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22:10
中肋骨条藻隶属硅藻门、中心硅藻纲、圆筛藻目、骨条藻科。温带、热带海洋硅藻类,从北极到赤道、从外海高盐度到沿海低盐度水团均有分布,我国各海区均有出现。藻体为单个细胞。细胞体透镜形或圆柱形,壳面圆而鼓起,着生一圈细长的刺,与相临细胞的对应刺组成长链。
细胞为透镜形或圆柱形。直径为6-22微米。壳面圆而鼓起,着生一圈细长的刺,与邻细胞的对应刺相接组成长链。刺的多寡差别很大,有8-30条。细胞间隙长短不一,往往长于细胞本身的长度。色素体数目1-10个,但通常呈现2个,位于壳面,各向一面弯曲。数目少的形状大。2个以上的色素体则为小颗粒状。细胞核在细胞中央。有增大孢子,形状圆,直径2-3倍于母细胞的直径。当链的直径是6微米时,增大孢子直径是17-20微米。
1、盐度:在盐度为7~50的范围内均可生存,最适盐度在15~30之间。
2、温度在10~34℃的温度范围内均可生存,最适温度范围在20~30℃之问,其中最佳温度为25℃。
3、光照:在500~10000勒克斯的范围内均能生长繁殖,25℃时,饱和光照强度为5000勒克斯。
4、酸碱度最适酸碱度范围为pH 7.5-8.5。
本种是常见的浮游种类,广温广盐的典型代表。分布极广,从北极到赤道,从外海高盐水团到沿岸低盐水团,甚至在半咸水中皆有,但以沿岸为最多。
一般为无性的二分裂繁殖。增大孢子圆形,直径为母细胞的2~3倍。
本种为广温广盐种,常为沿岸生。其生态性质比较复杂,是在我国普遍出现的近岸性硅藻,其生态型可分为北方型和南方型,长江口水域本种密集在25℃左右、盐度为14~20的夏季,是常见的赤潮种。中肋骨条藻在密度超过5000个/mL时即可认为已发生赤潮,,在水面和水层中呈带状或片状不均匀分布,海水呈现土黄色,有藻腥味,赤潮发生过程和夜光藻交替成为优势种。本种赤潮无毒,增殖速率很快,如营养盐充分、水文和气象条件相对稳定,在春、夏、秋3季均能形成繁殖高峰。赤潮敏感度较高。中肋骨条藻是东海区最常见的赤潮生物之一,曾记载19次该种引发的赤潮。
在经济海藻养殖区,常与海带、紫菜等争夺营养,其大量水华造成经济藻类变色,甚至腐烂而失去食用和商业价值。以中肋骨条藻为优势种的水华可导致大西洋大马哈鱼的鱼鳃损害,而最终使其致死。