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更新时间:2022-03-31 09:25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前身是创办于1982年的《团校学报》;1986年更名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更名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该刊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的权威性刊物。

办刊历史

1982年,《团校学报》创刊,当年发刊8期。

据中国知网收录信息显示,1983年01期开始为季刊。

1986年,更名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并成为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

据中国知网收录信息显示,1987年01期开始改为双月刊。

据中国知网收录信息显示,1994年01期开始为季刊。

据中国知网收录信息显示,2000年01期开始改为双月刊。

2015年,更名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年4月,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报道内容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以促进改革开放为已任,以青年问题、青年工作及青年最关心的中国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文化、教育等为主要内容。

主要栏目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以问题研究为导向设置栏目,主要板块有“特别观察”、“理论研究”、“青年思想研究”、“共青团与青年工作”、“大学生与高校教育”、“青少年法制”、“青年文化与社会发展”、“域外青年研究”、“研究述评”等。其中于1985年正式开设的“青少年研究”为特色栏目,它以“学术需要创新,创新需要青年”为宗旨,既突出青年道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又注重青少年未来问题的研究;一方面积极追踪青少年社会和学术热点,另一方面又不断拓宽青少年研究的领域,是以青少年理论研究为主并兼有工作研究和问题研究的理论专栏。坚持以研究当代中国青少年问题为中心,广泛深入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开展青少年问题研究;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该栏目自创栏至2011年12月共发表关青少年研究的文章约500篇,占总发表文章数的约40%,青年类摘转率高达近40%,推出了一批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于2004年底此栏目被列入教育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

2004年,“青少年研究”栏目在众多特色栏目中被教育部评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

编委成员

据2021年10月《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编辑部官网显示,该刊编辑委员会拥有学术指导1人,学术顾问5人,委员17人;该刊编辑部拥有编辑5人。

合作交流

2005年7月,全国青年院校学报研究会(全国团校学报研究会)第七次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

2009年8月,全国青年院校学报研究会第八次代表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

2015年7月,由全国青年院校学报研究会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校承办、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学报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全国青年学术期刊编辑培训暨年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21年10月中国知网显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共出版文献5119篇。

据2021年10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官网显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载文量为3176篇。

收录情况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来源期刊”、“北京市社科学报名刊、名栏”。

影响因子

据2021年10月中国知网显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总被下载1996374次、总被引40870次、(2020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613、(2020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176。

据2021年10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官网显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被引量为31056次,下载量为197693次;2018年影响因子为2.02。

荣誉表彰

2002年,《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经教育部社政司同意,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2010年,《中国青年社会科学》被教育部评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

文化传统

办刊理念

学术需要创新、创新需要青年

办刊方针

弘扬学术精神、突出青年特色

现任领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