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21:29
《中国风俗辞典》是1990年1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典类工具书。
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标志。风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各民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一经形成,便强有力地影响各民族的一切方面。因此,风俗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悠久,国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风俗事象浩如烟海,传统深厚,并各具特色。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民族绚丽多采的风俗,在世界风俗史上不可否认地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民俗学体系,为了向全民族、全社会进行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的教育,推动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伟大事业,从中国风俗研究的过去和现状出发,编纂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各民族的风俗的中型专科辞典,是很必要的。
1990年1月,《中国风俗辞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参考资料:
《中国风俗辞典》共收词目12157条,包括十九大类:总类,岁时·节日类,婚姻类,生育类,寿诞类,民间医药类,丧葬类,交际·礼仪类,服饰类,饮食类,居住类,器用类,交通类,生产·职业类,民间工艺类,宗族·社会类,娱乐类,信仰·祭祀类,巫ト·禁忌类。
《中国风俗辞典》主要选收中国古今各民族富有特点的风俗事象和风俗活动,并酌收一些常见的、含有风俗意义的词语。该辞典所收词目的名称,有一事数名或一词数译(指少数民族风俗词语)者,酌采其中较常见的为正条,其他或列为参见条,或不予收列。
参考资料:
该辞典在收词时,编纂者首先确定的一个原则是只收中华各民族的风俗事象(包括风俗物)词语,不属风俗的词一概不收。坚持这一标准收词,就将非中国的、非风俗的词语排除在外,从而保证中国风俗的特色。其次,只收中华各民族上下五千年间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主要风俗事象,这是中型专科辞典只收基本词和常见常用的派生词这一原则在该辞典中的具体化。
收词工作展开后,主编、副主编在广泛发动中国各地的撰稿人从古今典籍、论著、地方志民俗学、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中搜集到的大量词目的基础上,挑选出各民族的各类主要风俗词目入典,而且必须是富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另外对于流传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名称的同一风俗事象,择其流传最为广泛的名称为该风俗事象的正条词目,收词工作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多次反复,大体上坚持了上述原则。再次,除“总类”之外,将各类风俗词目归到18大类之中,同时对各大类确定了内部分类,目的在于检查所收词目是否系统,是否有缺漏重复,是否大体平衡。以“服饰类”为例,下面又分头饰、面饰、颈饰、臂饰、腕饰、手饰、足饰、上衣、下服等类。以岁时·节日类为例,下分岁时和节日两类,节日类可分为民族节日、宗教节日、纪念节日等小类。总之,由于确定了各门类的收词范围,明确提出了收与不收的界线,从而保证该辞典各门类收词的大体平衡,达到门类俱全、收词系统精当的基本要求。
该辞典的编纂者从一开始就抱着甘为人梯、立志填补国内空白的态度,下决心要编出一部集中华各民族古今主要风俗之大成的辞书,以传之中外,传之后代,为移风易俗、改革开放服务。因此在编写词条时,态度严谨,根据编纂体例的要求,从浩如烟海的古代风俗文献和自己长期进行田野调查所得成果中爬梳整理,用第一手的最可靠的资料来编写词条。对释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均一一仔细核对原著、原文。对风俗事象条目释文的撰写,强调要抓住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全民性(社会性)等风俗基本特征。由于在释文时把握了风俗的基本特征,从而使该辞典释文有别于同类辞书。做到丰富的知识性和严格的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要编好一部中型专科辞典,在释义上,要尽可能简明扼要地追根溯源,应选择最典型的、出现最早的文献资料,但不能引证过多,择其要者足矣;并且叙述其由来演変时,尽可能用现代语言,概括介绍,力求深入浅出。风俗作为一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现象,均有其时代性和传承性。风俗的这两个特征,要求在释文中尽可能指明共由来和演变。具体撰写条目时,如文献有确实记载的,则指明该尺俗的最早记载见诸某典籍,并尽可能引用原文;对于只见诸文人笔记、小说或某地方志的,亦尽可能指明出处,对于既无文献记载,也未见诸地方志等文献记载,而是经考古发掘发现的,则介绍见诸某朝代文物或文物图案;对于无上述三种资科根据的,但当地民间有世代相传的风俗故事的,则在释文中略作交代,提供线索;对于文献记载、地方志记载、考古发现与民间风俗故事说法不尽一致的,则采用几说并存;对于古人、近现代学者研究风俗源流演变,说法不一致的,除介绍一般公认的说法外,其他几说也予以概括提示,以供学者进一步研究参考。该辞典编纂者尽可能对一些历史流传久远的主要风俗在行文中予以追根溯源,同时考虑到普及与提高两方面读者的需要,尽可能简明扼要地介绍,力求深入浅出。
对于一部专科辞典来说,如何做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广大读者不仅想从辞典中了解知识,掌握信息,而且要求得到美的享受。该辞典精选了彩图70余辐,在正文前配了16页彩色插页,其中有北方贴春联、闹元宵,广州花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西北信仰伊斯兰数的民族过开斋节,南方的灯彩、灯板龙、温州珠囤,宁波花轿、沼兴女儿酒等等。这些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精美彩图,给人以美的享受。500余幅插图,绝大部分是请擅长风俗画的美术工作者画的线条画,还有不少采用了出土文物的图片。
这部中型偏大的专科辞典如果采用分类编排,因为各个类收词很多,分类十分困难,编纂者的分类体系不能一下子为读者所掌握,查检时不方便;但如果单纯采用笔画编排法,读者要想按大类系统阅读也不可能。考虑到该辞典的特殊性,编纂者与出版社共同进行多次探讨后,决定采用分类与笔画相结合的编排方法,即先将词条按大类归类,每一大类内的词目再按笔画编排。读者要了解某一方面风俗的概貌,只要查找相应的大类即可。如要了解中国各民族古今婚俗,只要查阅“婚姻类”即可。此外,为了方便对风俗分类不熟悉的一般读者查检,书后又附有《总词目笔画索引》。
参考资料:
叶大兵,1928年生,浙江温州人。民俗学家。编著有《世界风情录》(1982)、《中国百戏史话》(1985)、《中国少数民族婚俗》等。
乌丙安,1929年11月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从事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研究与教学4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