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22 08:38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唐溪村,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由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在新加坡经商发迹后回乡建造,属“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筑,占地面积23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
清同治三年(1864年),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到新加坡谋生。
清光绪十年(1884年),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在新加坡经商发迹后,携幼子李见龙回乡建造了中翰第。
后因年久失修,中翰第一度成为危房。2008年9月底,大埔政府,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聘请永定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松生修葺中翰第,并开辟为李光耀事迹展览馆。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建在一座缓缓的山坡上,左有流水,右有山道,前有旷野,后有高丘,是上下堂布局,坐西北向东南,二杠二进,屋前有禾坪,总面宽16.3米,总进深11.2米。中翰第为砖木结构,硬山顶,三合院布局。屋内有房间8间,门厅与上厅之间用天井相隔,在中厅的两侧各有一间大房,天井的两侧又有俗称“伸手”的小房和大房相接,天井间用三合土铺筑。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大门顶额书“中翰第”,大门两侧及山墙顶端绘有人物墨画、山水花鸟等彩画,门厅梁架有简易木刻。中翰第所有的窗户都是石窗,全部用花岗岩石雕凿。
李光耀纪念馆一进门是邓小平和李光耀握手的铜像,再现了1978年邓小平首次访问新加坡时的场景。纪念馆分四个展厅,以图文、视频、蜡像的形式介绍了李光耀的一生和新加坡的历史。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正厅挂有李光耀先生曾祖父的遗像,中翰第内陈设有大量关于李光耀及其家族的事迹的图文和实物资料等,展示了李光耀人生及其家族的历史。
李光耀(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创始人之一。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立法议会(1965年12月改称国会)议员、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总理公署高级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内阁资政(总理公署),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回忆录》中对祖居中翰第的描述是:“画里的房子是传统的中国式建筑,屋顶铺的是灰色瓦片,并有庭院,美丽壮观。”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对研究客家府第与大埔人文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2005年4月,李光耀祖居被列入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大埔县政府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中翰第进行全面整修,并对周围环境进行整治。同年7月,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捐资21万元人民币用于李光耀祖居——中翰第的修复、保护。
2014年1月21日,李光耀祖居—中翰第被列入第二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唐溪村。
从大埔县出发,经G235、S222可达李光耀祖居,约需行驶40千米,约需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