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听大数据

更新时间:2024-07-26 13:09

“中国视听大数据”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CVB系统)对外发布信息时使用的名称。

发展历程

2016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牵头,组织多家广播电视台、网络传输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先后制定发布了收视数据元素集、交换接口、数据清洗规则等多项行业规范,对大数据系统建设进行了前期调研。

2018年1月,中国特色收视调查小规模试验项目启动,国家广电总局组织十余家单位开展涵盖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的千万级样本规模收视调查技术实验。

2018年12月2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主体承建运营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并开通试运行。该系统对源数据采用多重稽核,数据处理全流程自动化、封闭化,无污染抗干扰。据时任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余英介绍,该系统涵盖有线电视IPTV,数据结果输出包含30项核心指标,数据发布形式是广电总局定出来的四种版本的数据报告,其中有一版对社会公开发布,有一版是政府提供给行业管理和政策决策的,还有一版是提供给电视台、网络公司以助于改进提升的。数据发布的时间与间隔以广电总局官方正式文件的要求为准。对于该系统的收视数据库是否对外开放的问题还需全面考虑,该系统实际是要强化政府的管理,要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自2019年1月1日起,该系统开始对外输出数据分析报告,有关电视台会受到报告。系统试运行阶段持续6个月,至2019年6月底结束,期间不断优化完善各类收视分析报告。

2019年6月,中宣部领导听取“中国视听大数据”项目进展汇报。

2019年12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以“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的名称,正式向社会发布收视数据,直播收视数据采集规模达1.4亿用户。旗下新浪微博微信订阅号、百家号抖音号也发布收视数据。系统既能输出传统小样本统计方法无法精准给出的绝对型指标,如收视用户数、收视时长、收视次数等,又能输出收视率收视份额、节目供求指数、节目粘度、用户流动指数、沉寂率等比率型指标。

2020年7月,“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直播收视数据采集规模达1.6亿。

2020年12月,“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直播收视数据采集规模达1.7亿。

2021年9月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广电办发〔2021〕267号),通知明确提出:科学看待收视率、点击率等量化指标,加大“中国视听大数据”推广应用力度。

2021年12月,“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直播收视数据采集规模达2亿。

2022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广电发〔2022〕9号),该规划文件中提到:加强中国视听大数据(CVB)应用推广,规范电视剧收视数据调查和发布秩序,解决电视剧收视调查突出问题,推动数据统计调查分析和电视剧综合评价机制有机结合。

2022年12月20日,“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新版网站正式上线。改版后的CVB网站设有“数据发布”“CVB收视日历”“CVB动态”“CVB知识”等板块。

截至2022年12月,“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汇集覆盖全国4亿户家庭的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OTT)用户收视行为数据,建立并持续完善基于88项核心指标的多维度数据分析体系,为全国80多家各级宣传管理和广播电视主管部门、播出机构、制作机构等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数据分析服务,累计输出各类数据分析报告5万余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