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0 13:58
中国高速铁路(China Railway Highspeed),简称中国高铁,是指中国境内建成使用的高速铁路,为当代中国重要的一类交通基础设施。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以1964年日本新干线铁路建成使用为标志,全球开始发展商业运营高速铁路。
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乘坐新干线铁路上的高速列车,高速铁路因此正式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
20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面临运输能力不足困境,列车行驶速度低于120千米/小时,客货混跑矛盾增加。经原中国铁道部研究院相关专家分析:受限于当时经济科技以及市场环境,中国发展高速铁路需分阶段进行,先完成常速范围内的列车提速和扩编组,直至21世纪初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才有可能新建高速客运专线铁路。同一时期,广九铁路广深段启动电气化改造工程,计划引进摆式动车组列车,提速至160千米/小时,成为中国发展准高速铁路的择优试验线路。
截至1990年,世界高速铁路行车速度目标从原160千米/小时提高到200千米/小时以上,部分国家高速铁路上列车试验速度已超过400千米/小时。同一时期,中国人口总数量已达11亿人,仅有5300多千米铁路承担全国70%以上货物周转量和50%以上旅客周转量。其中,中东部地区铁路6条干线铁路承担全国铁路80%客运量,日均使用能力缺口50多万人次、缺少旅客列车220余对,部分列车超员100%以上。全国客运列车平均旅行速度40千米/小时以内,客货运输能力互相制约矛盾严重。
1990年至1991年期间,中国开始高铁技术攻关和试验实践规划,提出分期分段兴建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流的建设理念,以广深铁路为准高速化改造试点线路,并优先选择在京沪线京津段和沪宁段设计高速铁路。中国专家还提出“高中混跑”“货中有客”观点,建设可供临时快运货物列车行驶的高速铁路,既有线仍保留客运。
1991年,《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发布,设计“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独立研发中国高速铁路关键技术。12月28日,广深铁路启动准高速化改造,成为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工程。同一时期,原中国铁道部组织专家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兴建高速铁路。
1994年,中国科学界、工程学术界对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兴建高速新线”“改造提速旧线”两种方案产生分歧,致使该项目被搁置。12月22日,广深铁路完成准高速化改造,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达160千米/小时。这一时期,中国春运问题日趋突出,加速中国国内发展高速铁路的需求。
1996年,中国与韩国共同研制高速列车,并在广深铁路上进行试验。
1998年8月28日,广深铁路营运列车最高行驶速度200千米/小时,成为中国第一条达到高速指标的铁路。12月,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出现“传统轮轨技术”“磁悬浮轨道技术”两种互斥争议方案,导致该项目长期搁置,同时也一度左右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方向。
1999年4月23日,广深铁路200千米/小时电气化新技术通过原中国铁道部鉴定。8月16日,秦沈客运专线开工建设,作为中国第一条轮轨高速动车组的试验线路。
2001年3月1日,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开工建设,作为中国高速铁路磁悬浮技术线路的试验性工程。
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建成,设计速度430千米/小时,为中国首条高速轨道系统。
2003年10月11日,秦沈客运专线全段建成通车,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为中国第一条高速国铁线路。
2003年,中国高速铁路确立“市场换技术”基本思路,通过与外国企业合作建设发展中国高铁技术。
2004年1月21日,中国国务院审议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建设“四横四纵”客运专线,设计速度指标200千米/小时以上。
2005年6月11日,石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中国正式进入标准化建设高速客运专线铁路阶段;此后,一大批干线高速铁路和城际高速铁路项目相继启动,当时的中国高铁工程以“客运专线”或“城际轨道交通”名义立项。
2007年1月5日,台湾高速铁路通车试营运,成为中国第一条投用的设计速度300千米/小时级别高速铁路。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启动,部分路段列车最高运营速度250千米/小时,中国首次在全国局部地区初具规模开行运营速度200千米/小时动车组列车,中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速时代。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成为中国内地第一条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级别高速铁路。
2009年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速度350千米/小时,首次打破中国铁路春运瓶颈,高铁运输在干线铁路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中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标志。
2017年12月28日,石济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至此,中国铁路“四横四纵”快速通道全部建成通车。
2010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城市群建成高密度高铁路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区域之间完成高铁互联互通。
2022年8月30日,中国首条跨海高铁——新建福厦铁路全线铺轨贯通。10月31日,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开工建设。11月30日,世界最长高速铁路跨海大桥——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中国进入跨海高铁时代。
中国高速铁路有两层含义:技术型高速铁路是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以上、初期运营速度200千米/小时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路网型高速铁路是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以上的主通道、区域连接线和城际铁路。
技术概念上的高速铁路,其本质属于线路等级划分,涉及具体工程指标参数。根据《铁路线路设计规范》(TB 10098-2017):中国国家铁路等级分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Ⅰ级和Ⅱ级铁路、重载铁路。技术型高速铁路必须是客运专线,正常情况下只开行构造速度200千米/小时以上级别的动车组列车。
路网概念上的高速铁路,泛指中高速度指标的铁路,仅宏观上大致与中低速度指标的普速铁路区分。在实际建设中,路网型高速铁路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速度等级,地形地质以及气候条件复杂困难地区可适当降低,部分地区线路还需预留货运功能,无特别硬性规定。
中国高速铁路形式多样,种类丰富。根据高速铁路在路网线路中的不同地位和服务范围,中国高铁可分为主次干线(即八纵八横主通道、区域连接线)和支线(联络线、延长线、城际线等);根据速度指标,中国高铁可分为时速250千米、时速300千米和时速350千米三种级别;根据其它显著特征,还细分城际高铁、山区高铁、合资高铁、跨国高铁等。
快速铁路是在《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临时使用的术语,一般指设计速度160至250千米/小时级别铁路,涵盖中高标准的客货共线铁路(常作为区际干线铁路)和中等标准的城际铁路;快速铁路网由设计速度达200千米/小时以上高级铁路组成。《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调整)》《高速铁路设计规范》《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后,“快速铁路”不再使用,部分快速铁路升级为标准高速铁路,其余称区际干线铁路或城际铁路。
根据《铁路主要技术政策(2013年铁道部令第34号)》:中国高速铁路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200千米/小时以上、最小追踪间隔3分钟、轴重17吨以内;采用CTCS2或CTCS3级列控系统。高速铁路在正线间距、最小曲线半径、运作模式等各方面的技术指标均比普速铁路有更高或特殊要求:正常情况下,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铁路,正线间距不小于4.6米、最小曲线半径3000米、最大坡度20‰至30‰;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铁路,正线间距5米、最小曲线半径5500米(困难地段)至7000米、最大坡度12‰至20‰。
以现有CRH380A、CRH380B、CR400AF、CR400BF等4个8编组的主力车型为例,其轮周功率分别为:9360kW、9200kW、9750kW、10140kW,通过在京沪高铁(往返距离2636公里)达速350km/h运行条件下的能耗测试数据显示,其耗电量分别为:56931度、61861度、51364度、55490度,据此推算出平均每公里耗电量分别为:21.6度、23.5度、19.5度、21.1度。
截至2019年,中国高速铁路营运列车均使用构造速度200千米/小时以上的动力分散式电力动车组,座位类型分为二等座(基本坐席)、一等座、商务座、特等座、商务座和动卧(动车组列车软卧、高级软卧)。
中国高速铁路是封闭电气化铁路,架设空中接触网为列车供电;常采用无砟轨道和无缝钢轨,也有部分采用有砟轨道;线路实现GSM-R网络覆盖,建立覆盖全路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设综合视频监控、应急通信、调度通信等系统,铁路区间设置自动闭塞或移动闭塞系统;部分线路采用“ATO+CTCS2/3”新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大范围通过以桥代路、桥隧结合方式铺设轨道线路,实现控制路基沉降、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中国高速铁路一般只能开行高快速动车组列车,但也有部分高级客货共线铁路兼行普速客车甚至是货物列车。
中国高速铁路车站有新址新建、旧址改建或重建这几种,部分高铁站同时也是普铁站,兼停高速列车和普速列车,不过中国国家铁路并没有对高铁站做任何分类规定,车站名称均无“高铁”的字样。
中国高速铁路除配置车站、变电站等常规设施,还设有针对动车组的铁路车辆检修站,又称动车运用所。
中国高速铁路为中国国家铁路组成部分,高速列车购票方式与其它普速列车购票方式相同;中国铁路营运高速列车均为动车组列车,车次分“C、D、G”三种字母开头,大部分动车组网上订票可选座位;部分城际动车组列车采用不对号入座乘车模式,也有部分长途动车组列车在高峰期销售二等座车厢的无座票。截至2019年,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车票或凭证有纸质车票(红色条码或蓝色磁介质)、电子客票以及身份证。
截至2019年,中国高速铁路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主要有:高铁快递、专车接送、商务旅客增值服务等。
高姐又称动姐,即高速列车乘务员,专门在动车组列车服务旅客,拥有类似空姐的高标准客运服务形象。
中国高速铁路主要机关单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
中国高速铁路主要由国家或地方领导建设,资金以银行贷款为主;2017年9月11日,中国首条民营资本控股高铁(杭绍台铁路)完成投资签约。
截至2019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国高速铁路进行多元化经营,主营项目有酒店、旅游、工业制造、土地开发、特色餐饮服务、动车组无线网络建设、“高铁+共享汽车”系统等。
截至2014年,中国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形成比较完善的高铁技术体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策略,系统掌握构造速度200至250千米/小时动车组制造技术,并且完成构造速度350千米/小时动车组技术平台的搭建。《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正式发布,成为中国高铁建设技术标准体系。
2016年7月15日,两列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均以420千米/小时速度在郑徐高速铁路上完成安全交会,标志中国已全面掌握核心高铁技术,同时,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在全球高铁市场占据69%份额,成为世界高铁领跑者。
2017年6月26日,“复兴号”列车投入运营,装配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功率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中国标准动车组所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国际兼容标准占16%,不同列车可以重联运行。
2018年8月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京沈高速铁路启动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试验。
2019年6月2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40米跨1000吨运架成套设备投入使用,完成第三次突破高铁制架技术;9月底,京张城际铁路沿线5G信号基站全部开通。
截至2019年11月23日,中国已系统掌握各种复杂地质及气候条件下高铁建造成套技术,攻克铁路工程建造领域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全面掌握构造速度200至250千米/小时、300至350千米/小时动车组制造技术,构建涵盖不同速度等级、成熟完备高铁技术体系
2024年2月7日,《西班牙人报》报道,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牵头在一个新设施中,完成高速飞车的一次(全尺寸超导电动悬浮)试验。本次试验,在全尺寸试验线上实现了稳定悬浮,并且航行速度比以往更快。中国科学家正在开展各种项目和方案,旨在让列车达到1000公里的时速,从而与飞机相媲美。超导磁悬浮技术使列车悬浮行驶,消除与铁轨的摩擦,这种技术已经用在中国境内的一条高速线路上,即连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与龙阳路站的线路。
1998年6月24日,韶山8型0001号电力机车在京广铁路试验段中创下240千米/小时速度记录,成为中国首台高速机车;8月28日,“新时速”摆式列车(X2000)在广深铁路上投入运营,列车最高运行速度200千米/小时。
2001年1月9日起,“蓝箭”电力动车组在广深铁路上投入运营,列车最高运行速度200千米/小时。
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电力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上的试验行车速度达到321.5千米/小时。
2010年12月3日,“和谐号”CRH380A电力动车组在京沪高速铁路上创下486.1千米/小时试验速度记录。
2014年1月16日,中国CIT500型高速列车在实验室内试验速度达605千米/小时。
截至2019年,中国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营速度350千米/小时,居全球首位。
截至2015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达1.9万千米。
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超过2万千米。
截至2017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达2.5万千米。
截至2018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2.9万千米以上。
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3.5万千米。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4.6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3.8万公里。2020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同时,全国高铁网已覆盖94.7%的100万以上人口城市。
截至2021年末,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万公里。
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
截至2023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5万公里。
截至2024年9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超4.6万公里。
2008年8月1日至2016年7月11日期间,中国高速铁路营运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超过50亿人次。
2017年春运期间,中国高速铁路营运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达1.8亿人次,占全国铁路客运总量51.4%。
2018年,中国高速铁路营运动车组列车全年累计发送旅客达20.05亿人次。
截止2023年1月13日,铁路客运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运周转量以及运输密度均居世界首位。
2023年1月22日至2月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02亿人次,同比增加3351万人次,增长48.7%,日均发送旅客931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春运同期的90%。
2024年5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069.3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2024年10月,交通运输部初步统计显示,国庆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0亿人次。
中国高速铁路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具有特别的交通文化体系。
● 商标
“CRH”是“中国铁路高速”英文(China Railway High-speed)的缩写,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注册的商标,涂装于中国与外国联合生产的动力分散式电力动车组车身外部。“CR”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英文”缩写,涂装于中国自主研制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车身外部。
● 车辆
CRH系列动车组取名“和谐号”,寓意“建设和谐铁路、打造和谐之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部分CRH系列动车组结合当地旅游或商业文化更名;其中,CRH2G列车外观造型为“白骏马”。CR系列动车组取名“复兴号”,寓意“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CR400列车外观造型有“红神龙”“金凤凰”。
● 建筑
中国高速铁路车站在建筑造型设计上,设计师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特征设计出风格各异、赏心悦目的车站建筑。
2016年,中国国务院批准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
2017年,中国国务院批准发布《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8年5月9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和自然资源部等4部门共同发布《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高铁逐渐转入“支线建设时期”,对高铁线路和车站科学规划、合理选址等提出指导性意见。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调整)》,在2016年至2025年(远期至2030年)期间规划建设以八条纵线和八条横线主干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⑴“八纵”通道
①沿海通道:大连(丹东)~秦皇岛~天津~东营~潍坊~青岛(烟台)~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深圳~湛江~北海(防城港)高速铁路(其中青岛至盐城段利用青连、连盐铁路,盐城至南通段利用盐通铁路,南通至上海段利用沪苏通铁路);连接东部沿海地区,贯通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东陇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城市群。
②京沪通道: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高速铁路,包括南京~杭州、蚌埠~合肥~杭州高速铁路,同时通过北京~天津~东营~潍坊~临沂~淮安~扬州~南通~上海高速铁路;连接华北、华东地区,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
③京港(台)通道:北京~衡水~菏泽~商丘~阜阳~合肥(黄冈)~九江~南昌~赣州~深圳~香港(九龙)高速铁路;另一支线为合肥~福州~台北高速铁路,包括南昌~福州(莆田)铁路;连接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地区,贯通京津冀、长江中游、海峡西岸、珠三角等城市群。
④京哈~京港澳通道: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香港高速铁路,包括广州~珠海~澳门高速铁路;连接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港澳地区,贯通哈长、辽中南、京津冀、中原、长江中游、珠三角等城市群。
⑤呼南通道:呼和浩特~大同~太原~郑州~襄阳~常德~益阳~邵阳~永州~桂林~南宁高速铁路;连接华北、中原、华中、华南地区,贯通呼包鄂榆、山西中部、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等城市群。
⑥京昆通道: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安~成都(重庆)~昆明高速铁路,包括北京~张家口~大同~太原高速铁路。连接华北、西北、西南地区,贯通京津冀、太原、关中平原、成渝、滇中等城市群。
⑦包(银)海通道:包头~延安~西安~重庆~贵阳~南宁~湛江~海口(三亚)高速铁路,包括银川~西安以及海南环岛高速铁路;连接西北、西南、华南地区,贯通呼包鄂、宁夏沿黄、关中平原、成渝、黔中、北部湾等城市群。
⑧兰(西)广通道:兰州(西宁)~成都(重庆)~贵阳~广州高速铁路;连接西北、西南、华南地区,贯通兰西、成渝、黔中、珠三角等城市群。
⑵“八横”通道
①绥满通道:绥芬河~牡丹江~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高速铁路;连接黑龙江及蒙东地区。
②京兰通道: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高速铁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贯通京津冀、呼包鄂、宁夏沿黄、兰西等城市群。
③青银通道: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银川高速铁路(其中绥德至银川段利用太中银铁路);连接华东、华北、西北地区,贯通山东半岛、京津冀、太原、宁夏沿黄等城市群。
④陆桥通道: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高速铁路;连接华东、华中、西北地区,贯通东陇海、中原、关中平原、兰西、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⑤沿江通道: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高速铁路,包括南京~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重庆、万州~达州~遂宁~成都高速铁路(成都至遂宁段利用达成铁路);连接华东、华中、西南地区,贯通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
⑥沪昆通道: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高速铁路;连接华东、华中、西南地区,贯通长三角、长江中游、黔中、滇中等城市群。
⑦厦渝通道:厦门~龙岩~赣州~长沙~常德~张家界~黔江~重庆高速铁路(其中厦门至赣州段利用龙厦铁路、赣龙铁路,常德至黔江段利用黔张常铁路);连接海峡西岸、中南、西南地区,贯通海峡西岸、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
⑧广昆通道:广州~南宁~昆明高速铁路;连接华南、西南地区,贯通珠三角、北部湾以及滇中等城市群。
在“八纵八横”主通道的基础上,大致分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规划建设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进一步完善路网、扩大覆盖。
规划建设支撑和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效连接大中城市与中心城镇、服务通勤功能的城市群城际铁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城市群建成城际铁路网;在海峡西岸、哈长、辽中南、关中、北部湾等城市群建成城际铁路骨架网;滇中、黔中、天山北坡、宁夏沿黄、呼包鄂榆等城市群建成城际铁路骨干通道。
2015年6月18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莫斯科至喀山段的高速铁路项目。
2017年5月14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签署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
随着近年来多条高铁陆续投入营运,不仅方便旅客出行,而且缓解南京和川湘、滇黔、两广、福建等方向长期以来运量与运能的矛盾。(中国新闻网 评)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铁经历了从少到多、从追赶到领跑、从走得了变成走得好的转变。(新华社 评)
高铁建设是中国正在开展新工业革命的标志,中国特有的文化和中国人的勤劳创新使得中国高铁技术得以迅速应用,并引领世界。(英国广播公司 评)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圈竞争力、创造生活新时空、加快制造业升级转型。(《经济日报》 评)
中国高铁正进入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实现高铁移动设备、基础设施,以及内外部环境之间信息全面感知、广泛互联、融合处理、主动学习和科学决策的智能高铁发展新阶段。(《上海科技报》 评)
2019年7月8日,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营业里程总和,票价最低,建设成本约为其他国家建设成本的三分之二。中国高铁跑出中国速度,更创造了中国奇迹。(人民网 评)
2011年7月1日起,中国高速铁路大面积降速,列车最高运营速度由原350千米/小时下调至300千米/小时。
2011年7月23日晚上,甬台温铁路浙江省温州市境内发生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前后两趟动车组列车追尾碰撞。
2017年9月21日起,“复兴号”列车按350千米/小时速度在京沪高速铁路上运营,其余高铁线路暂不提速。
2018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部党组书记对于各地政府在高铁规划中的“争夺大战”现象表示:高铁不可能建到所有县和乡,整个决策过程要遵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需按规划进行。(《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