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8 10:50
《中国钓鱼岛》是画家苗再新力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图中,蓝色的海洋广袤无边,低空飞翔的海鸥,俯身亲吻着几座气韵非凡的岛礁,那正是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儿子、华夏兄弟姐妹血肉相连的同胞:钓鱼岛主岛、北小岛和南小岛。
画家苗再新以钓鱼岛为题材创作了一幅新山水画《中国钓鱼岛》,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为开拓新山水画做出了贡献。《中国钓鱼岛》画作描绘的,正是史志记载中的景观。苗再新先生在画作里传达的,是十三亿热爱和平、精诚团结的中国人民的心声。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此画作题材为开拓新山水画做出了贡献。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此画对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从史实来说,关于钓鱼岛这块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土地的合法性问题,无需重复考证和反复质疑。对此,清华大学教授刘江元先生的文章《从历史事实看钓鱼岛主权归属》已有翔实的史料论证。
钓鱼岛是中国的一座宝岛,《中国钓鱼岛》是以它的自然景观为表现题材的一幅画。几座岛礁、四周广袤的海洋和栖息的海鸟,构成了宝岛的自然景观,岛上没有瀑布、亭台和远山等元素,要创作成一幅山水画,具有一定的难度。但苗再新先生擅长驾驭较难题材的作品。他说:自己一直关注钓鱼岛的相关新闻报道,正是这种爱国情怀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让他克服困难并全心身投入到创作中去。为此,他在创作过程中缜密构思,严谨布局,曾三次撕画,最后运用平远的构图方法,使画面中的钓鱼岛主岛、北小岛和南小岛遥相呼应,并点缀海鸥翱翔于岛屿上空,千姿百态,以动衬静,给画面注入了无限生机。这幅作品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构思使众多人士在画前驻足不行,由此可以看出观众对祖国每寸山川的热爱之情。
作品的创作灵感还来自于对钓鱼岛文化背景的考量。最近被社会广泛关注的《海国志》中记载有“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即转风”。作品中描绘的海鸥和上述描写一致。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创作室副主任,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1925年3月,还是一位美国留学生的闻一多,就以一位普通知识分子的身份,一名中华儿女的担当,写下了一组流传后世的爱国诗作:《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祖国母亲被列强掠去的七个孩子,中华版图被强行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顺、大连。我们耳熟能详的歌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就是其中的一首《七子之歌·澳门》 。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响起,每一个血管里流着传承了五千年华夏文明血液的炎黄子孙无不感到内心喷薄而出的热流。
那是一段血泪交融的岁月,是伤痕累累的母亲不愿回首的无尽屈辱。
1842年8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香港岛从此割让给英国。
1860年,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100年。 ”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澳门从此被割让。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宝岛台湾(钓鱼岛附属于台湾)及琉球群岛割让日本,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广州湾(今广东省湛江市)被租让给法国……
七子尽泪下,诗人唱悲歌。为了让母亲和孩子不再被迫分离,为了让民族从此自立自强,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前赴后继,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1930年,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台湾重归中国版图,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七子之歌》响彻寰宇,澳门回归。 然而,当昔日诗人闻一多的悲情在盛世华章的鼓乐声中有所告慰时,苗再新先生的画作,又让我们想到了被阻隔于海峡之外迟迟不能归家的游子——钓鱼岛。看到他在海风呼啸中的坚毅,看到他在海浪拍打中的沉着,母亲的手开始颤抖,兄弟姐妹的心,在剧烈的疼痛。
在钓鱼岛这块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代代中华先民的足迹。这块土地的风情,也被中华先民们传诵着、吟唱着。清代撰写的《海国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即转风”。
画家苗再新以钓鱼岛为题材创作了一幅新山水画《中国钓鱼岛》,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为开拓新山水画做出了贡献。《中国钓鱼岛》画作描绘的,正是史志记载中的景观。在这幅浸透了苗再新先生无数心血的画作面前,许多国人都在驻足沉思。一位有识之士这样说道:“位卑未曾忘忧国,画笔激起爱国说! 十三亿民共一志,国土谁敢变颜色?”诚如所言,苗再新先生在画作里传达的,是十三亿热爱和平、精诚团结的中国人民的心声。
正是源于中华民族的兄弟姐妹万众一心,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在最危险的时候能够坚强挺立。而今天,当逐渐强大起来的祖国面对一次次激动人心、洋溢着中华民族最骄傲、最自豪情感的时刻,依然奏响着让我们热血沸腾的警世之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这足以说明,这个国家是不可战胜的,这个民族是不容欺凌的,十三亿人民组成的中华儿女,将汇聚成爱的海洋,让祖国母亲的天空永远蔚蓝。
钓鱼岛,你遗传了来自亘古的祖先最优秀的基因,你有着和其他姊妹弟兄一样美丽无双的容颜。你曾有那么一个幸福的童年,吮吸着母亲的乳汁,在华夏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中成长。可是,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因为母亲的不够强大,你被强行从怀里夺去。从此,天各一方中苦苦等待的,是母亲一声声盼儿早归的呼唤。钓鱼岛,你听见了吗?
试看今日之中国,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之声中,伟大复兴之旅已经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钓鱼岛,祖国母亲永远的心头肉,华夏兄弟姐妹永远的手足,十三亿中国人民永不逝去的爱。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你永远都和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