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更新时间:2024-10-08 18:3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当时定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1961年底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1970年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历史沿革

大连化物所的前身是日本侵华期间于1907年建立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中央试验所”。

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中长铁路局接管,改名为“中长铁路大连科学研究所”。

1949年3月,移交给大连大学,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

1950年9月,改属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

1952年归属中国科学院,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

1954年6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

1958年,分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现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61年,在太原建立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12月,“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

1968年1月,划归国防科委第16研究院,名为国防科委1616所。

1970年,回归中国科学院,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71年,在湖北襄樊组建七机部42所(后改名航天科技集团42所,现名襄樊航天化学动力总公司)。

1995年,大连化物所从工作近五十年的129街老科研区,实现了向星海二站科研园区的搬迁。

1998年,大连化物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

2007年,经中国国家批准筹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

2010年8月,大连化物所在“创新2020”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将所发展战略修订为“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

2011年10月,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启动了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NL)的筹建工作。

2016年以来,大连化物所按照中科院的统一部署,经过反复研讨和凝练,确定和完善了研究所“十三五”期间的“一三五”规划。

2017年10月,中科院批准依托大连化物所筹建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2018年4月,中科院批准依托大连化物所启动实施“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A类先导专项。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20年底,大连化物所在所工作两院院士14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6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2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9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职工1100人,包括正高级233人,副高级527人,中级280人,初级23人,博士后278人,共有博士生导师163人,硕士生导师199人。

科研机构

大连化物所于2011年10月启动了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NL)的筹建工作,据2022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实验室设有11个研究部和1个研究平台;设有9个研究室。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中心,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设施资源

据2022年3月大连化物所公共技术中心能源研究技术平台官网显示,能源研究技术平台共有仪器设备54台(套);据大连化物所人才招聘网官网显示,研究所配备单件价值100万元以上各类仪器设备近300台(套)。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图书馆馆藏中的一部分是从原“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中央试验所”接收的藏书。据2022年3月大连化物所图书馆官网显示,该馆藏书8万余册(其中外文书4.5万册、中文书3.5万册)。期刊1482种(其中中文刊694种、外文刊788种)。早期书刊采集的重点是化学、化工及有关的科学出版物,随着研究所事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分子反应动力学、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学科图书的收藏。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据2022年3月大连化物所官网显示,2011年以来,大连化物所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9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8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16项。2013年,张存浩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22年,李灿院士研究团队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1年到2020年,大连化物所发表SCI论文总数9697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3749篇,1373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Angew. Chem.、JACS等顶级学术刊物上(IF>9)。出版科技专著27部。

2011年到2020年,大连化物所累计申请专利9671件,其中发明专利8582件,累计专利授权370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14件。

论文发表

专利申请与授权

“实验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发现电子角动量对化学反应微分截面的影响

利用大连相干光源发现最小冰立方新结构

发展了中空碳球负载Co单原子催化剂用于Li-Se电池正极材料

发现金属与惰性非氧化物载体之间的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

发现等离激元光催化剂电荷分离的偏振效应

研制出新型“双高”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

开发的重质油悬浮床加氢技术千吨级中试装置开车成功

“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乙烯多相氢甲酰化及其加氢制正丙醇工业装置开车成功

研发出新一代低成本、高功率密度全钒液流电池电堆

学术刊物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大连化物所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工业催化、材料物理与化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培养点: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培养点: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工业催化、材料物理与化学

教学建设

自1949年3月建所以来,大连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誉中国国内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先后有20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位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截至2020年底,在所研究生1446人(含联合培养317人,留学生62人),其中博士生837人,硕士生609人。已培养研究生3147名,其中博士2204名,硕士943名。

硕士学位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实行学分制管理。研究生获得学位所需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两段式”的培养模式,包括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两个阶段。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年在代培基地集中参加课程学习,期间遵循《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课程集中教学管理规定》和中国科技大学教学管理相关规定,完成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学习。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后第二年开始进入导师所在的研究室,依托导师所在单位的科研项目、科研条件和科研设施,进行科研实践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制。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品德,并在严谨治学、科研道德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配合、协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做好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博士学位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按照招考方式可分为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及直接攻博三种类型。

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实行学分制管理。研究生获得学位所需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可根据所从事课题研究的不同特点,积极开展同中国国内外专业对口的大学或研究所的联合培养,回所进行答辩和授予学位,以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以导师为首的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或指定专人作为辅助导师协助导师指导。博士生导师主要负责业务学习、学位论文选题和论文质量把关等方面的全面指导,还应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并在严谨治学、科研道德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配合、协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做好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导师要全面关心博士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导小组的其他成员或辅助导师侧重参与课题的论证和关键技术问题等方面的指导。博士生指导小组一般由该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副研究员或高级工程师以上)组成。

合作交流

据2022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大连化物所与国际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设立了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德催化纳米技术伙伴小组、DICP-BP能源创新实验室、DICP-SABIC先进化学品生产研究中心和中法分子筛联合实验室等十几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

2016年4月,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学院成立,该学院是由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出资建设而成的高端化工人才培养基地。张大煜学院拥有独立物理空间、行政架构和特区机制,采用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为一体的校所合作新模式。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参考资料)

标志由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题字;标志的中心主体由代表原子的椭圆形三环构成,既突出化物所科学研究的专业特点,又蕴含了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无限的探索力;中间一环分解为C、P两个字母,C为Chemical,代表化学;P为Physics,代表物理。三环联合既象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又表现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产业的综合集成;三环围绕着中心的圆点象征团队精神,表现出化物所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标志以蓝色为基本色,表明大连化物所坐落在海滨城市大连。

精神文化

创新文化目标:营造有利于科技持续创新和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发扬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建设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贡献。”

创新文化建设的任务

所发展战略目标: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

所使命宣言:围绕“选控化学与工程”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及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与高技术开发,为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科技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

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

大连化物所所歌由李灿院士作词,作曲家铁源谱曲,创作于2009年建所60周年之际。歌词共分两段:第一段是对研究所数十年奋斗历程的总结和回顾,第二段主要展示研究所新时期的发展特色和化物所人的责任担当。意在激励全所人奋发向上,传承发扬“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的大连化物所精神。

2019年,大连化物所对所歌进行了重新编曲和录制,对旋律进行了适度润色,配器增添了更多符合时代的元素,请所内职工、研究生共同演唱,此外还专门制作了钢琴小提琴演奏版本。

文化讲坛

为了深入推进创新文化建设,促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交融互动,营造良好的激励创新的人文环境和氛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连化物所党委经研究决定,创办大连化物所文化讲坛。

讲坛的宗旨:传播人文知识,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提高人文素养,促进科技创新。

讲坛的形式:邀请中国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和学者,以专题报告会或者讲座形式,不定期开展开放式报告及交流活动。

讲坛的内容: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非自然科学领域为主要内容。

讲坛的组织:文化讲坛由所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举办的符合讲坛要求的报告和讲座,均可纳入文化讲坛。

文化刊物

《化物生活》创办于1984年,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内的一本综合性刊物,其内容围绕科研中心任务,坚持服务科研大局,发挥舆论宣传、教育引领和文化传播作用。先后推出了“党建园地”“讲身边人 说身边事”“党徽在身边闪光”等多个栏目。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