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性文化

更新时间:2023-07-19 12:52

《中国诗性文化》是刘士林所著书籍。

内容提要

这是中国文明最古老的食物分配制度,其本质特征可归结为非对象化与非主体化,所以它正是反对私有制进程的历史产物。当然,与现代文明中的反异化思潮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回归诗性智慧的精神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根本秘密正在于中国诗学之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本书依次阐述了中国诗性文化的发生背景,历史形态,轴心期的连续性,以及它所提供的生命诗化方式。目的在于指出:尽管其表现形态在历史中屡有变异,但其以生命伦理学为精神硬核的诗性精神,却始终如一,这就是“天地大德日生”,是如何凭借个体生命中从原始时代禀承而来的诗性智慧,来完成个体的死生解脱与自由的存在方式。

本书主要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从原始形态的角度,汉语中诗的本源即甲骨文中的“寺”,

作者简介

刘士林,1966年生于河北曲阳,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章节目录

绪论 从轴心期到青铜时代

第一编 天地之心

引 言

第一章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对挑战的回应

第二章 诗性智慧

第三章 主体视角:天命之谓性

第四章 自然之维:万象为宾客

第二编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诗性伦理学的历史形态

引 言

第五章 目击而道存:汉语“道德”考源

第六章 胼手胝足:诗从寺新考

第七章 原始歌舞:从风诗到比诗

第八章 仪式歌舞:从兴诗到赋诗

第九章 诗性政治:从雅诗到颂诗

第三编 诗云子曰:轴心期的崩坏与重建

引 言

第十章 诗性文化的轴心结构

第十一章 君子远庖厨:原儒篇

第十二章 礼与食孰重:原墨篇

第十三章 名与身孰亲:原庄篇

第四编 诵之思之,其声愈稀:诗性主体的死生解脱

引 言

第十四章 咏而归:儒家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十五章 与物为春:庄子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十六章 存在本身的美:禅宗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十七章 天地大德日生:理学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五编 此中有真意:生命的诗化之路

引 言

第十八章 涵盖乾坤:大而化之的诗圣

第十九章 截断众流:行气如虹的诗仙

第二十章 随波逐浪和光同尘的诗人

第二十一章 神农氏之诗境

结语 此身虽异性长存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国诗性文化》评论存目

后 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