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5 16:12
中国翻译协会(Translators Association of China,缩写TAC,简称“中国译协”)成立于1982年,是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管,由翻译及与翻译工作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社会组织,是中国翻译领域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由分布在全中国各省、市、区的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
1980年上半年,原国家人事局干部处同志为此走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原国家出版局、原广播事业局国际台的负责同志以及一些知名的翻译工作者,一致表示积极支持成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
1981年初,原国家人事局起草了关于成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的请示报告和协会章程(草案),报送中共中央宣传部;4月3日,由原国家人事局牵头,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11月7日,原国家人事局牵头,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举行了第二次筹备会。
1982年5月,筹备组给中共中央宣传部写报告,请示可否在近期内成立协会;6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正式复函;6月23日,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成立大会。
1987年,加入国际翻译家联盟,其代表一直担任该机构理事。
1992年6月11至14日,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于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
1998年11月2至5日,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四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在北京举行。
2004年11月4日,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在北京召开。
2005年,正式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更名为中国翻译协会。
2009年11月12至13日,中国翻译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新中国翻译事业60年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5年4月20日,中国翻译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022年4月1日,中国翻译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五)确定该团体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六)决定终止事宜;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的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5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协会设立理事会。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协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理事会的职权: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六)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协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和人选;
(十一)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特殊情况时,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协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由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特殊情况时,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截至2022年10月,中国翻译协会下设18个专业委员会。
协会的会员种类: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指依法成立的与翻译相关的社团和企事业单位,个人会员指从事翻译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
申请加入协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协会的章程;
(二)有加入协会的意愿;
(三)在协会的行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
会员入会的程序:
(一)提交入会申请材料;
(二)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颁发会员证书、标牌。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协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协会活动的优先权;
(三)获得协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中国国家政策;
(二)遵守协会的章程,执行协会的决议;
(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推动、助力行业发展;
(四)维护协会的合法权益;
(五)完成协会委托的工作;
(六)按规定交纳会费;
(七)向协会反映情况,提供相关信息。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协会,并交回会员证、标牌。会员如无正当原因,连续2年不履行会员义务,视为自动退会。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该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警告或除名。
(一)贯彻落实政府有关政策、法规,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反映会员和业界愿望及要求,提出翻译行业发展建议;
(二)开展翻译行业调研,制定推广行规行约,制订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
(三)举办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推进学术研究;
(四)开展翻译行业相关的服务、咨询、培训等工作;
(五)维护翻译工作者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
(六)按照规定经批准,举办对在翻译行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及其成果进行的评比、表彰活动,组织开展与翻译相关的奖赛活动。
(七)加强与中国国内外相关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友好往来;
(八)依照有关规定,出版会刊及相关资料和书籍;
(九)开展符合协会宗旨的其他服务项目。
业务范围中属于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须经批准的事项,依法经批准后开展。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中国翻译协会年会是中国翻译界一年一度的盛会,已成为全中国翻译界交流的平台,并日益受到国际翻译界的关注和参与。
2024年3月30日,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教育厅指导,中国翻译协会、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湖南师范大学主办的2024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长沙开幕。
亚太翻译论坛原名“亚洲翻译家论坛”,于2015年3月,经国际翻译家联盟理事会批准,正式更名为“亚太翻译论坛”。该论坛是在国际翻译家联盟支持下,由亚太地区各国和地区翻译组织轮流承办的三年一度的国际性会议。
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是中国翻译界组织时间长、规模大、影响广的翻译大赛,并受到全中国乃至海外青年翻译爱好者的欢迎和认可。
“首届全国翻译技术大赛”旨在进一步深化翻译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翻译人员的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有效提升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技术应用与融合协作推动新时代翻译行业健康发展。大赛分初赛与决赛,主要考察翻译技术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译后编辑能力,外语语种为英语。
《中国翻译》1980年创刊,是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会刊。连续多年被评为外语类核心期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以及“期刊数字影响力百强期刊”。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译史纵横、译介研究、翻译教学、译家研究、翻译评论、学术视点、书刊评介、学术访谈、行业研究、学术争鸣、实践探索、翻译自学之友、词语选译等。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是中国翻译协会设立的表彰翻译家个人的行业最高奖项,自2006年设立以来,先后有季羡林、杨宪益、林戊荪、许渊冲等49位翻译大家获奖。
“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设立于2001年,授予长期活跃在中国外事外交、国际传播、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民族语文、翻译理论与教学、翻译服务等领域并取得突出成就的翻译家。
为完善中国翻译人才荣誉体系,推动高层次翻译人才梯队建设,表彰能力突出、成绩卓著的中青年翻译工作者,服务国家翻译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翻译协会首次设立“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荣誉称号。
“翻译中国外籍翻译家”荣誉称号由中国翻译协会于2022年设立,授予在中国从事翻译相关工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翻译及国际传播专家。该奖项旨在鼓励更多外籍专家从事中译外与国际传播工作,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翻译协会拥有翻译专业师资培训、语言服务能力培训与评估和高级口笔译证书培训任务。
中国翻译协会会徽为协会的英文简称TAC,下方是协会的中英文名称。
协会宗旨是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翻译行业的指导与管理,规范行业行为;开展翻译研究和交流,促进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维护翻译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开展与中国国内外相关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提高翻译质量、改进翻译服务、促进翻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