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2 21:43
《 中国近代中学组织结构演变研究》是201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学军,本书全面讲述了近代中学组织的演变过程和结构。
以学校组织结构为焦点,细致梳理了清代和民国时期中学组织结构的形成与演变历程,研究中学在近代中国的产生、中学行政结构的分化与整合、中学性别结构的变化、中学科部结构的调整等,并运用组织制度理论来分析中学组织结构。书中提出用“追求合理性”和“追求合法性”来解释“近代学校何以如此”的研究思路,凸显教育管理研究中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学术魅力。
导论
一、作为组织的学校及其结构
(一)忽略“学校”的教育研究
(二)组织结构的“有无”与“真假”
(三)“学校组织结构”的含义
二、理性结构形成中的制度因素
三、纵向求真的历史研究方式
四、本研究的框架与主要内容
章 世界、民族国家与现代学校
一、解释我国学校教育产生的视角
(一)功能一整合框架
(二)冲突一控制框架
(三)国家一社会框架
(四)远因一近因框架
(五)文化一认知框架
二、从“天下”到“世界”的转变
三、晚清民族国家观念的合法化
四、造就人才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民族国家的内在信念:现代政体
(二)民族国家的内在信念:塑造国民
(三)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初创
第二章 政府、教育与中学行政结构
一、教务长的出现
(一)制度上从有到无的总教习
(二)实践中教务长的缺失及其问题
(三)中学教务长的出现及其原因
二、分部制的形成
(一)训育主任
(二)会议制度
(三)分部制
三、规制下的变化
(一)教导主任
(二)并行系统
四、中学行政结构的形式化
第三章 传统、新知与中学性别结构
一、女子中学的产生
(一)兴办女学: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
(二)从天理到公理:基于知识的转变
(三)从经正女学堂到《奏定女学堂章程》
(四)女子中学在制度层面的正式确认
二、男女同校的出现
(一)从大学开放女禁到中学男女同校
(二)不坚持中学男女同校的三类主张
(三)从公理到真理:作为常识的新知
(四)中学男女同校的组织与教育影响
三、男女分校之回流
(一)本位文化:学术政治化与政治学术化
(二)男女分校:政治的力量与规范的影响
四、价值规范与组织
第四章 时势、业群与中学科部结构
一、初的分科制
二、分部制的实行
(一)基本过程及状况:1917—1930年
(二)职业教育与民主教育潮流的影响
(三)作为变革主导者的教育群体
三、从分部到分校
(一)对中学分部制不满的原因
(二)中学分校制的逐步采行
四、专业规范压力
第五章 近代学校何以如此
一、合理性之追求
二、合法性之获得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陈学军,男,1978年生,江苏兴化人,教育学博士,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领导与管理,主要从事教育领导基本理论和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先后在《教育学报》、《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50多篇,并有近10篇论文为《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参与编写《现代教育管理专题》(2004,2008)、《教育管理学通论》(2012)、《教育管理学教程》(2013)等教材,参与撰写《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与反思》(2006)、《学校教育现代化指标研究》(2008)、《教育管理学的方法体系》(2012)等著作。博士论文《近代学校何以如此——我国近代中学组织结构演变研究》获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012年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优秀青年教师骨干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