肽药物实验室建设的“北京市生物大分子药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依托交叉科学实验室建设的“北京市生物医学分子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核酸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所重点实验室:蛋白质与多肽药物重点实验室、交叉科学所重点实验室

设施资源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属的生物成像中心占地约1000平方米,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先进的双束扫描电子显微镜两台,多模态结构光照明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结构照明超分辨率光学显微镜,快速超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一台,双光子+正置共聚焦显微镜,活细胞/单分子TIRF荧光成像系统,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高速转盘活细胞荧光成像系统,荧光图像分析工作站。配备了完整的用于生物超微结构研究的样品制备系统,其中包括高压冷冻仪、快速冷冻仪、冷冻替代仪、低温/常温超薄切片机、真空镀膜仪、表面等离子清洗仪、离子溅射仪、低温样品杆以及AutoCUTS连续切片自动收集系统等。

据2023年12月图书馆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图书馆拥有购买科技文献数据库20余个,可访问3000余种期刊、2000余册图书、2000余篇研究所学位论文全文,图书馆面积1100平方米,阅览座位100余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1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中国澳门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开展包括共建联合实验室、人才互访、研究生联合培养、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等实质性合作;积极建议、申请和承担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基金委重大国际(地区) 合作研究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和政府间合作项目的资助。

2022年2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与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8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感染与免疫、核酸生物学、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等多项国家和院重大科研任务。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共计百余项。

学术期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创刊于1974年,月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共同主办。聚焦生命过程中物质转化、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现象与机制研究,报道和征稿范围涵盖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神经与认知科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纳米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及相关应用领域。刊物设有综述与专论、研究快报、研究报告、技术与方法、新技术讲座、科教融合等十几个栏目。

《Biophysics Reports》(《生物物理学报》英文版)是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主要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Protein & Cell》(《蛋白质与细胞》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生科院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联合创办,由Springer负责海外发行,报道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的前沿热点,特别关注蛋白质和细胞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和发展动向,具体报道学科领域包括: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学、生物化学、发育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免疫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科学和肿瘤学等。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8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自行增列博士生导师试点单位及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单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生物工程专业1个,以及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心理学、基础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心理学、基础医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再生医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再生医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8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有研究生导师113人(含兼职20人),培养毕业研究生共计1831人;在学研究生64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35人、硕士研究生211人,外国留学生6人;共有在站博士后66人;研究所曾有6人获得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所徽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标志和象征,应反映研究所的特色。体现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两大学科领域。图案力求新颖活泼,寓科学性于艺术性之中。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徽呈圆形。外形为研究所中英文名称,内环图案自上而下由太阳、透镜、眼睛、细胞、生物大分子、波、书本和叶子组成。其中太阳是生命之源。光辐射作用于眼睛和叶子所引发的视觉过程和光合作用,是生物物理学研究。DNA双螺旋代表生物大分子。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分子细胞水平的研究占居中心地位,是揭示生命奥秘的核心。透镜和波形是工程技术的象征,是基础研究的支撑系统,也代表科学技术在面向经济建设的部分。书本示意尊重知识,继承和发扬前人所积累的知识,为科学事业奋斗不息,是科技人员的美德。书本又表示生物物理所以基础研究为主。图案各部分的不同组合,反映了生物物理所的各个研究领域。

精神文化

办所原则:服从国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共同愿景:探索生命奥秘,创造人类幸福

核心价值观:创新、一流、责任、奉献;

文化理念:和谐、民主、自由

文化活动

2021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举办了“庆祝建党百年·科学人永远跟党走”歌咏比赛。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