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2 14:45
指浙江省的东阳市、诸暨市、绍兴县、嵊州市、磐安县等五县市所属的会稽山中盛产香榧,而且质量上乘、产量高,因而它们相继被评为“中国香榧之乡”,中国香榧森林公园就建在诸暨、绍兴、嵊州三县交界的山区。而2014年江西黎川凭借其境内香榧群的野生性、完整性,以及林业部门的对其保护得当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正式授予“中国香榧之乡”称号。
比较著名的香榧王树有:诸暨中国香榧王,嵊州中国香榧王,磐安中国香榧王,黎川中国香榧王。
诸暨中国香榧王--1350年,高18米,2003年封王(最早称王的香榧王);诸暨市赵家镇西坑村,该村树龄在100年以上的香榧树就有4500多棵,其中千年以上的香榧树有10多棵,1300多年1颗。诸暨市2012年产量680吨,占全省总销售量2000吨的34%,香榧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
嵊州中国香榧王--1500年, 胸径达7米多,要7个人才能合抱,年产过1500斤(迄今最多产的香榧王);嵊州市通源乡松明培村,该村百年树龄的香榧树2000余棵,1500年以上1颗。嵊州市香榧面积约5400亩,拥有古香榧树群60个,其中香榧古树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有8000多株。香榧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
磐安中国香榧王--1500年,高30米,胸径达9.5米多,2009年封王(迄今最高,最大的香榧树,为真正的香榧王);磐安县至少已有1300多年的香榧栽培历史,现存百年树龄以上榧树6100多株,其中千年树龄以上榧树45株,1500年以上树龄的“中国香榧王”1株。目前我县香榧面积5.6万亩,2012年香榧产量400吨,占全省总销售量2000吨的20%,是全国总销售量的18%。香榧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三。
黎川中国香榧王--1500多年,高21米,为雌树;黎川县内香榧资源十分丰富,集中分布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种群密度高、群落结构发育好,境内保留有我国最大最古老的香榧种群,现存6448株天然香榧树,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香榧是第三纪子遗植物,别名中国榧,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主要生长在中国南方较为湿润的地区,出现在距今一亿七千年的中侏罗纪。诸暨,嵊州,磐安等第榧栽培历史有1500年以上。香榧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年岁月,逐渐形成“珍稀、吉祥、远古”文化理念。香榧树树形奇特,古树老态龙钟,千姿百态;四季常绿,尤以香榧从长芽到成果,历经三年可采摘,可谓千年榧树三代果,极具观赏价值。香榧营养丰富,据有免疫抗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降至活血、生津滋补、舒筋壮骨、排毒养颜等药理作用和功效。
在浙江诸暨绵绵群山中,有着广达3万多亩的一片香榧林,其中香榧古树群126个,千年以上的榧树2700多株,盛产榧树达15万株,平均年产香榧50万公斤左右,占全国香榧总产量的60%以上,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香榧之乡”。
走进诸暨香榧盛产地之一的钟家岭村仙坪山,只见山头云雾缭,满山满坡生长着近千株百年以上的古树,雄树的粗壮枝干以各种姿态伸向蓝天,雌树却“披发”下垂。这里的香榧古树群落在几百年的生长过程中,因为历经狂风暴雨摧残和电闪雷鸣打击,有的折枝断臂,有的东倒西歪,有的虬株龙盘屹立于悬崖峭壁中,因而香榧古树群落的形态千奇百怪,有的似兽类奔走,有的似雄鹰展翅,有的似一对恩爱情侣,有的俨然成了怒目金刚……
香榧树长得最为雄伟奇特的,得数西坑村马观音岗顶湾的那株“香榧王”。这是一株雌香榧树,高达18米,可与6层楼比高下,胸围9.26米,需6人才能合抱,它的巨枝像伞骨一样向四面八方伸展,犹如一把巨大的青蔓伞,树冠覆盖面积达0.85亩,合576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多人在它的下面纳凉,它每年产700多公斤鲜果。
香榧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高,据分析,它的果肉含脂肪50%、蛋白质10%,还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香榧不但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香榧有“治五痔,去三虫蛊毒”、“疗寸白虫,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令人能食”等功效。品尝香榧许多人都用牙咬开外壳,而内行人却用两个指头捏住香榧,用力一揿香榧就裂开了,然后用外壳刨去果实黑衣使之露出淡黄的果肉。这种裂壳吃香榧的方法,据说是2400多年前的西施发明的:当时西施与小姐妹去南货店玩,老板欺她们指嫩力薄,叫她们用两个手指揿香榧,谁揿得开香榧就可以免费让其品尝,心灵手巧的西施看到香榧的头上有两个凸起的圆点,就像两只眼睛一般,于是她捏住两只眼睛用力一揿,香榧壳果然裂开了。从此,许多内行吃香榧不用牙咬,只用手捏。
香榧好吃树难栽。榧树一般要栽种8年才能零星挂果,几十年后产量成倍增加,只有到了几百年的壮龄树,才能真正达到硕果累累,故当地人称它为 “公孙树”。香榧树还有一个美名曰“三代果”:榧树每年3—5月发芽抽梢,5月花原基开始分化;第二年4月中下旬雌雄花发育成熟开始授粉,8—9月受精形成幼果;第三年5—8月幼果逐渐膨大,9月初果皮转淡黄成熟。清乾隆诸暨县志载:榧树每三年始可采,叠三节,每年采一节,俗称“三代果”。
香榧采摘难度颇大,它不像山核桃那样可以棒打,因为树上除了成熟的榧子,还有明年可采的幼果,因此香榧必须一颗一颗地小心采摘,尤其是生长在树梢的香榧,需要有一定技巧的人上树才可采摘,否则便会从树上摔下来。香榧摘下来后不像桃杏李梅那样当即可吃,需要堆放七天让它发酵,让营养转化,然后剥去外面青绿色的外果皮,洗净后再堆放15天左右(第二次成熟——营养转化),只有经过这一处理过程的香榧香气才充足,才可晒干储藏或分批炒制。香榧炒制好坏也很有一番技巧,炒制用手工,用木柴,待炒制到外壳微微发黄时将香榧浸入一定浓度的淡盐水中,让盐水趁热钻进榧肉中,然后沥干再炒。
香榧由于生长地域狭窄,分布面不广,年产量也不高,许多地方只闻香榧之名而不知其实,因而人们对其倍感珍贵。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南巡会稽时,品尝了榧果而觉其名不雅,故将“榧子”命名为“香榧”。唐武宗宰相李德裕赞香榧曰:“木之奇哉有稽山之海棠榧。”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在会友时见席上香榧果吟曰:“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县令以稀世珍果香榧进贡,乾隆御口一尝,龙颜大悦,当即将它封为“御榧”,此后香榧便年年作为贡品孝敬皇上;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赋诗赞其曰:“暨阳珍果世间稀,两头尖尖白肉肥。但愿佳种传八方,人人都得尝新奇。”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主要产于会稽山区。嵊州是全国仅有的5个“中国香榧之乡”之一。据史料记载,嵊州香榧人工栽培历史已达到1300多年,食其果的历史更加久远,早在南宋时期就有盛产香榧的记载,清朝时期曾作为朝廷贡品。
为加快香榧产业发展,嵊州市委、市政府在2001年出台了《关于扶持效益农业和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山区乡镇发展香榧基地和香榧嫁接。六年来共落实财政补助资金826万元,发展香榧7万多亩,嫁接香榧100多万株,我市香榧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有香榧种植面积8.1万亩,其中盛产面积6500亩,有百年以上香榧古树近3万株,拥有谷来镇“山珍”、“山森”、通源乡“白玉尖”、竹溪乡“越山”、雅璜乡“雅璜”、长乐镇“昆山”等6个面积达2万多亩的省级森林食品基地,拥有雅璜、谷来、通源等3个面积1.1万亩的绍兴市级香榧自然保护小区。
为提高香榧产业的科技含量,嵊州市人民政府还聘请浙江林学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戴文圣教授担任产业顾问,开展了生态优质香榧生产的科技研究,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制订了嵊州市香榧生产技术标准。同时,充分发挥市林业局香榧大师等农技人员的作用,依托“农技110”、农民信箱、林业信息网等平台,积极推广香榧嫁接、遮荫、雄榧培育等实用技术,2006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培训1500多人次,发放1万多份(条)技术资料。
通过实施无公害管理,嵊州香榧的品质不断提升,在省内外大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杭州、宁波等,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大大提高。目前,全市已有一定规模的香榧生产企业5家,其中绍兴市级龙头企业1家(山珍食品)。拥有“山珍”、“山森”、“白玉尖”、“才兴”、“谷来”等有一定知名度的香榧品牌20多个,其中“山森”、“山珍”、“白玉尖”还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山珍”、“山森”牌香榧还多次在浙江农业博览会上金银奖,并成为绍兴市著名商标。
迅速壮大的香榧产业,为嵊州更多的山村铺就一条兴林富民之路。2006年全市香榧干果产量370吨,香榧总产值达7000万元,其中谷来镇袁郭岭村香榧干果产量超过50吨,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达8000元,最多的一户农户收入达8万多元。目前,谷来镇已依托香榧产业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批兴林富民示范乡镇,谷来镇袁郭岭村、通源乡松明培村、竹溪乡郑家坞村、谷来镇榆树等村也先后成为浙江省、绍兴市兴林富民示范村。香榧产业已成为嵊州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成为我市山区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
2007年香榧产量有所减少,全市干果产量31万公斤,由于香榧价格比去年大幅上升,香榧产值比去年增加约10%达7700万元,再创历史新高。去冬今春还完成香榧嫁接50多万株。
黎川县境内香榧资源十分丰富,分布范围广、种群密度高、群落结构发育良好,保留有我国最大最古老的香榧种群,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全县现存6448株天然香榧树,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径156厘米、高21米,据测算树龄高达1500多年,目前仍葱郁苍劲,被称为“香榧王”。该县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在香榧集中分布地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并制定出台了有关保护政策,强化保护措施,对树龄100年以上的实行挂牌保护。在加强对野生香榧保护力度的同时,该县大力发展香榧产业,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使得香榧逐步成为黎川百姓的“摇钱树”,目前全县已种植香榧3万亩,并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扩大到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