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21:42
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人物评选活动是经中央外宣办、中央网信办、国信办共同批准,由新华社发起并主办,新华网、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善举基金联合承办,全国近五百家媒体共同支持的年度公益评选活动。自2010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传播感动的力量,以期更好地深挖网络时代“积极元素”,用网民真实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与激励社会,成为最具“中国道德力量传播的网络公益品牌”。
“中国网事·感动2014”一季度网络人物评选正式启动。从2014年4月1日起,观众可以通过投票向心目中的“草根英雄”致敬,投票选出2014年第一季度的10位感动人物。
据了解,本次评选共分提名、评审、展示、投票、计票及结果公示等环节。网民可通过以下五种方式参与投票:手机短信投票,新华网投票,新华微博投票、新华炫闻客户端和中国网事客户端投票。移动用户(除福建、黑龙江、湖南、江苏、内蒙古、陕西、四川、云南)、联通用户、电信用户编辑短信Y+候选人编号发送;福建、黑龙江、湖南、江苏、内蒙古、陕西、四川、云南移动用户编辑短信D+候选人编号发送。
本次评选活动由新华社发起并主办,新华网为官方网站,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地方知名新闻网站和知名都市报共同参与。评选在网民中有较大影响力、主要事迹发生在本年度或在本年度引起网络广泛关注的网络人物。
2013年的一个信念,2014年的一如既往。240多个日日夜夜,救援4000余次,他们人到哪好事就做到哪,被人们称赞为游走在城市中的“暖心人”。半年多以来,他们的足迹踏遍石家庄每个角落。无私的付出播撒一路爱心,真情的相助感动一座城市。他们就是——河北爱心救援队,一群平凡而普通的志愿者,他们以“螺丝钉”的精神铸就正能量,让爱心之花开遍燕赵大地。
“不拿一分钱,不喝一口水。”一群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可他们闲不住,主动义务为居民排忧解难,乐于管别人的“闲事”,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和事佬”。两年前,“和事佬”工作室创始人刘望杰走完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勤劳而朴实无华的一生,正在人们担心后继无人时,另一个老刘——刘卫平老人主动接过“接力棒”,继续带着“和事佬”们在社区提供无偿服务。他们声名远播,四面八方的人上门求援,也把这种精神传播到四面八方。
1.“校园小雷锋”特木钦。100余次志愿服务,3000多名青年参与,帮扶30多位空巢老人,传递着青春正能量。
2. “深情丈夫”王世所。对瘫痪妻子默默地付出诠释爱的真谛与永恒。真正的爱情不在歌中,不在诗里,而在于43年的不离不弃。
3. “折翼天使”山水乐团。15位80后、90后残疾人组成的乐团,用干净、透明、单纯的心灵诠释着对音乐的挚爱。
4.“邮差儿子”熊桂林。24年来,他日复一日为老人跑腿办事,“有事就找熊桂林”成了老人们的习惯。他是200多位留守老人心目中的“邮差儿子”。
5.麻风病康复老人的“女儿”邢少云。她坚守在令人望而生畏的“麻风村”,工作近20年不曾离开,服侍了200多名因病残疾的麻风病康复老人。
6.雪域高原的“光明使者”桑吉卓玛。骑过牦牛,撑过渡船,踏过雪地,遇过狼群……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她用12年的坚守,为藏区同胞守护光明。
7.“信义包工头”陈武现。2万多元的还债之旅,他走了15年。他是一个普通的包工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信”二字的千钧重量。
8. “城市暖心人”河北爱心救援队。1800余名志愿者,240多个日日夜夜,4000余次义务救援……不论三九严寒还是盛夏酷暑,他们是游走在城市中的“暖心人”。
9.“废墟上的临时支书”唐正云。8名亲人在鲁甸地震中去世,他顾不上悲痛,一心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因过度劳累他曾一度晕倒在救灾现场。
10. “圆电视梦的农家女”柳云霞。三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这个普通农村妇女决定过精彩人生。她的行为在别人看来是“荒诞”,但锥透这苍凉与贫穷的,是她活着就要有梦想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