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1 15:25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是面向全国船舶行业的综合性技术基础研究与服务机构。主要业务领域是:高层决策支持与软科学研究,国内外船舶市场分析与预测,船舶工业科技、经济情报的搜集、研究、报道与咨询;船舶工业标准、规范的研究与编制,标准的实施与监督,船舶工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咨询与服务; 舰船可靠性技术研究,舰船可靠性技术与信息管理;船舶设备的认证及生产许可证的发放与管理;科技成果管理与推广应用;专利代理、知识产权研究与咨询;国内外展览设计、施工与声像制品制作;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软件开发,多媒体产品的研制等。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简称“中船综合院”)隶属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面向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船舶行业的综合性国防科研事业单位,于1988年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的综合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和标准化研究所(始建于1963年)合并组建而成。2005年,与北京船舶工业管理干部学院(简称干部学院)进行整合,对外,仍保留中船综合院与干部学院两个单位的名称和事业法人地位。
中船综合院以“支撑国防工业发展,运筹船舶行业未来”为使命,主要承担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基础科研、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科研任务,为国防科技工业、舰船武器装备研制和船舶产业发展,开展情报研究与决策支持、标准化与可靠性技术研究应用、国防科技研究管理支撑、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期刊与声像传媒、管理研究与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业务工作。在船舶行业决策支持与咨询、标准化与可靠性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荣获国家级、部委级和集团公司科技奖励170余项。
中船综合院拥有技术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的专业研究人员队伍:现有职工4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约占总人数的90%;本科以上学历占90%;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占75%;拥有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511工程人选”、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专家、集团级专家和船舶优秀青年人才等百余人。
中船综合院拥有技术门类齐全的专业研究人员和精通英、法、德、日、俄等语种的情报人员。每年完成各种科研项目100余项;编辑出版国内外知名的《舰船知识》、《国际船艇》等10余种刊物,公开发行和内部提供刊物、资料达362万份;承办国内外展览20项左右。
中船综合院在船舶及海洋工程标准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船舶行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不仅承担着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SAC TC137)、船用机械/管系附件分技委秘书处(SAC TC137/SC3)、海洋船/船舶基础分技委秘书处(SAC TC12/SC3)、船舶舾装/救生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AC TC129/SC1),同时还是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船舶工业标准体系》(2012版)编制组组长单位、《船舶工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技术标准专题组组长单位、工业与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专家委员会技术标准专家组组长单位等。
中船综合院拥有全部国内船舶工业标准文本以及交通、机械、电子、核等行业标准10余万份,全套船舶工业标准档案4000余卷。在国际公约规则、标准规范方面,累计收集国外先进造船标准108501份、船级社规范(钢船、军船、小艇、平台等)136份、国际组织公约10918份,完成12个专题的国外标准与规范全文数据库光盘(持续跟踪维护),同时拥有全部ISO/IEC船舶行业的国际标准。作为标准化专业研究机构,综研院主编的船舶工业标准体系中的标准达到了300余项,同时作为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8、ISO/TC35/SC12和IEC/TC18的国内总归口单位,先后主持编写了ISO 15401:2000《船舶和海洋技术-散货船-船体结构建造质量》、ISO 15402:2000《船舶和海洋技术-散货船-船体结构维修质量》、ISO 14409:2011《船舶与海上技术 船舶下水用气囊》等十三项国际标准,同时开通了“中国船舶标准网”提供权威的船舶行业标准服务。
近10年来该院共获各种科技奖励8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5项,优秀成果和优秀期刊奖32项。
中船综合院坐落在海淀区学院南路70号,地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办公条件优越,通讯设备齐全,交通方便。院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办公、科研大楼有效使用面积11000平方米。
院长:王岩
书记:杨志军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0号
信箱 :北京市8125信箱
邮编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