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37
嵩山,五岳之“中岳”,秦岭山系东延的余脉,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4°23′31″—34°35′53″,东经112°56′07″—113°11′32″,西起洛阳龙门东侧,向东逐渐转向东北一直延伸到新密以北,东西绵亘近百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
“嵩阳运动”由张伯声教授创名。是指太古宙片麻岩与元古宙嵩山群之间不整合界面所代表的一次造山运动。这一不整合界面的时限,以往认为在25亿年左右,但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安坡山一带,嵩山群罗汉洞组不整合覆于路家沟钾长花岗岩之上,岩体的年龄为21.76亿年,因此,该界面的时限应在21亿年左右。这样一来,“嵩阳运动”并不只是代表太古宙末的一次造山运动,它是新太古一古元古代多幕构造运动的综合反映,代表了嵩山花岗岩——绿岩地体的固结阶段。在大区域上,“嵩阳运动”与“五台运动”相当,但它的时限跨度要大于“五台运动”。
嵩阳期的变质变形作用,主要反映在对花岗岩一绿岩地体的强烈改造上,在剔除“中岳运动”造成的叠加变形后,在地体中可识别出嵩阳期的两个强变质变形幕。第一幕为发生在中深构造相环境下的面型塑性变形,峰期变质达角闪岩相;第二幕是发生在中浅构造相环境下的线型带状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表现为高绿片岩相的退变质作用。
“嵩阳运动”第一幕变形
“嵩阳运动”第一幕变形发生在新太古代绿岩建造形成以后,是伴随碰撞作用及大规模同碰撞花岗岩类岩体侵位而发生的强烈构造变形。变形作用使岩石表现出变质塑性特征,岩体中出现低限熔融脉体,并和围岩包体一起发生流变变形,使登封岩群岩石普遍糜棱岩化,岩体内广泛发育区域透入性的片麻理或构造片理。绿岩中的糜棱面理、片理或片麻理完全置换了岩层的原始层理。变形期就在距今26亿年左右。
“嵩阳运动”第二幕变形
它多以先存的区域构造片麻理和糜棱面理(S1)为变形面,主要表现为中构造相环境下的强烈韧性剪切再造作用,岩石变质程度为高绿片岩相。“嵩阳运动”第二幕所形成的面理(S2)与“嵩阳运动”第一幕面理(S1)产状近于一致,走向近南北,以向西陡倾的产状为主,但在空间展布上却与(S1)有明显不同。具区域透入性为特征,(S2)则多为线状展布的间隔型即分划性的糜棱岩带及构造片(麻)理带,并叠加于“嵩阳运动”第一幕构造片麻理及糜棱面理之上。“嵩阳运动”第二幕变形使金家间岩组和老羊沟岩组的岩石普遍糜棱岩化或构造片理化,大部分已变为变晶糜棱岩和构造片岩,侵入其中的古元古代早期伟晶岩普遍石香肠化,或者形成不对称剪切褶皱。在君召北区北沟一带新太古代片麻岩中还见有间隔出现的片麻岩带(即构造片麻岩带),其中变晶糜棱岩呈密集的线纹状排列,呈近南北向展布;青杨沟变辉长闪长岩体中也有大量该类间隔型的糜棱岩带,反映了“嵩阳运动”第二幕的影响。根据伟晶岩脉剪切褶皱的不对称特征,以及糜棱岩带中的S—C组构造特征分析,嵩阳运动第二幕的剪切指向仍为自西向东的推覆作用。据晋窑伟晶岩群的白云母K—Ar(钾一氩法)年龄距今22.95亿年、路家沟钾长花岗岩锆石Pb—Pb(铅—铅法)年龄距今21.76亿年(未受“嵩阳运动”第二幕影响),可将该期变形的时限定在距今22亿年左右。
经过“嵩阳运动”两幕强烈的变质变形改造,嵩山区最古老的结晶基底花岗岩一绿岩地体最终固结。在此以后,虽然还受到“中岳运动”及其变质变形影响,但其总体构造格架和岩石面貌已经定型。
“中岳运动”由张尔道教授创名,系指嵩山地区五佛山群与嵩山群不整合界面所代表的一次褶皱造山运动,它发生在中元古代和古元古代之间。
“中岳运动”所造成的不整合界面在区内随处可见。由于该界面形成以后该区所遭受的构造变形作用较弱,又都属于浅表构造层次的变形,因此难以破坏其界面特征,这一不整合界面得以完好保留。
“中岳运动”界面以下的地层,在区域上有所不同。在嵩山主脊及北坡,以及嵩山南侧,马鞍山组底砾岩分别不整合覆盖在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及古元古代嵩山群不同层位之上。在以片麻岩及基性岩墙为基底时,界面附近常有5—15米的古风化壳存在。在以嵩山群为基底时,界面上下岩层产状极不一致,通常上覆的马鞍山组底砾岩倾角为0—20°,而下伏岩层倾角多在65°以上,地层已强烈褶皱,这表明“中岳运动”是一个强大的构造运动,其后又经历过较长期侵蚀和剥蚀作用。
吕梁运动中条运动”相当。虽然“中岳运动”所形成的构造形迹被年龄为18.05亿年的石秤岩体切割、吞噬,主幕发生在距今18亿年左右,但在嵩山地区,缺失五佛山群之下的中元古界熊耳群等地层单位,由此可认为,它有可能还包括了中元古代中期的若干次地壳的升降活动等构造事件。
“中岳运动”是嵩山地区地质发展演化史中最重要的构造事件,它形成了区内统一的基底,是基底演化阶段的结束,沉积盖层演化阶段开始的标志,也标志着华北统一大陆的形成。
在嵩山地区,“中岳运动”既表现为嵩山群的强烈变形,造成地层紧闭同斜平卧褶皱和剪切错动,又表现为对新太古代花岗岩一绿岩地体的叠加改造。中岳期构造演化阶段以强烈褶皱为主,而变质作用较弱,嵩山群仅达低绿片岩相。据嵩山群变形特征观察,尤其是面理置换关系,可识别出三个主要构造变形幕。
第一幕形成在嵩山群中最强,其构造形迹随处可见。主要构造形迹为轴向近南北向、轴面向西倾斜的紧闭褶皱,常为同斜倒转平卧褶皱群,次为顺层韧性或脆韧性剪切变形。褶皱形态的变化,总体上是自西向东褶皱规模渐小,轴面倾角变缓以至平卧的趋势,中、西部地区“中岳运动”第一幕褶皱的轴面面理不发育,而东部地区在片岩中褶皱轴面面理十分发育,并常见非常典型的轴面置换原始层理或后期面理置换早期面理的情况。
在“嵩阳运动”不整合界面附近,由于两侧岩刚性有较大差异,故该界面随同嵩山群褶的同时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在界面附近的片麻岩变为构造片岩,剪切指向多与同期倒转褶皱的层间相对位移方向一致。
“中岳运动”的构造变形还对花岗岩绿岩地体造成改造。在“嵩阳运动”界面附近的地体岩石普遍有5—15米的糜棱岩和构造片岩带。
该期变形变质在靠近“嵩阳运动”界面的老羊沟岩组表现出强烈的韧性剪切退变特征。
第二幕变形规模较小,但分布广泛,主要为一系列连续分布的不对称紧闭褶皱,其轴面向东倾斜,并伴有密集的轴面劈理。“中岳运动”第二幕是由于推覆自东向西的推覆型剪切作用形成的。变形的构造层次较浅,温压条件明显低于“中岳运动”第一幕。
“中岳运动”第三幕变形,该幕变形微弱,仅在局部见其踪迹。第三幕变形是在更浅的构造层次上发生的,可能已近于地表环境下变形。由此也反映出中岳运动总体是一个减压降温的隆升过程。
经过“中岳运动”三个构造变形幕的变质作用,以及石秤钾长花岗岩序列和竹园沟基性岩墙群等后造山岩浆活动,嵩山褶皱基底已经固结,统一陆壳最终形成,从此开始进人相对稳定的盖层沉积和地台构造演化的新阶段。
“少林运动”由王曰伦教授创名,是发生在晚前寒武纪的一次构造运动。在地处华北地台西南边缘的嵩山地区,这个运动表现为明显的交角不整合,寒武系下统馒头组之下的辛集组底部砾岩呈角度不整合覆盖在五佛山群各组之上。这一角度不整合界面在少室山、嵩山北坡及五指岭、尖山一带到处可见。尤其是少林寺西山出露良好,界面清晰,一目了然,故称此构造运动为“少林运动”。
“少林运动”使五佛山群形成了近东西向的平缓开阔褶皱,并伴有与褶皱构造轴线相平行或近于垂直的断裂组合。对于“少林运动”在五佛山区所形成的构造形态,由于南部基底块断翘起,在重力控制下,上覆地层经过长期流变—断裂—滑动的复杂发展过程,而形成表层滑动构造。滑动构造的下伏系统是登封群、嵩山群和五佛山群马鞍山组等,五佛山群葡萄峪组是主要润滑层,其底面为主要滑面。骆驼畔组、何家寨组属于滑动系统。重力滑动构造使该区产生了特有的“飞来峰”和“构造窗”。
由于“少林运动”及寒武系超覆的结果,嵩山主峰一带缺少上元古界。上元古界震旦系罗圈组,仅在嵩山山脉最西端的祖师庙北侧零星出露。
早“加里东运动”
早“加里东运动”发生在早奥陶世末至中奥陶世初,相当于“怀远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升降。该区南部因抬升而缺失下奥陶统和下马家沟组;在北部,该组与上寒武统平行不整合(假整合)接触。
中“加里东运动”及晚“加里东运动”
中“加里东运动”发生于中奥陶世晚期,晚“加里东运动”发生于早志留世末。它们使该区全面上升隆起,自中奥陶世晚期至泥盆纪晚世长期处于剥蚀状态,造成缺失晚奥陶世至泥盆纪的沉积。
早“华力西运动”发生于泥盆世末。它使该区继续处于整体上升状态,缺失早石炭纪沉积,使中石炭统本溪组平行不整合覆于中奥陶统(北部)和上寒武统(南部)顶部剥蚀面上。中华力西运动(石炭—二叠纪之间)和晚华力西运动(二叠—三叠纪之间)则使该区持续处于稳定下沉状态。故自早“华力西运动”之后,中石炭世至三叠纪该区连续接受沉积。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该区隆起剥蚀,缺失侏罗、白垩纪沉积。
燕山运动是该区显生宙以来最重要的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盖层发生东西向宽缓的褶皱和剧烈的断裂活动奠定了该区盖层的基本构造格架。同时也使该区中部形成半地堑式断陷盆地,使老第三系与三叠纪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嵩山地区的盖层主要组成了一个呈近东向西延伸、向东倾伏的嵩山大背斜和颍阳—卢店大向斜。背斜西起伊川县彭婆镇,东至新密白寨,全长90余千米。轴部位于安坡山、少室山,嵩山、五指岭一带,由登封岩群和嵩山群组成,背斜北翼完整连续出露着古生代地层,岩层向北倾斜。“印支—燕山运动”为造成嵩山地区盖层褶皱和断裂的主要构造运动,使该区形成了纬向构造格架,又经过新生代掀斜构造过程,塑造了今日的盆岭构造面貌。
早第三纪末的早喜马拉雅运动使中新统洛阳组不整合在始新统张家村组之上,晚第三纪上新统末的晚喜马拉雅运动,则造成下更新统与中更新统之间普遍存在角度不整合。
嵩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系秦岭支脉外方山的东延部分,地理坐标为北纬34°23′31″—34°35′53″,东经112°56′07″—113°11′32″,西起洛阳龙门东侧,向东逐渐转向东北一直延伸到新密以北,东西绵亘近百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风景区面积为159平方千米,地质公园总面积450平方千米。
嵩山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嵩箕小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一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均留下了丰富的地层遗迹,号称“五(七)代同堂”。
嵩山地区在长达几十亿年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既形成了各种沉积岩、岩浆侵入体、喷出岩组合等,又受到多次地壳运动的改造。不同地质历史阶段,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一样,岩石或地层的构造变形特点各有差异,造成嵩山地区地质构造面貌多种多样,变形内容丰富,构成一幅复杂的构造图像。从宏观观察,以嵩山地区“中岳运动”界面为标志,可划分为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两大部分。“中岳运动”界面以下是嵩山地区的强变质基底岩层(岩石),构造线主要作近南北向展布,构造变形主要是地壳中深构造层次一中浅构造层次的塑性流变、韧性剪切和强烈褶皱的复杂变形构造型式;界面以上是嵩山地区的沉积盖层,受“燕山运动”影响而发生褶皱和断裂。主构造线方向呈近东西向展布。因此“中岳运动”界面上、下地层(岩石)的构造变形,不但反映了构造层次、变形机制、变形程度不同,而且反映了地壳运动方向的根本差别。嵩山地区基本构造格架是“燕山运动”形成近东西向构造叠置在“中岳运动”及其以前近南北向构造之上,如高架的十字桥。在嵩山地区盖层中还发育独具特色的“少林运动”和“燕山运动”造成的重力滑动构造。
嵩山山脉向东北、东、东南方向呈扇形展开。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山脉亦变得分散、破碎,至东部则形成低山丘陵地貌。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区内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总体来看,地貌类型以高丘陵、低丘陵所占面积最大,其次是深低山和浅低山,深中山和浅中山的面积较小。北部山地丘陵分布于颍河以北地区,以嵩山山地为主;南部山地丘陵分布于颍河以南地区,以箕山山地为主体。
嵩山和箕山之间,是东西向延伸的宽谷地带,称为登封宽谷或登封盆地。其北部发育有嵩山山前洪积——冲积平原,海拔340—380米,略向东南倾斜。由于近期地壳上升,平面受侵蚀,地面呈波状起伏,并有长条状垄岗;盆地南侧有颍河自西向东流过,河谷较宽,形成地势平缓的冲积平面,海拔300米左右。颍河沿岸发育有较宽的河漫滩和三级阶地。
嵩山位于北温带南缘,山体自西向东横亘于豫西山地东部,地形复杂,重峦叠嶂,河谷交错,大陆度为58.8°,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蒙古冷气压,热低压,极地大陆高压和冷暖气团、太平洋副热带气团影响,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雨少风多,秋季昼暖夜凉。光热资源丰富。
嵩山地区河流众多,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为0.32千米。在大河谷地或山前平原地区,地下水埋藏甚多。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区内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供水条件。
从流域归属来看,区内河流分属两大水系,即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嵩山北麓的大部山区属黄河水系,有伊河、洛河、汜河。嵩山南麓的大部山区属淮河水系,有颍河,贾鲁河,汝河。受地质构造和地貌的控制,主要河流和支流自西向北、东、南三方分流。在水系结构上,主要河流多发育在并行山脉之间,支流众多,均匀注入,且不对称性比较明显。一般北岸支流比较长大,南岸支流则比较短促,这一特点使干流河槽多有偏向右崖的趋势。因此,面积较大的河流阶地及河谷平原多分布于左岸,形成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颍河属淮河流域,发源于少室山南侧,由西向东流入白沙水库后经禹州市东流。流域面积1037.5平方千米,在登封境内长57千米,河水流量受降雨影响较大。据告成水文站统计,年平均流量为30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5131立方米/秒(1956年6月),最小则为断流,最大流速8.2米/秒,洪峰期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比降平均1/260、1/300。河床宽20—300米。
北汝河为境内过往河流,属淮河水系,发源于嵩县龙池漫山北麓车村乡栗树街村北。流经汝阳、汝州、郏县至襄城县孔门入沙河,全长250千米,在汝州市境内长45千米。流域面积为1573平方千米。河道比降,紫罗山口以上较陡,为1/200—1/300,其下较缓为1/350,故上游大量沙石被冲到汝州境内。
伊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栾川县陶湾乡三合村的闷顿岭。由嵩县田湖乡入伊川经龙门入偃师会洛河。
洛河源于陕西省华山南麓洛南县,经偃师入巩,河水含沙量年平均5公斤/立方米左右,比黄河水清,又称“清河”。在神北村注入黄河,坡降0.5%。河宽一般200—300米,最窄处在黑石关约100米。洛河河床受黄河河床之抬高和洛河流域水土流失影响,也在增高,孝义滩,站街滩都有故河道痕迹。洛河水深2—4米,个别深处8—10米。水量极不均匀,夏季偏丰,冬春偏少。常年流量50—60立方米/秒,最大于1958年7月1日曾达9450立方米/秒。
汜河古称汜水,属黄河水系。发源于新密西北田种湾,北流人荥阳境,经落鹤涧、二郎庙至庙子,西北流过反坡入巩义境内,入荥阳,过陇海铁路至汜水镇口子入黄河。长40千米,流域面积380平方千米。最小流量为0.58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2.2立方米/秒。常年平均流量1.3立方米/秒。
贾鲁河在嵩山地区有两条支流。索河,源于崔庙岭寨,南来折向东北,河床宽由数米到十米不一。常年流量0.3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17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2立方米/秒。贾峪河,源于青龙山北麓,平均流量0.5立方米/秒。
嵩山母岩主要有花岗岩、石英岩、片麻岩、片岩、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在长期的物理、化学、生物风化及外力作用下形成了区内的残积母质、坡积母质、洪积母质、冲积母质和黄土母质五种类型。残积、坡积母质主要是各种岩石风化后的产物,分布于山地、山前高阶地及丘陵地。洪积母质是洪水携带物质沉积而成,为该区耕地形成主要土壤母质类型,多分布于山前缓坡地、山前倾斜平地、洪积扇、洪积堆、沟谷滩地等。冲积母质是河水携带沉积而成,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黄土母质是地质年代第四纪沉积物。
嵩山土壤水平分布处于棕壤向黄棕壤过渡的褐土地带,复杂多样的中山丘陵地貌和河川交错的地形,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土壤类型。河谷平原及滩地主要分布潮土类的砂土、两合土、洪潮土、淤土等土属,砂姜黑土,水稻土极少,大部分区域则为褐土所占据,种类复杂,呈不规则分布。一、二级台地多淋溶褐土、褐土性土亚类,东部、南部平川区域则以碳酸盐褐土.褐土性土亚类为主,山地上部全部为山地棕壤。
区域内土壤垂直分布明显,从峻极峰、连天峰至河谷土壤分布是裸露岩石一山地棕壤─淋溶褐土—褐土性土—碳酸盐褐土—褐土一潮褐土—潮土一砂姜黑土—水稻土。
据1985年土壤普查,嵩山地区共有5个土类,12个亚类,39个土属,139个土种。
嵩山山系自西向东依次有万安山、安坡山、马鞍山、五佛山、挡阳山、玉寨山、嵩山主峰(峻极峰)、五指岭和尖山等,嵩山的主要山脉是太室山和少室山。
玉寨山又名少室山,位于嵩山主峰西南。嵩山主峰古称太室山,位于登封城北。五指岭蜿蜒起伏,位于嵩山主峰东北。
嵩山山脉属秦岭山系东延的余脉,秦岭西起甘肃临洮,中贯陕西省南部,东抵河南鲁山,东西长约1600千米,南北宽约300千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
嵩山有72峰,太室山和少室山各占三十六峰。峻极峰为主峰,海拔1492米,俗称嵩顶或中顶,也称太室中峰、太室绝顶、华盖峰。大周武则天、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制碑于其上,故峻极峰亦称“御碑峰”。连天峰位于嵩山主峰西南,海拔1512米。
太室山在明代之前著名的山峰有二十四座。据宋楼异《嵩山二十四咏》序云,其二十四峰之名出自《道藏·吴天师灵迹记》一书。唐诗中亦有少室三十六峰及太室诸峰之名。据此,峰名形成于唐代以前。明万历时,登封知县傅梅著《嵩书》时,又补充了太室山十二峰,从此太室有三十六峰之名,且与少室三十六峰之名相对。
太室三十六峰分别为:峻极峰、三鹤峰、金壶峰、虎头峰、凤凰峰、起云峰、玉镜峰、万岁峰、狮子峰、遇圣峰、浮丘峰、黄盖峰、青童峰、鸡鸣峰、悬练峰、周道峰、春震峰、胜观峰、石幔峰、松涛峰、玄龟峰、会仙峰、玉柱峰、老翁峰、玉人峰、玉女峰、独秀峰、积翠峰、卧龙峰、子晋峰、太白峰、河带峰、桂轮峰、立隼峰、观香峰、望都峰。
少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其名形成于唐代以前。《说嵩》云其名出自《吴天师灵迹记》一书。唐李白《赠嵩山焦炼师》字:“子访道少室,登三十六峰。”白居易《早春题少室东岩》:“三十六峰晴,雪销岚翠生。”可见少室三十六峰名字由来已久。
少室三十六峰分别为:太阳峰、少阳峰、迎霞峰、朝岳峰、明月峰、紫霄峰、连天峰、天德峰、檀香峰、丹砂峰、玉华峰、药堂峰、白道峰、金牛峰、宝柱峰、卓剑峰、清凉峰、宝胜峰、紫薇峰、瑞应峰、紫盖峰、翠华峰、琼壁峰、凝碧峰、望洛峰、石城峰、石笋峰、香炉峰、系马峰、钵孟峰、七佛峰、罗汉峰、灵隐峰、来仙峰、白鹿峰、白云峰。
嵩山地区内地形起伏较大,部分山地基岩直接裸露地表,褶皱、断裂及各类透水层十分发育,这就为地下水的补给和储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第三系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的平川地区,此类沉积物厚度由山地向平川逐渐加大,蕴藏有较丰富的地下水,特别是埋深60米以上的浅层地下水,易开采,水质较好,适宜农田灌溉。60米深度以下,有承压含水层分布,水质好,但开采比较困难。
深层地下水比较贫乏,嵩山南坡西自马鞍山,东至五指岭,南至颍河浅层,地下水仅有3800万立方米,深层地下水据物探分析煤田地质勘探计算,为3.1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埋深30米以上,深者60米以上,单井涌水量1—40吨/小时,水的来源靠大气降水和田间回归补给,水质为轻碳酸钙或轻碳酸镁型,矿化度一般为每升13至19毫克,pH=6—6.8,浑浊度小于10处于正常,总硬度每升为50—200毫升,宜于农灌和饮用。
2012年,嵩山植被覆盖率达65%,嵩山共有维管植物147科、643属、1540种。
其中蕨类植物21科、36属、70种;裸子植物5科、9属、10种;被子植物121科、598属、1460种。含3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50属、121种)、禾本科(61属、108种)、蔷薇科(27属、101种)、豆科(28属、72种)、十字花科(23属、44种)、毛莨科(11属、38种)、莎草科(9属、36种)、蓼科(4属、34种)等10科,约占该区植物总属数的40%,总种数的42%,是嵩山植物区系组成的优势科。
海拔800米以下,为低山丘陵区、平川农作区,植被稀疏。多数地段人为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有些已开垦为耕地,动物仅以蒙古兔、黄鼬、蝙蝠、刺猬、黑线姬鼠、褐家鼠、家鼠为优势种群。鸟类以喜鹊、麻雀、斑鸠、鸽子、灰头绿啄木鸟、秃鼻乌鸦、雉鸡、红嘴山鸦、家燕、红隼多见,鹤鹑、鹪鹩、画眉、金翅雀、凤头石灵、石鸡偶见。两栖爬行类有:花背蟾蜍、中华大蟾蜍、中华鳖、蟹、麻蜥、黑斑蛙、金线蛙、北方狭口蛙、黑眉游蛇、虎斑游蛇、红点锦蛇等。山溪鲵、大鲵在双溪河上游嵩岳寺附近、伊洛河时常出没,白沙水库、麻河水库、洛河滩、黄河滩、汝河滩等水域则有苍鹭、白鹭、鸬鹚、野鸭、夜鹭、北红尾鸽、长趾滨鹬、矶鹬、普通燕鸥、灰鹡鸰、青脚鹂、白鹡鸰、白秋沙鸭、灰雁等出现。巩义黑石关大桥下的水獭、洛阳龙门岩鸽多有报道。
海拔在800至1512米之间,以远离人为活动嵩山密林区、大小鸿山林区分布较多。山区水域两栖爬行类有蟾蜍、蛙、乌龟、中华鳖等,蛇类的黑目锦蛇、虎斑游蛇、白条锦蛇、红点锦蛇、火赤链蛇、乌梢蛇经常见到。常见鸟类有:灰喜鹊、黑卷尾、北红尾鸽、四声杜鹃、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大苇莺、白鹤鸽、大山雀、棕头鸦雀、暗绿绣眼鸟、大杜鹃、戴胜、大嘴乌鸦、秃鼻乌鸦、寒鸦、石鸡、珠颈斑鸠、岩鸽等。不多见的种类有:寿带鸟、虎纹伯劳、棕背伯劳、红嘴蓝鹊、领鸺鹠、丝光惊鸟、星头啄木鸟、灰棕鸟、褐河鸟、金翅雀等。食肉猛兽金钱豹、狼1970年前人们经常发现。黄鼬、猪獾、花鼠日益减少。1980年后,各地大面积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各种鸟类、动物日渐增多。
2010年,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主要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嵩山少林景区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公布的5A级景区。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奇特。人文景点集中于景区核心区2.18平方千米以内,主要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的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发祥地的少林寺、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塔林,还有中国现存最早的石阙少室阙以及武术馆、达摩洞、初祖庵、二祖庵、十方禅院、甘露台等景观。自然景观集中于少室山三皇寨,融汇了前寒武纪时期著名的“嵩阳、中岳、少林”三大造山、造陆运动,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最佳观景处,代表景观有猴子观天、云峰虎啸、御寨落日、少室秋色等40余处。
嵩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各类文物珍品6700多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8处11项历史建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启母阙、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中岳“东汉三阙”。
嵩山是佛教名山,佛教文化丰富而灿烂。法王寺,创建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比洛阳白马寺仅晚三年,比少林早四百二十年,据《说嵩》记载,白马寺原为招待四夷宾客之所,因此可以说法王寺是中国佛寺创建之始。
少林为北魏孝文帝元宏敕建,印度僧人跋跎在此落迹传教。由于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这里首传禅宗,后来禅宗发展成为佛教中的重要宗派,所以,少林被称为禅宗祖庭。禅宗祖师达摩在传教过程中留下了“一苇渡江”“面壁九年”的故事,确立了“明心见性,一切皆空”的修道禅法。
其他著名佛寺有北魏会善寺、嵩岳寺、永泰寺、金清凉寺等等。
嵩山的佛教寺院不仅传承和发展了佛教,在建筑艺术、碑刻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等方面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精品,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佛教文化艺术遗存中最突出的是数量众多、造型各异、历史悠久的古塔群。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塔高约40余米,平面作等边十二角形,是中国各类名塔建筑中的一个孤例,历经一千四百多年,仍巍然屹立,塔形未有变动;法王寺隋代舍利塔,为四角抛物线型的正方形舍利塔,高15层,约40米;永泰寺唐代佛塔,为四角正方形密檐式砖塔;会善寺唐代净藏禅师塔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八角形砖塔;少林寺塔林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的砖石墓塔二百余座。嵩山古塔群是综合研究中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室库。
碑刻、书法、绘画艺术珍品有刘碑寺造像碑,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刻立,碑座前后有十二个浮雕武士像、大佛像。雕工艺术精美,书法峻拔有力。会善寺《中岳嵩阳寺碑》刻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碑首雕有盘龙、佛像,其雕工之精,线条之美,布局结构之匀称,为古代石刻所罕见。还有少林寺《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唐《灵运禅师塔铭》,元《息庵禅师》碑,明《释迦如来以迹灵相图》碑,明《题达摩面壁》草字碑,会善寺《北齐造像碑》,《唐代宗教牒戒》碑,《道安禅师》碑,唐颜真卿《天中山》碑,永泰寺《大唐中岳永泰寺》碑,唐高岑的《佛顶尊圣陀罗尼咒》,宋蔡京的《面壁之塔》,元东亨画的《达摩像仁宗皇帝赞》,清《达摩面壁图》,唐《皇唐嵩岳少林寺》碑等等。
嵩山是道教名山。中岳庙始建于秦,原名太室祠,曾有“飞薨映日,杰阁联云”之美称。中岳庙是道教圣地之一,有“道教第六小洞天”之称,中轴线建筑共十一进,全长1.3华里,面积十万多平方米,是五岳中现存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岳庙的四岳殿台在五岳中独树一帜,渗透着“五岳共存,五行俱全”的宗教观念。崇福宫前身太乙观建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原为万岁观,距今有两千年历史。宋真宗时道教盛极,把太乙观提升为崇福宫,它不但是名儒云集之地,也是历代著名道学方士栖身传教之所。如北魏寇谦之,唐朝刘道合、宋朝董道绅,金代邱长春等,都在道教史上留有盛名,均在崇福宫主持过道场。
嵩山道教建筑、石阙等有很高的价值。中岳庙中岳大殿增修于宋真大中祥符六年,历代均有重修。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高大雄伟、十分壮观,是中岳最大的殿宇,也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古建筑。另有东汉建的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其上都雕刻各种图画,或刻记歌功颂德的铭文。
嵩山是儒家文化影响很大的地方,在国内名山中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先秦原始儒学、西汉神化儒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它与当今河南商丘“睢阳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初四大书院。嵩阳书院是宋明理学教育中心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旁不远处的崇福宫,是宋代安排不合时务的名儒的宫观,范仲淹、司马光、程颐、程颢、李纲的等均在此授过“管勾、提举”之职。
嵩阳书院、崇福宫是宋明理学创始人程颐、程颢等著名儒学大家活动过的地方。由二程创建的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所以历代官吏与名儒都对嵩阳书院有过修复之举。至清代康熙年间,名儒耿介倾其资产,大规模的修复和扩建了嵩阳书院,使她成为清代洛派理学的传播中心。到嵩阳书院一游,就可以对儒家文化尤其是宋明理学,有比较深切的认识。与观星台景区有关的周公、隐居于箕山的许由、巢父、伯益,虽然生活年代早在儒学诞生以前,但是都是儒家尊崇的先贤,有关他们的记载和传说,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就文化内涵而言,儒家文化在嵩山足以和佛教、道教鼎足而立。
少林武术博采众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点突出、风格独特,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因技术体系完整精湛,社会用途广泛,而享誉中外。少林武术是在广泛吸纳中华传统武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技术流派。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少林寺创建后,少林武术便随之产生,并成为寺僧经常参与的一种业余健体活动。
嵩阳书院因位于嵩山之阳而得名,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嵩阳书院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北宋四大书院。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当时是佛教活动场所,名为嵩阳寺。隋唐年间成为道教活动场所,唐高宗和武则天曾两次以这里为行宫。北宋时期成为著名的教育场所,名儒范仲淹、程颐、程颢、司马光等人都曾在此讲学,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书院完成的。这些名儒的讲学活动,不仅使嵩阳书院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而且也使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嵩阳书院建筑为清代规制,建筑保留完整,保存了传统书院的建筑格调,建筑选址、布局和形式兼备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特色。书院现存面积9000多平方米,中轴线建筑共有五进院落,古建筑共有106间。书院院内现存的碑刻、经幢、古树很多都是历代精品,与众多著名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密切相关。书院教育制度于清朝末年被废止,嵩阳书院作为这种已经消失的制度的文化载体,对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都有重要作用。作为历史纪念碑,其对于现代教育文化的意义也是重大而深远的。
《淮南子·览冥篇》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同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
阴阳之所壅况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那么女娲为何要补天呢?《论衡·谈天篇》中是这样记述的:“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此久远之文,世间之言也。”
嵩山太室最高峰峻极峰西北有一山峰,叫华盖峰。传说黄帝曾经来游,并拜华盖为师,制订历法。
华盖,传为居住在那个峰上的一个能人。
因为他经常观测天象,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转规律,着摸出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有很大帮助,所以远近闻名。后来,人们根据天文四象中天宫华盖星名,就叫他居住的山峰叫华盖峰了。
黄帝打败蚩尤以后,为了部族人民的生活,为了在炎帝教人种植五谷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他亲自率领大臣登上嵩山拜访华盖。
当时山上树木茂密,狼虫虎豹很多。他们一边用弓箭扎枪驱逐野兽开路前进,一边互相呼喊在林中采集各种果实。
他们往返周转好多峰峦沟壑,最后找到了华盖老人。那是个鹤发童颜的一百多岁的老人,非常健谈,听说黄帝到来,不胜荣幸之至,把长期观察到的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七政和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并说到它们和人们生活,以及植物生长的关系。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插话提问,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让随去的大臣苍颉将重要的都记下来。
华盖老人非常高兴,黄帝也非常满意,再三拜谢,下山而去。
黄帝回到有熊国都,立刻安排制订历法的事,让羲和占日,让常羲占月,让叟区占星气,让大挠作甲子以干支记日,让容成综六律而制订历法。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再分十二个月,再分二十四节气。这样,根据四季、气温、降雨和物候的变化,进行作物种植,发展农业生产,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在中岳嵩山南麓有座刀削似的高山,名叫当阳山,山腰有三个突兀的大石,远远望去,好像天上掉下的陨石,人们都把它叫“二郎石”或“支锅石”。山下是一片白茫茫的黄沙,就像烤焦的赤土,当地人都叫它“大沙漠”。提起当阳山、“二郎石”和这“大沙漠”,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哩。
相传,盘古开天地的时候,曾经有十个太阳涌出地面,庄稼烤焦了,河水晒干了,整个人间比蒸笼还要热,百姓处在危难之中。有个叫二郎的小伙子。他不但勤劳勇敢,而且为人忠厚诚实。他的力气特别大,大得能搬起几座大山;他有一双飞虎鞋,穿上它能翻山跨海,日行千里。老百姓们都信服他,喜欢他,就推选他当了大伙的首领。
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唐尧晚年数次到登封箕山拜访许由,许由因不愿接受禅让而颍水洗耳,箕山、颍水、洗耳泉、饮牛坑、许由冢等文化遗存在诠释着许由高风亮节的同时,也彰显着尧帝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德。后来帝尧巡狩阳城,并以百岁之高龄驾崩于嵩山脚下的登封阳城。他把生命交付给了嵩山,嵩山也成了禅让美德的丰碑。
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饯兜和三苗等四人。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舜帝在嵩山地区也留下了很多传说,受后母虐待而种麻籽、到登封负黍城经商、到嵩山访贤大禹,其事迹感人之深。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大禹曾经以登封作为治水中心。大禹身为崇伯鲧之子,他父亲的封地在嵩山,他根在嵩山,成长在嵩山,家居在嵩山,建都在嵩山。在洪水肆虐、人民漂泊的时刻,他告别了刚刚结婚四天的妻子,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治水大业。十三年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后人以一副对联来概括他治水的经过:“十三年在外治平江河淮济,三次过家门虚度辛壬癸甲。”启母石、汉三阙、王城岗正是大禹在嵩山治水、建都的明证,而嵩山主体太室山、少室山也因大禹的两个妻子涂山娇、涂山姚分别居住其下而得名。
清代史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萃两间之秀,居四方之中,窿然特起,形方气厚,故曰嵩高。
鲁昭公四年(前538年),晋国司马侯曰:太室,九州之险也。又楚椒举(即武举,伍子胥的祖父)曰:周幽王为太室之盟,戎狄叛之。
汉武帝礼祭中岳太室。
晋永康二年(397年),(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篡权,齐王司马冏等自许昌起兵讨之。司马伦惧,夜使人披羽衣上嵩山,伪称仙人王乔,陈述符命。
永嘉三年(309年),刘渊遣子刘聪等犯洛阳,刘聪亲祈嵩山,留军围洛,洛中乘虚出击聪军,败之。
北魏泰常八年(423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入洛阳,遣使祠嵩高。太和二十年(496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祭嵩高。永平中,择嵩山形胜地,北魏宣武帝元恪立闲居寺。北魏孝明帝元诩神龟二年(519年),胡太后游嵩高。永熙二年(533年),北魏孝武帝元修狩于嵩高。
永淳初,唐高宗于山南作奉天宫。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封嵩高为神岳,禅少室。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幸嵩山。次年(700年),武则天复幸嵩山。
宋嘉定八年(1215年),蒙古攻金潼关,不能下,乃由嵩山小路趣汝州,遇山涧,辄以铁枪相连,锁接为桥以渡,遂趣汴京,金人大震。
2024年9月,入围首批14座世界旅游名山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