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7 11:31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2001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10所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本中心是在安徽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中心现有一个老中青结合,高职称、高学历的研究队伍。既有刘学锴、余恕诚先生这样蜚声海内外的唐诗研究专家,又有潘啸龙先生这样的著名楚辞研究专家;另外,还有一批年富力强的青年学者,其中有两位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丁放和胡传志,学术梯队合理。
中心在聘专职研究人员16人,兼职研究人员7人。专职研究人员中校内15人,校外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人,博士7人;兼职人员中有校外6人,校内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博士3人。兼职研究人员中有南京师范大学郁贤皓教授、钟振振教授;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陈友冰研究员,淮北师范大学(原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杨四平研究员。
中心下设五个研究室(先秦至六朝诗学、隋唐至近代诗学、现当代诗学、诗学理论与诗歌接受史、诗歌语言研究室),一个资料室(藏有中国诗学方面的纸质图书20余万册),一个网站:中国诗学网,创办了学术年刊《中国诗学研究》(以书代刊,已出版了五期,主要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个内部刊物《诗窗》,并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合办“中国诗学”专栏,与安徽省古籍办合办大型学术刊物《古籍研究》。
本中心建设目标分两个阶段:
一、前三年(2000——2003)
在唐诗与唐代政治、唐诗流变、李商隐研究、宋金诗歌研究、魏晋士风与诗风嬗变研究、历代选本与诗歌批评研究、孔颖达诗学思想研究、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等项目中,推出一批有份量的著作,在抓基础性研究的重大课题同时,抓普及性与应用性研究,编写具有教育意义的诗歌选本,发掘汇集安徽(特别是皖南)地区历代遗留下来的诗歌人文资源,为发展旅游事业和经济建设服务。协同本校文学院建立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献学专业等相关博士点和硕士点,选派人员出境访学进修,吸收境外访问学者,培养3~4名在国内有影响的青年专家。多方面购置有关专业图书,特别是搜集、制作历代各种诗话、诗论、诗选的刊本或复印件,编制本世纪有关中国古代诗歌论文索引。藉助设在安徽省社科院的“海峡两岸唐宋文学研究交流中心”与台湾学术界进行资料信息交流;以本中心为主,联合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力量,在网上相互交流各地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情况,加以汇集,以供咨询。利用本校所在地与南京、上海距离较近,以及芜湖长江大桥建成后对外交通方便的有利条件,跟兄弟院校建立密切联系,摆脱长期以来地域因素给本中心带来的限制。
二、后三年(2004——2007)
在诗歌流变、诗歌形式体制研究、诗歌与社会政治诸因素的关系研究、大作家研究等方面,推出一批在治学途径上有更高自觉性的专著,使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知人论世”融入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与方法中的特色,得到更为突出的体现。在系统清理中国古代诗论遗产方面,再完成几部具有范式性的力作,既对先秦迄于近代的诗词曲论作历史通观,又对其作综合阐释,发掘其文化哲学底蕴与美学精神。另外,在作家、作品和断代诗歌接受史研究基础上,撰写成总的《中国诗歌接受史》。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开拓性研究,努力接近在现代条件下阐释和吸取传统诗学,促其实现现代转换的大目标,为推进新诗繁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做出贡献。与此同时,培养出2-3名具有国家一流水平的学者,全面实现本中心学术队伍的青老交替。在资料信息方面,进一步齐全各类诗学资料,完备检索系统,与国内国际做到信息畅通,交流频繁。围绕中心建设,创办学术刊物《中国诗学研究》。
本中心自2000年组建以来,本着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注意诗学的文学研究本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广泛吸收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促进传统诗学向现代转换以及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宗旨,在文献研究(包括历史文献与地方文献)、理论研究和诗人诗作研究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绩。
奠定本中心学术基础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三个方面:
1、诗人诗作研究方面
《诗经》、《楚辞》研究于八十年代中期即为学界瞩目,蒋立甫教授出版的《诗经选注》及潘啸龙教授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的系列文章,以及《屈原与楚文化》、《楚汉文学综论》、《屈原与楚辞研究》等著作,以厚重扎实、深刻独到见称。唐诗研究,很早就被视为国内重要基地之一(见《中国社会科学》1993.5),尤其是对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研究,为国内外公认的权威所在。刘学锴、余恕诚教授的《李商隐诗歌集解》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研究图书三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余恕诚教授的《唐诗风貌》获省社科一等奖。两书在大陆印行多次,并在台湾出版。
2、中国诗学理论研究方面
汪裕雄教授的《审美意象学》、《意象探源》两书,考察“意象”如何从一般文化领域向审美和艺术辐射延伸,对中国诗歌意象结构、类型和审美交流功能作了透辟分析,是从文艺美学角度系统清理中国诗论的范式之作。两书分别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和国家社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朱良志教授《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打通哲学、文化、艺术,探讨以诗歌为代表的艺术的内在精神。
3、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方面
成功地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用于中国古典诗歌研究,陈文忠教授的系列论文和专著《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是国内这一领域的拓荒性著作。受其影响,台湾已有运用其观点方法写成的《李白诗歌接受史》等著作。
以上三方面研究,不仅为中心的建立奠定了扎实基础,而且具有鲜明特色:作家作品研究,踏实而不守旧,强调文献学与文艺学的结合,实证与理论结合。同时重视诗学的文学本质,重视对作品本身的真知实感,准确把握,融传统的“知人论世”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与方法之中;诗学理论研究,致力于中国诗学理论的系统清理与现代转换;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更是全新的领域。三方面研究包容之广,切入点之新,以及其的拓展性、延伸性都是很突出的。中心的专职人员有根底非常丰厚的年长专家,有省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也有年轻的博士。因而本中心老中青结合,形成方向多样而不单一,同时具有强大凝聚力、韧性战斗精神和良好发展前景的梯队。
本中心自成立以来,承担了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北京大学学报》、《文学评论丛刊》、《国学研究》等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了《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丛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鉴赏丛书》10余种,其它著作20余种。
以《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李商隐诗歌集解》(增订重排)为代表的“李商隐研究系列”为本中心标志性成果,本中心的重要著作有:
《关于〈招魂〉研究的几个问题》、《李白与长江》、《“诗家三李”说考论》、《赋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论20世纪李杜研究及其差异》、《张说、张九龄集团与开元诗风》、《唐玄宗与盛唐诗坛》、《李林甫与盛唐诗坛》、《白描胜境话玉溪》、《温庭筠文笺证暨庭筠晚年事迹考辨》、《金代文学特征论》、《论南宋使金文人的创作》等重要学术论文,《楚辞著作提要》、《诗骚诗学与艺术》、《魏晋诗学与哲学》、《唐诗风貌》(增订本)、《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李商隐诗歌集解》(增订重排)、《李商隐资料汇编》、《李商隐传论》、《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增订注释全唐诗》(合著)、《艺境无涯——宗白华美学思想臆说》、《唐宋词概说》、《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皮陆诗歌研究》、《晚唐五代文士生活与创作心态》、《唐五代关中方音研究》、《黄庭坚研究论集》、《金代文学研究》、《金元词学研究》、《滹南遗老集校注》、《许学夷诗学思想研究》、《中国新诗主潮》、《中国新诗理论概观》、《20世纪中国诗学研究》、《诗情画意的安徽》等。
近五年内,本中心的成果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一项、全国古籍整理研究成果一等奖两项,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安徽省图书奖一等奖一项,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
本中心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举办了10余次国际、国内学术讨论会,聘请海内外学者来中心驻所研究,中心专、兼职人员多次赴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泰国、台湾、香港等地讲学、访问。
中心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目前已招收博士研究生20名,项目博士后1名,硕士研究生百余名,近五年从中心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达80余名。
中心聘请原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秘书长、中华书局原总编、唐代文学学会会长、著名学者傅璇琮先生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余恕诚先生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导、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莫砺锋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钟振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邓小军教授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作为省部共建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在努力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竭诚欢迎海内外学人与我们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欢迎来访,欢迎登陆中国诗学中心的网站,为振兴中国诗学研究,推动诗歌创作繁荣而共同努力。
名誉主任:余恕诚 教授 博导
主 任:丁 放 教授 博导
常务副主任:胡传志 教授 博导
副 主 任:潘啸龙 教授 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