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8 08:47
中国财政学会的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贯彻百家争鸣、学术民主的方针,积极组织和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研究财政科学,为繁荣我国财政事业,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中国财政学会的主要业务范围是:
组织、推动会员和社会力量开展财政学术活动,探讨财政经济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方针政策问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
研究和总结我国财政工作的历史经验,探讨其发展规律。宣传党和国家的财政方针政策,调查研究在改革发展中财政工作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组织各专业委员会开展专题财政理论研究工作;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研究和介绍外国财政理论及财政管理工作经验;
开展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和全国财政协作研究课题评选活动;
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和业务咨询工作。
中国财政学会只吸纳团体会员。
中国财政学会现有 45 个团体会员单位,包括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 个经济特区、 12 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
中国财政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根据章程规定,中国财政学会每五年召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2010年4月10日,中国财政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18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由287名理事组成的中国财政学会第八届理事会,选举谢旭人为中国财政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王保安、王力、卢中原、李扬、邓力平、贾康、刘伟、郭庆旺等8位同志为副会长,贾康兼任秘书长。
中国财政学会目前共设立了 5 个分支机构,即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区域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城镇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外国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旅游地区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
中国财政学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是中国财政学会秘书处。
中国财政学会主办的会刊为《财政研究》。
1、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中国财政学会在民政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围绕党和部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主要有:召开了中国财政学会 2005年年会暨第十六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了全国财政协作研究工作,完成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更加重视财经理论宣传工作,提高了各地财政学会财经理论刊物的质量;会同财政部科研所举行了首次全国地方财政科研先进单位评选活动,激发了各地财政学会和科研部门进一步做好财政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进行了第四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评选活动;进行了全国协作研究课题评选活动等,为促进财政科研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财政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有许多基础理论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广大财政科研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理论成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基础理论问题,如公共财政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推动我国财政理论建设、指导财政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在宏观经济调控和财政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财政科研工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始终围绕财政经济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以创新的意识,集中力量进行政策研究,扎扎实实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大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探索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完成了大量科研成果。一些研究成果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对财税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四年以来,各地财政科研工作者着重对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预算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加入 WTO 对财税的影响、积极财政政策、财政风险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2、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中国财政学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财政学会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财政科研工作水平,为深化财政改革,推动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献计献策。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国财政学会将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进一步改进学会的工作: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廉政建设,强化措施,严格纪律,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学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其次学会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学会工作活力,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会生存和发展之路。要组织学会会员单位加强财税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开展研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高理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理论研究成果为实际决策提供参考、咨询的价值。
第三要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学会工作。注重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各地财政学会的联系和沟通,密切与其他单位的科研协作关系,利用学会群众性基础较好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财政科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