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

更新时间:2024-06-17 20:08

中国紫——硅酸铜钡(BaCuSi2O6)被认为是人工制造的。这种紫色颜料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 在1992年,科学家第一次从汉朝的俑器上发现了硅酸铜钡,之后又发现其在秦兵马俑身上被大量使用,所以人们普遍将其称作“中国紫”。

来源

非天然颜料在古代并不多见,特别是蓝紫色,堪称稀罕。而中国紫以及埃及蓝(CaCuSi2O6)都被确认是出现于工业社会以前的人造颜色。由于两者都是二价碱土金属+铜硅酸盐结构,2000年,苏黎世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教授海因茨·伯克(Heinz Berke)就发表文章提出中国紫源自于埃及蓝,认为这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最早证据之一。

这个结论在几年后遭到了质疑,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的研究人员认为该说法中一些细节经不起推敲。其一、中国蓝和中国紫的最早记录均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9~221年),比丝绸之路早了几百年。其二、埃及蓝传入不仅仅涉及到一种颜料本身的传入,还涉及到了工艺的引进。更重要的一点,埃及蓝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铜钙(CaCuSi2O6)。以当时的自然知识水平,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如何能想到用钡取代钙?迄今也没有在中国地区出土的文物上发现任何和埃及蓝成分一致的颜料。而且,这种成分上的改变绝非简简单单换一下配方就可以做到,需要更高的制造温度——因为钡的分子量大于钙,所以含钡化合物的熔点也远远高于含钙化合物。

为了找出中国紫的真正来源,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从兵马俑膝盖处取了一些紫色颜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与微量分析以及其它技术手段,来确定此化学颜料的成分以及这是如何制成的。根据他们的研究表明,研究人员认为它很有可能是秦代道士们制作玻璃假玉时得到的一种“副产品”。。

中国紫当中用到的大多数原材料,如石英和铅化合物,都曾经被用于制造古代玻璃。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Corning Museum of Glass)的玻璃研究专家罗伯特·布里尔(Robert Brill)等人曾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古代玻璃中发现了氧化铅氧化钡。一直到19世纪,除了中国以外,都没有其他地区出现过这种配方的玻璃体系。

文化地位

玉在道教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道教把宇宙最高统治者称之为“玉皇大帝”,所以玉在道教中有极高地位。炼丹术兴起后试炼珠玉(玻璃)就成为了炼丹家们的活动之一。东汉王充《论衡·率性篇》便提到:道人消烁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别。罗伯特·布里尔认为“钡在玻璃中能产生一定混浊度,因此钡可能是中国玻璃制造者为获得像玉一样的玻璃而引入的”。关于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周嘉华教授等人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中国的方铅矿多与含有大量硫酸钡重晶石伴生,引入钡乃是无意之举,并非道士们有意而为。虽然中西学者的解释在孰为因孰为果上有一定出入,但钡可以提高玻璃的折射率色散,这一点确实为道士们所熟知并加以应用。

他们还认为中国紫得以出现,得益于两项杰出的古代工艺:注入熔铅使得熔点降低,这是一种来自青铜铸炼的技巧——早在商代,青铜器制作中就已经发现了铅的踪影;而高温陶窑也功不可没,有研究显示,秦代烧制兵马俑的窑,温度可以达到950~1050 ℃。俑坯在上色之后即被以800~1000℃煅烧,这正好是中国紫能够形成的临界温度

并且,铅钡玻璃的兴衰和中国紫的兴衰在时间上非常一致。尽管铅钡玻璃为何没落的原因还一直在争议之中,不过两者几乎同时退出历史舞台却并不像是巧合。研究人员认为这和和道教的衰落有关,在开始这个课题的研究之后他们翻阅了大量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秦朝灭亡之后,汉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使得道教文化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很有可能,颜料的配方因此而失传。儒家重“道”“体”、轻“器”“用”,这一点正好和道教大相径庭,这为这两种盛极一时的玻璃和颜料戛然而止的命运找到了合理解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