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更新时间:2024-07-11 17:40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是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所。

历史沿革

1960年,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由卢嘉锡院士创建,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筹建的技术物理所、化学所、电子所、数学力学所、自动化所、稀有金属所等六个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室。

1961年,调整合并为理化研究所。

1962年,改名为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

1973年,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001年,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2010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州市人民政府举行了共建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的签约、授牌和奠基仪式,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为依托。

2015年5月19日,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的建设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和福建省、福州市共建三方组织的验收。

2019年10月17日,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获批,依托中国科学院海西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建设。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拥有各类职工86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含退休1人),研究员136人,副高226人,国家级引进人才18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6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36人,福建省创业创新人才44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吴新涛、洪茂椿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部分):陈学元陈忠宁毛江高、卢灿忠

科研部门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拥有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20多个中国科学院、省部级创新平台,依托海西研究院下设等5个研究中心及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和海西育成中心。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纳米催化材料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电机驱动与功率电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煤制乙二醇及相关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及工程实验室、福建省光电晶体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酯类化工产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海西研究院所属研究中心:物质结构研究中心、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制造技术集成研究中心、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

设施资源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测试中心拥有60多台套总价值约9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在为海西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外,同时还为其他院校、研究所和企业提供测试服务。光化学与光物理测试平台拥有到位激光闪光光解光谱仪、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双光子荧光显微镜、中红外瞬态吸收谱仪、纳米光子学系统、共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和上转换发光测试光谱仪等,总价值约4000多万。厦门稀土材料检验检测中心拥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型分析仪器10余台,价值近千万元。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图书情报中心馆舍面积约2300平米,馆藏电子资源包含ACS、Scifinder、Wiley等多个数据库,内容涵盖全文、二次文献、工具、电子图书等多种类型。馆藏图书7万多册,期刊10万多册。

荣誉表彰

2022年6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功能基元”研究团队入选第六届“福建省直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名单,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团委入选2021年度“福建省直机关五四红旗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名单。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近五年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共承担973、863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金创新群体、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重要方向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省部级各类重要科研计划项目约上百项。共有二十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热点论文科学鉴赏力指数在化学领域居全国的第3位。1998-2007年SCI累计被引用论文篇次位居全国科研机构第10位,SCI收录论文数连续五年、SCI被引用论文篇数连续四年名列全国科研机构前十位。2007年福建物构所入选“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是中国科学院4家、福建省2家入选单位之一。

多项科研成果实现技术转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乙二醇”技术已在内蒙古通辽市建设实现技术转化,目前首套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示范装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解决中国乙二醇的巨大供需矛盾有着重要意义;“全固态绿光激光系统及模块化晶体器件研发”科研成果主要瞄准中国光电子产业发展战略需求,着力提升光电子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水平,通过实时互动的创新研发模式,对晶体材料和激光技术工程化及产业化中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攻关,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成果。该成果已在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

学术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iemistry》(《结构化学》)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晶体学,量子化学,药物、材料和催化剂等领域物质性能与结构关系的文章。报道的内容涉及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合成化学、结构化学、材料科学、药物化学、晶体学、理论化学等学科中的微观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成果或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该刊也报道用谱学等物理方法解析物质结构、阐述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的论文。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是197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3个;并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控制工程、光电信息工程)

教学建设

据2023年12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拥有在读学生规模1756人。2022年全年共招收博士后26名,出站博士后24名,截止2022年底在站博士68名。2023年研究生导师总数232人,其中博导102人,硕导130人,已为国家培养输送硕士、博士等优秀人才1400多人。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标识中三个菱面代表研究所三个研究领域:结构化学、晶体材料和应用化学。中心辐射的三条白线代表激光、X射线和光谱线,也代表科学研究面向世界、面向建设、面向社会的宗旨。图形中心“Y”是“育”的拼音字首,代表研究所培育新人的任务。“FJIRSMCAS”是所名的英文缩写。

精神文化

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文化活动

2023年5月12至14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福州、厦门、泉州举办“遇见科学,预见未来”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所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